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改变对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0 21:22
【摘要】: 目的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急性呼吸衰竭性疾患,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能改善ALI/ARDS的气体交换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ALI/ARDS肺泡病变的不均一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策略和改善ALI/ARDS的气体交换的一种手段,成为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对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我们通过油酸诱导出兔ALI模型,然后通过观察不同体位下肺的氧合功能、呼吸力学和细胞因子以及模型肺CT(computed tomography)、病理等的变化,来探讨俯卧位、旋转体位的效应和可能机制。 方法 1.1实验分组 将兔分为四组,Ⅰ组:正常对照组八只;Ⅱ组:仰卧位油酸组八只;Ⅲ组:俯卧位油酸组八只;Ⅳ组:旋转油酸组八只。 1.2模型制作 2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5ml/kg),将兔仰卧位固定在实验台上,气管切开置入气管插管,接Bear 1000t/es型呼吸机,采用A/C定容通气模式,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30次/分,I:E=1:2,FiO_2=1.0,PEEP=0。颈外动脉插管,有创动脉血压监护和心率监护;颈外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然后从Ⅱ~Ⅳ组兔的颈外静脉缓慢推入油酸(0.08ml/kg),Ⅰ组推入等量生理盐水。每隔半小时采血气一次,如果PaO_2/FiO_2<300,则说明ALI模型制作成功。 1.3体位变化 模型制作成功后,Ⅰ、Ⅱ组仍保持仰卧位一小时;Ⅲ组变换为俯卧位一小时;Ⅳ组利用特制的实验台进行自转,使兔以3圈/分钟的速度连续旋转 一小时,然后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1 .4指标检测 l·4.1 Pao:,PaCO:和肺内分流的检测 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测pa02,paCo:,Sa02,Hb;从Swan一Ganz导管 抽取混合静脉血,测PvO:,PvCO:,SvO:;按公式计算肺内分流。 1.4.2TNF一a和IL石的检测 抽取静脉血4血,分离血清,一0℃保存待检。所有动物实验结束后,采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TNF一a和IL石的含量。 1 .4.3肺顺应性测定 静脉推注维库澳胺0.4mg,抑制兔的自主呼吸,下食道气囊管,将潮气 量增加至15动Fkg,呼吸频率降至10次/分,峰流速降至SU而n,PEEP二0, 通过调整吸气末暂停时间保持I:E=1:2,在此条件下Bearl(XX,口es型呼吸 机自动描绘出P一V曲线,根据此曲线呼吸机自动给出肺的顺应性C:,气道 峰压(PIP),压力·容积曲线的低位拐点(UP)。 1.4.4 CT扫描 模型制作成功一小时后,各组兔进行螺旋CT扫描;n组兔做完第一次 CT后变换为俯卧位ro分钟再做CT作为V组;l组兔做完第一次CT后变 换为仰卧位ro分钟再做CT作为VI组。扫描结果存盘后,进行如下分析: 选取平隔顶的CT层面,将肺脏从腹侧到背侧平分为五等份,右肺分别标记 为区域1、区域2、区域3、区域4、区域5;左肺标记为区域6、区域7、区域 8、区域9、区域10;计算各区域的平均CT值。 1 .4.5病理标本的制作和观察 最后放血处死白兔,取出兔肺,从腹侧和背侧观察大体标本的改变;右 肺中叶计算湿干重比。用4%的多聚甲醛对左下叶灌注固定,将固定好的 左肺下叶在腹侧脏层胸膜下和背侧脏层胸膜下正中各取一块约10 xZx 2~的肺组织作为腹侧和背侧肺的代表,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进行 HE染色和TNF一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HE染色切片参照Kendra半定量评分标准对肺间质水肿和肺泡水肿评 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鼠抗兔TNF一a多克隆抗体和SABC染色法、DAB 显色,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 .1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平均数土标准差表示,利用SPSS10统计软件分析,多组间参 数比较采用5 .N.K多重比较法进行方差分析,组内实验前后指标采用配对 的t检验,两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数相关分析法,并进行线性回 归。 结果 1.在实验结束时各组兔之间血压的差别不大,P0 .05;W组兔的心率 比111组兔低,p0.05。 2.三个实验组的动脉氧分压、肺的顺应性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而111、W 组要比n组高,p0.05。三个实验组的肺内分流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而l、W组要比n组明显低,p0.05;三个实验组的气道峰压比对照 组升高,W组比111组高,P0.05;压力一容积曲线的低位拐点三个实验组之 间差别无显著性,但都要比对照组高。 3.n、IV组兔TNF一a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三个实验组之间的 IL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4.动脉氧分压与肺的顺应性成明显正相关,r=0.822;与肺内分流成明 显负相关,r=刃.847。 5.同一组兔从腹侧到背侧不同区域肺组织CT值比较,I、n、W、VI组 CT值呈增高趋势;111组和V组从腹侧到背侧的CT值呈降低趋势。各组左 右肺处于同一平面的区域CT值差别无显著性。各组同一区域肺 CT值比 较,区域1、2、5、6、7、9、10在各组间差别显著,而区域3、4、8在各组间差别 无统计学意义。 6.病理改变:n组兔背侧肺水肿比腹侧重;111组兔腹侧肺水肿比背侧 重;W组兔肺水肿比较弥漫,腹背侧病变大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563.8
【图文】:
cr断层分区方法
正常对照组女纽市cr23
本文编号:272299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563.8
【图文】:
cr断层分区方法
正常对照组女纽市cr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军,刘长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2002年04期
2 李铮;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3期
3 陈忠庆,刘干国,丁义良;严重创伤并发ARDS15例救治体会[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4 夏宋伶;彭小贝;唐春炫;;ARDS患者侧俯卧位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观察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年12期
5 顾勤;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6 周波;徐美英;;肺切除术后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肺复张策略[J];上海医学;2008年07期
7 杨银玉;机械通气治疗ARDS进展[J];医学综述;2003年02期
8 胡韶山;;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9期
9 刘志刚;张晓宇;林朱贤;;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许永华;俯卧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J];中国急救医学;199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解立新;不同肺保护性通气模式对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2 隆云;目标指导个体化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22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229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