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长程慢性肺部感染刺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产生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14:20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模型,探讨长期、慢性肺部感染诱导机体产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机制。方法: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联合烟熏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慢性支气管炎LPS和佛波酯(PMA)刺激组(CB/LPS+PMA组)、慢性支气管炎组(CB组)、正常PMA刺激组(N/PBS+PMA组)、正常组(N组),并以LPS反复诱导CB/LPS+PMA组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每周1次,共6周。于每次刺激后采集各组大鼠血、尿标本并于-80℃下储存。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肾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罗网(NETs)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血清髓过氧化物酶特异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PO-ANCA)、血清蛋白酶3特异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R3-ANCA)水平,比较其变化趋势。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肺脏、肾脏病理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检测MPO、CitH3在肺脏、肾脏组织的沉积,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共定位状态。结果:(1)成功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慢性支气管炎组大鼠肺脏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可见支气管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肌层大量炎细胞浸润,局部管壁平滑肌断裂。(2)CB/LPS+PMA组大鼠在第6周的血清CitH3水平较0周、第2周升高(33.97±11.77 ng/ml vs.22.74±2.32 ng/ml,33.97±11.77 ng/ml vs.21.82±2.08ng/m)(均P0.05)。在第6周,与N组、CB组及N/PBS+PMA组相比,CB/LPS+PMA组大鼠血清CitH3水平升高(33.97±11.77 ng/ml vs.24.88±4.98ng/ml,33.97±11.77 ng/ml vs.21.20±4.35 ng/ml,33.97±11.77 ng/ml vs.23.90±4.66 ng/ml)(均P0.05)。(3)第6周CB/LPS+PMA组大鼠血清MPO-ANCA水平较第2周、第4周升高(54.19±10.61 ng/ml vs.25.67±6.20 ng/ml,54.19±10.61 ng/ml vs.33.56±7.14 ng/ml)(均P0.01)。在第6周CB/LPS+PMA组大鼠血清MPO-ANCA水平较N组、CB组升高(54.19±10.61 ng/ml vs.25.95±2.26 ng/ml,54.19±10.61ng/ml vs.26.69±4.56 ng/ml)(均P0.01)。(4)与其他各组相比,CB/LPS+PMA组大鼠血清PR3-ANCA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大鼠血清CitH3水平与血清MPO-ANCA水平呈正相关(r=0.490,P=0.024)。(6)在CB/LPS+PMA组大鼠肾脏组织HE染色可见肾小球内及肾小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炎性细胞粘附于血管壁。(7)CB/LPS+PMA组大鼠肺脏、肾脏组织免疫荧光双染、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可见由CitH3、MPO和DNA构成的细胞外网络,根据其显微结构及其组分可鉴定为NETs。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大鼠在长期、慢性感染过程中,NETs在体内发生蓄积,其所含有的MPO抗原组分反复暴露,最终导致MPO-ANCA的产生。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ANCA全新产品首发 完美呈现磨削优势[J];今日制造与升级;2019年05期

2 罗经宏;;ANCA相关性血管炎一例[J];新医学;2016年12期

3 郑兰;颜晓勇;;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分析(附51例报告)[J];贵州医药;2017年05期

4 侯霜;;ANCA(+)的结节性多动脉炎肾损害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罕少疾病杂志;2017年04期

5 吴海婷;;Validation of the new histo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ANCA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renal outcome[J];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2017年03期

6 Sergey V Moiseev;Pavel I Novikov;;Classifica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J];World 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15年01期

7 闫卓;;3例误诊为肺结核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年04期

8 刘国f;;ANCA相关性血管炎到底是什么病[J];人人健康;2017年05期

9 陈娜;周晓玲;陈孟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9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10 钟家菊;魏有东;曹笃;周婵娟;谢鹏;;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表现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欢;蒋风雷;刘义;;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NCA探针与Aβ纤维结合模式[A];中国化学会-生物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论文集[C];2016年

2 谭立明;彭卫华;李华;曹莉萍;王园园;熊金旺;王外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抗体检测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三江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杨嘉锦;曹娅丽;;ANCA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25年研究总结[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4 杨广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检测ANCA临床意义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侯春凤;赵建宏;孙闵;李树杰;;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3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A];山东省第九次风湿病学学术会议暨风湿免疫疾病生物治疗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余洁;陈适;栗占国;;综合型医院ANCA阳性患者的疾病谱分析[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Measurement of Serological Mark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Chinese Populations[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8 陈雅硕;李博;余凤嫦;叶志中;黄进贤;孔卫红;何伟珍;;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A];全国第十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赵玲莉;;ANCA检测在非血管炎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王德光;张超;;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MEB记者 余悦;ANCA发布最新版本ToolRoom RN34软件[N];机电商报;2019年

2 苏奎;头孢中间体生产群雄并起[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洪艳;ANCA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2 沈冰冰;我国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和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张莹;LL37活化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施维维;LAMP-2抗体介导中性粒细胞凋亡异常和胞外捕网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刘果;益气活血解毒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临床疗效评价及理论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明华;长程慢性肺部感染刺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产生的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2 李静;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临床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3 李婷;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4 石莉;ANCA,NLR及PLR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D];南昌大学;2019年

5 袁颖;19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临床病理特点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6 施嘉;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7 王宁;肺部受累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特征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8 苏丽雅·艾山江;ANCA相关性血管炎伴补体C3水平降低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9 陈惠宇;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ANCA和肾组织HMGB1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10 李靓;MMF维持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疗效观察[D];郑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06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06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e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