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孟鲁司特对循环纤维细胞参与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3-04 08:26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孟鲁司特在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作用及对肺组织中循环纤维细胞(CF)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孟鲁司特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支气管基底膜和平滑肌厚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免疫组化观察肺组织中CF的表达及定位。各组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与CF数目关系做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和胶原面积增厚(P0.01),支气管周围CF数量增加(P0.01)。孟鲁司特处理后,基底膜厚度(P0.01)、平滑肌厚度(P0.01)、胶原沉积面积(P0.01)及CF数量(P0.01)较哮喘组明显减少。基底膜厚度和平滑肌厚度与CF数目有相关性。结论:基底膜厚度和平滑肌厚度与CF数目成正相关,孟鲁司特能够通过抑制肺组织中CF增加,从而延缓气道重塑进程。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role of montelukast in airway remodeling and the effect of montelukast on circulating fibroblast (CF) in asthmatic mice. Methods: 30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10), asthma group (n = 10) and montelukast group (n = 10), the thickness of bronchial basement membrane and smooth muscle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collagen deposition was observed by Masson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CF in lung tissue were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al membrane thickness, smooth muscle thickness and the number of CF was analyzed by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ickness of basement membrane, the thickness of smooth muscle and the area of collagen in asthma group increased (P0.01), and the number of CF around bronchus increased (P0.01). After treatment with montelukast, the thickness of basement membrane (P0.01), the thickness of smooth muscle (P0.01), the area of collagen deposition (P0.01) and the number of CF (P0.01)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asthma group. The thickness of basement membrane and smooth muscle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CF. Conclusion: the thickness of basement membrane and the thickness of smooth muscle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CF. Montelukast can delay airway remodeling by inhibiting the increase of CF in lung tissu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内科;
【分类号】:R56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霞;张宗红;;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2例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年03期

2 王爱东;;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3 李国保,李沛;孟鲁司特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16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4年32期

4 沈悦;董维晶;张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11期

5 白建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哮喘临床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03年01期

6 徐伟芳,朱晓岚;孟鲁司特在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医学;2005年07期

7 黄勇,杨肇亨,周向东,刘维会,段绪伟;孟鲁司特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抑制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年10期

8 王璞;用孟鲁司特治疗的哮喘病人的变态反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06期

9 冼乐武,梁宗安,刘春涛;孟鲁司特对哮喘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1期

10 闫春玲;;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成人重度哮喘[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殿柱;柴文戍;刘砚;郭莹;车丽燕;;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宋莹;关艳玲;;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次林;罗荣华;艾涛;;班布特罗和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许先荣;姜琴华;柴秀娟;徐再春;;孟鲁司特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病人肺功能和症状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绍斌;沈华浩;;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的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重建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吴振英;;孟鲁司特和氟替卡松与沙美特罗及氟替卡松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持续控制治疗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黎燕琼;刘绍余;谭守勇;谭耀驹;陈虹;;孟鲁司特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伴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摘要)[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李欣;赵建平;楼雅芳;陈慧;朱丹;涂军伟;;塞曲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黎希;辛建保;;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体内IL-33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杨t$瑜;金美玲;;吸烟对哮喘的影响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吸烟哮喘患者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马艳红;类固醇联合孟鲁司特可缓解哮喘症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陆志城;药物研究也要“打假”[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愈善昌;冬季运动与哮喘[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特约撰稿 蔡德山;抗哮喘药“潜力股”本色尽显[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伊默;ICS加孟鲁司特钠抗炎效果更好[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凯峰;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对成人慢性哮喘生命质量及气道炎症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巍;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1年

2 王婷婷;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3 邓俊;瘦素、STAT3及IL-6在哮喘大鼠气道中的表达及孟鲁司特的干预作用[D];泸州医学院;2013年

4 李慧华;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建平;孟鲁司特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任蕾;哮喘大鼠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变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董英俊;孟鲁司特对轻中度AECOPD患者IL-8、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徐玮;上海地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发病情况调查及孟鲁司特治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静;哮喘大鼠模型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及受体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孙惠泉;哮喘CC16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4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434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