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骨质疏松患者血栓前状态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D) secondary osteoporosis (OP) and molecular markers of prethrombotic stat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Sixty in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cluding 30 patients with COPD and 30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OP of COPD. Platelet function (CD) 41 and CD62P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each group.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1), endothelin (ET) and coagulation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prothrombin time (PT),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rombin time (TT), fibrinogen (Fib). Results the levels of CD41 in patients with COPD secondary OP and simple COPD were 72.58 卤2.13,75.24 卤2.07,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CD62P were 3.39 卤2.17 and 3.21 卤2.12,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value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t-PA and PAI-1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s of ET dete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123.76 卤41.22 and 104.68 卤41.94, respective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results of four indexes of coagul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condary OP between COPD and COPD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both COPD patients and secondary OP patients with COPD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pre-thrombotic state changes, such as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injury, platelet activation, increased blood viscosity, decreased fibrinolytic function, and so on.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ethrombotic st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1211A090)
【分类号】:R563.9;R58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振;阿地力江;哈木拉提·吾甫尔;;西北寒燥证证候模型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8期
2 张文龙;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英雄;罗毅文;王斌;张志海;张文财;;男性骨质疏松与血清睾酮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2 陈莉;周兰;汪超;姚诗清;孙涛;;康艾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3 李长安;;中药配合常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4 张念志;王国臣;;清肺祛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5 王德琴;徐彬;李泽庚;彭波;童佳兵;杨程;;芪白平肺胶囊治疗痰瘀阻肺型COPD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4期
6 张杰;张颖;马晋;;低钠血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衰程度的关系[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周凌燕;黄美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进展[J];安徽医学;2011年06期
8 徐道洲;刘琨;唐晖;;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失败原因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12期
9 汪铮;丁震;李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血症诊治进展[J];安徽医学;2012年01期
10 洪永锋;钱红;夏睿;;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作用[J];安徽医药;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芸;唐神结;孙华;郝晓晖;;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朱文娟;李映霞;牛敏芬;何慈胜;程光宇;薛汉荣;吴海桂;;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变化与中医痰瘀虚证相关性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秋;陈建建;吴吉锋;;防感扶正合剂治疗COPD患者稳定期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海宁;王丹凤;王洋;孙莹;;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衰并肺大泡疗效观察[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5 刘兰英;林志苇;刘宪俊;潘文谦;武志鹏;刘晓岚;吴淑平;;脾肾俞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作用[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兰英;林志苇;刘宪俊;潘文谦;武志鹏;刘晓岚;吴淑平;;脾肾俞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作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姚婉贞;陈亚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表型[A];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0-2011)[C];2011年
8 于丽丽;王天芳;徐雯洁;王智瑜;吴秀艳;焦扬;苏惠萍;吕佳苍;邹小娟;陈宪海;苗建英;徐艳玲;李素云;王庆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中医证候演变特点的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巧媚;;大黄粉脐疗对AECOPD呼衰无创通气患者腹胀影响的研究[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巧媚;彭鹿;陈配配;;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在AECOPD呼衰无创通气患者的应用[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优化与评价及补肺健脾方对膈肌功能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赵丹;调补肺肾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刘洪江;骨康含药血清对骨质疏松大鼠MSCs成脂分化调控因子PPAR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孙武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质金属蛋白酶、apelin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郭爱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功能状态及其相关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6 张艳;内皮特异性分子-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和可能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1年
7 王丹妮;扶正排毒片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刘晓丹;健身气功防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秦茵茵;COPD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呼吸中枢驱动及其在吸入噻托溴铵后的变化[D];广州医学院;2010年
10 刘文亚;新疆汉维哈三个民族人群骨密度定量CT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远校;泻肺逐痰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钱文君;COPD病人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华;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燕芳;补肺益肾方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评价及成本效果分析[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5 张海龙;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及对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6 武伟华;6分钟步行试验(6MWT)、BMI及MMRC对评价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意义[D];泰山医学院;2010年
7 何永涛;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8 蔡治国;T细胞亚群及其相关因子在COPD肺、肾气虚证候模型大鼠中的差异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陈召华;六字诀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复合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曹睿;香烟诱导肺损伤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Ⅱ活性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2 高振;阿地力江;哈木拉提·吾甫尔;;西北寒燥证证候模型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8期
3 柴雅倩;陈群;徐志伟;;论瘀血体质的特征[J];国医论坛;2006年04期
4 陈渝宁;张明磊;齐艳;赵静;赵汐n;;不同分级与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5 董武松;李馨欣;杨俊;;内皮素-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2年03期
6 高振;阿地力江·阿布力米提;哈木拉提·吾甫尔;;干燥寒冷环境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J];科技导报;2008年14期
7 沙吉旦·阿不都热衣木;热娜古丽·艾则孜;金伟;哈木拉提·吾甫尔;;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J];科技导报;2009年01期
8 高振;阿地力江·阿布力米提;胡汉华;哈木拉提·吾甫尔;;西北寒燥证证候动物模型的生物学基础研究[J];科技导报;2009年02期
9 张文龙;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瑛,钟梅,余艳红;围生期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的检测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年06期
2 钟梅,刘宝瑛,余艳红,崔宝奎;围生期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检测[J];广东医学;2004年04期
3 王鸿利,宋善俊;分子标志物在诊断血栓前状态的意义[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年02期
4 林玉梅,冷宗祥,张凤春,张秀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观察[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5 张海勇,焦广伦,王敏中,梁大强;二尖瓣狭窄血栓前状态及其机理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1999年08期
6 韩崇旭,韩月玲,李锦堂,黄振文,刘瑞云;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7 朱智明,高连如,费宇行,徐洪涛,李贤峰,王浩,王志国,张宁坤,唐朝枢;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J];江苏医药;2004年10期
8 代尊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海峡药学;2005年01期
9 王振义;;老年人血栓前状态[J];实用老年医学;1993年03期
10 顾健,顾惠心,罗金凤;妊娠期性激素水平对血栓前状态作用[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加永;杨小春;魏国忠;夏淑琦;童郁;;狼疮样抗凝物质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纪文岩;刘宗田;宋鲁卿;;恶性肿瘤与血栓前状态——106例血液流变学分析[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何平;孙定卫;陈文腾;;血必静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芦璐;侯明;宗俊学;刘培强;姚艳粉;;血栓前状态与高血压病关系的研究[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邓水泉;郑元琦;周建耀;林暖;;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6 郭o,
本文编号:2443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44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