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肺复张手法治疗ARD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方法。然而,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肺复张及如何确定最佳PEEP以避免肺泡复张后再次萎陷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肺复张手法对ARDS犬的影响,以及寻找肺复张后最佳肺顺应性与最佳PEEP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运用肺复张手法治疗ARDS提供新的思路 动物实验一不同肺复张手法对ARDS犬血流动力学和肺的影响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和压力控制两种不同肺复张手法对油酸导致ARDS犬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和肺的影响。 方法:12只雄性健康杂种犬,体重14-19kg,平均16.8±1.9kg,随机分为SI组和PCV组,每组各6只。以戊巴比妥钠(30 mg/kg)静脉注射诱导麻醉,气管插管,接Servo-i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基础参数:容量控制模式,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30次/分,I:E=1:2,吸气暂停时间为10%,PEEP 6cm H_2O,FiO_2 100%。经颈外静脉置入肺动脉漂浮导管,股动脉置PiCOO热稀释导管,接PiCCO监护仪。稳定30分钟后,将油酸0.1-0.15 ml/kg缓慢静脉推注建立ARDS模型。肺复张的实施:SI组,呼吸机模式改为CPAP,40cm H_2O,持续40秒;PCV组,呼吸机模式改为PCV,吸气压力(Pressure abovePEEP) 14 cm H_2O,I:E=1:1,PEEP 26 cm H_2O,持续2分钟。肺复张结束后,两组均恢复呼吸机基础参数,PEEP从24 cm H_2O(T24)开始,每隔10分钟降低2cm H_2O,直至6 cm H_2O (T6)。分别记录注射油酸前(Ta),RM前(Tb),RM过程中(Tc),RM后10分钟(T24),60分钟(T14),100分钟(T6)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肺力学参数,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注射冰盐水测量Ta,Tb,T6时的血管外肺水(EVLW)、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试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肺复张后ARDS犬肺氧合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没有差异。在肺复张过程中,SI组的平均心排指数(CI)和平均动脉压(MAP)低于PCV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损伤后血管外肺水明显增加,RM后较RM前无变化,两组间没有差异。 结论:1,SI和PCV两种肺复张手法对油酸所致ARDS犬模型的氧合均有明显改善;2,采用压力控制通气行肺复张较控制性肺膨胀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3,肺复张短时间内对血管外肺水没有影响,两组无差异。 动物实验二通过肺实时顺应性确定ARDS犬肺复张后的最佳PEEP 目的:观察肺复张后PEEP滴定过程中最佳PEEP与最佳肺实时顺应性的关系,探讨通过肺实时顺应性确定最佳PEEP的方法。 方法:6只雄性健康杂种犬,体重14-19kg,平均17.7±2.0kg,模型建立同第一部分。分别采用控制性肺膨胀(SI,n=4)或压力控制通气(PCV,n=2)的方法行肺复张。PEEP滴定从24 cm H_2O(T24)开始,每隔10分钟降低2 cm H_2O,当降低至6 cm H_2O(T6) 10分钟后,直接降至0 cm H_2O(T0)。在每阶段的末尾,通过Servo-i呼吸机,持续监测气道峰压(Ppeak),肺实时顺应性(Cdyn),吸气末压力(EIP),并用Open Lung Tool软件观察趋势变化。依次启动吸气-呼气暂停各3秒,由呼吸机测量气道平台压(Pplat)和肺静态顺应性(Cst)。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肺泡开始萎陷的PEEP水平根据氧合指数下降>10%确定。 结果:6只犬在PEEP为16 cm H_2O时氧合指数下降>10%,而肺实时顺应性最大,,提示此时的PEEP水平为肺泡开始萎陷的水平,最佳PEEP应为该压力+2 cm H_2O即18 cm H_2O。 结论:在肺复张后PEEP滴定过程中,可以通过肺实时顺应性来判定肺泡萎陷的开始,从而确定最佳PEEP的水平。
【图文】: 股动脉置PiCCO热稀释导管
图1051组RM过程中典型血流动力学变化。第l一10秒,PEEP逐渐由6cmH20增加至40emH20,并维持40秒;第50一55秒,PEEP由40emH20下降至24emH200尸尸、、、、.了了加加.叫叫VVVVV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56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贵范;孙亚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机械通气的监护[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7期
2 薛东明;王伟林;韩冬;;机械通气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J];河北医学;2006年09期
3 朱光;潘闽;马志强;贾玉英;;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13期
4 章龙成;;2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治经过及文献复习[J];中国急救医学;2008年06期
5 谢锐滔;何永垣;韩镇奇;吴志峰;;重度颅脑外伤并发ARDS的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3期
6 黄建芬;张丹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开放策略的应用与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8期
7 凌琳;温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7年03期
8 薛关生;王松林;王红曼;;应用BiPAP呼吸机有创通气治疗ARDS疗效观察[J];中国厂矿医学;2008年02期
9 贾丽芳;王质刚;;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持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年06期
10 纪强;韩礼纲;王青山;;机械通气在急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中的治疗[J];河北医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士芳;吴大玮;李盛梅;陈晓梅;李琛;翟茜;杜斌峰;李远;张建宁;;从尸体肺组织病理特点讨论ARDS患者机械通气策略[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承耀中;孙莉;;急性肺损伤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荣;王云徽;吴海鹰;张玮;钱传云;;急性肺损伤中开放肺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婧婧;黄绮薇;;俯卧位对机械通气新生儿氧合和肺力学的影响[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俞康龙;杨兴易;景炳文;;机械通气抢救重度哮喘的临床检验[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6 陈代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机械通气的作用[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张淑香;;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梁望群;;一例反复心室纤颤病人机械通气的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金文娟;;利用机械通气抢救小儿病毒性脑炎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胡s铉
本文编号:2632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63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