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特发性肺纤维化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非创伤诊断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3:57
【摘要】: 目的: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pneumonia,IIP)中发病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的两种疾病之一。本课题目的在于初步认识IPF与NSIP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高分辨率CT扫描(high resolutioncomputed tomography,HRCT)、肺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等基本特征,并探讨通过以上各种非创伤或微创检查建立区分IPF与NSIP的非创伤性多因素回归方程为二者临床鉴别诊断所用。 方法: 以开胸肺活检(open lung biopsy,OLB)/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antthorascope,VATS)病理诊断和分型的IPF和NSIP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IPF和NSIP患者53例,其中IPF23例,NSIP30例。所有患者在行病理检查前均已行HRCT扫描、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42例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39例患者行BAL,52例患者行VATS,1例行OLB。在不同肺叶取足够量病理(2-3块肺组织,平均大小为4.3×2.8×0.6cm),由2名权威病理专家对其病理类型进行诊断。HRCT图像各征象分类描述根据Fleisclmer学会推荐的肺部HRCT术语定义,选定磨玻璃影、网格影、小叶间隔增厚、小叶间质增厚、蜂窝影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常出现的影像进行记录。肺功能参数采用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值。记录支气管肺泡灌洗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数。采用SPSS 1 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F检验进行两样本方差齐性检验,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定性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将各个变量分别赋值,筛选,建立回归方程并确定区分IPF和NSIP的方程临界值。 结果: 1) IPF组相比NSIP组患者年龄偏大,男性为多,吸烟者所占比例大,发病至就诊时间长。 2) IPF和NSIP患者存在低氧血症(PO_2明显小于正常值),弥散功能障碍(DLco均小于正常预计值),一秒率(FEV_1/FVC)接近正常。 3) IPF患者的HRCT最常见的征象为“网格影”,其次常出现的征象为“蜂窝影”;NSIP患者的中HRCT最常见的征象为“磨玻璃影”,其次常出现的征象为“网格影”。纤维化为主型的NSIP(FM-NSIP)与IPF组间HRCT表现存在较多的重叠,各征象的出现频率在二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蜂窝影”HRCT评分在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4) IPF组较NSIP组BALF中淋巴细胞计数低。IPF组“NEU%+”所占人数百分比与NSIP组“NEU%+”所占人数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IPF组“LYM%+”所占人数百分比较NSIP组“LYM%-”所占人数百分比低。 5)采用传统临床-影像诊断的方法可得:IPF的首诊正确率为85.7%,NSIP的首诊正确率为61.1%,其中最容易混淆的为IPF与FM-NSIP之间的诊断。 6)通过引入HRCT评分方法及建立了回归方程:Y=0.9+0.123X1-0.045X2+0.009X3+0.033X4(X1,X2,X3,X4分别为蜂窝影、磨玻璃影、年龄、网格影),所生成的改良的临床-影像诊断方法在本组病例中诊断正确率为100%,较传统的临床诊断正确率高。 结论: 临床表现、HRCT和BAL可作为非创伤性诊断IPF和HRCT的方法。通过引入HRCT评分及建立的回归方程:Y=0.9+0.123X1-0.045X2+0.009X3+0.033X4所形成的改良临床-影像诊断方法可以协助区分IPF与NSIP。
【图文】:

显著性差,出现频率,蜂窝,网格


IPF组中“NEU%+”所占比例较NSIP组中“NEU%+”所占比例高,但没有IPF组中“LYM%十”所占比例较NSIP组中“LYM%+”所.占比例高且有显、HRCTRC丁出现频率表现本研究中,IPF患者HRCT最常见的征象为“网格影”,占92.9%,征象为“蜂窝影”,占71.4%;NSIP患者的中HRCT最常见的征象”,占72.2%,其次常出现的征象为“网格影”,占61.1%。其中,IP组“蜂窝影”、“网格影”出现频率增高,,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NSIP组“磨玻璃影”和“实变影”出现频率低,二者P值均<0.05,(见表4,图4)。

蜂窝,胸膜,组间,网格


图5CM一SIP与IPF组间的“磨玻璃影”、“网格影”、“蜂窝影”、“胸膜下线”、“实变影”等多个征象的出现频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而FM一SIP与IPF组间的HRCT表现则存在较多的重叠,“磨玻璃影”、“网格影”、“胸膜下线”、“蜂窝影”等征象的出现频率在二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HRCT评分对32名患者(其中正F14名、NSIPIS名)的HRCT按照Muller法进行评分,将3个CT平面所得分数相加即为各患者的CT值。可见IPF患者与NSIP患者相比,HRcT中“网格影”、“蜂窝影”的广度明显要大,“磨玻璃影”的广度要小(见表5,图6)O
【学位授予单位】:滨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563.13;R56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丹;房立平;耿彬;刘新民;唐朝枢;;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硫化氢水平下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年02期

2 贾莉;;苦参碱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3期

3 张金铭;刘昌起;;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的X线胸片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1987年11期

4 徐兴祥,朱元珏;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年03期

5 刘为林,袁自力,孙曙辉;特发性肺纤维化13例影像学征象分析[J];淮海医药;2004年05期

6 于静;林菁;赵本钰;;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08期

7 黄艳丽;田陆云;;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03期

8 班健;;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9期

9 张吉平;甘红英;;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4年08期

10 赵红;田强;杨永山;刘俊英;苗淑贤;;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长军;高建;;氧化应激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王思勤;马希涛;冯文英;孔令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艳勋;周乐飞;祝伟;李小美;李振华;康健;;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郑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康健;;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的最新动态[A];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0-2011)[C];2011年

6 茆建国;;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治验[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艳玲;曲妮妮;;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柴秀娟;李国平;周颖;;中医对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呼吸病诊治进展暨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振华;康健;侯显明;于润江;;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生存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樊锦秀;陈琪;朱慧民;王红岗;朱婉萍;李素珍;范广民;;类紫杉醇结构物巴卡亭Ⅲ对大鼠特发性肺纤维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魏平;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标准废旧立新[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疗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春光;什么是“特发性肺纤维化”[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王冀芬;内服中药抗肺纤维化[N];健康报;2000年

5 阿胜;治疗原则“吐故纳新”[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张国民;首个治疗“非典”新药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李勇;吡非尼酮可改善IPF患者的呼吸质量[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张纾难;中医临床禁忌系列讲座:肺痿[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李 戎 闫智勇 唐 勇 李文军  王 兴 张天娥 刘明芳 罗蜀蓉;肺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综述[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小琼;IPF可行抗氧化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稷;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史可云;IL31与特发性肺纤维化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3 王艳勋;内质网应激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刘莎;舒洛地特对肺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5 刘文锋;益气养阴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牛潞芳;仲景治疗肺痿的辩证规律及相关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段斐;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基础[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彭守春;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金贝贝;特发性肺纤维化中CDH1及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及其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10 刘佳;内质网应激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2号内含子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赵靖;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颖;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鑫;家族性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遗传学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5 张坚;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军昌;骨髓来源的纤维细胞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募集及相关信号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赵国静;现代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于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相关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焦婧;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1年

10 李学任;应用SELDI技术初步筛选肺纤维化生物标记物[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99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599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