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烟曲霉菌孢子致哮喘大鼠肺病理生理学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0-07-11 01:35
【摘要】: 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A. fumigatus)是一种常见重要的室内外过敏原,其孢子体积很小,易于进入呼吸道。孢子在呼吸道定植后,在其发芽和死亡阶段,能释放多种蛋白酶。正因为烟曲霉这些重要特点,使其在控制逐年升高的支气管哮喘(以下均简称哮喘)发病率,以及治疗重症哮喘的研究中显得十分重要。TLR2(toll-like receptor 2, TLR2)属于一种重要的先天性免疫受体家族,能识别烟曲霉菌抗原,并与之结合发生生物学作用的重要受体。而存在于支气管上皮细胞上的TLR2,其作用更不容忽视。但烟曲霉菌在动物体内是如何影响哮喘发生发展,且TLR2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定论。本课题将初步探讨烟曲霉菌孢子对大鼠哮喘的影响,以及TLR2在其中的作用。 第一章烟曲霉菌孢子对哮喘大鼠气道结构和气道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烟曲霉菌孢子对哮喘大鼠气道结构和气道阻力的影响。 方法:以卵蛋白(ovalbumin, OVA)致敏并激发的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和B两大组,分别研究大鼠在OVA激发前或后经鼻滴入烟曲霉菌孢子后,它们的气道结构和气道阻力的改变。测定大鼠气道阻力,以及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气道反应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数和上清中总蛋白浓度。病理切片观察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间连接情况,以及支气管壁周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以及支气管上皮中杯状细胞增生情况。 结果:OVA雾化激发前或后接触烟曲霉菌孢子的哮喘大鼠与未接触烟曲霉菌孢子的哮喘大鼠相比,前者的支气管上皮中杯状细胞增生水平和给予Ach后气道阻力变化率明显高于后者。此外,与未接触烟曲霉菌孢子的哮喘大鼠相比,激发前接触烟曲霉菌孢子的哮喘大鼠的BALF上清中总蛋白浓度和支气管周胶原沉积面积显著升高,支气管上皮细胞间连接破坏明显,但这些大鼠的气道炎症并未发生显著改变。然而,激发后接触烟曲霉菌孢子的哮喘大鼠的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与未接触烟曲霉菌孢子的哮喘大鼠相比明显升高。 结论:烟曲霉菌孢子可以增加哮喘大鼠支气管上皮受损程度、加剧支气管上皮中杯状细胞增生和支气管周胶原沉积、以及增加气道反应性。总之,烟曲霉菌孢子能促进大鼠哮喘发生和加重其发展。 第二章烟曲霉菌孢子致哮喘大鼠支气管上皮中Toll样受体2表达的改变 目的:烟曲霉菌孢子致哮喘大鼠支气管上皮中TLR2表达的变化。 方法:以OVA致敏并激发的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为基础,而后给予大鼠经鼻腔滴入烟曲霉菌孢子,分别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肺TLR2mRNA水平和支气管上皮TLR2表达水平,以及ELISA方法测定大鼠BALF中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含量。 结果:烟曲霉菌孢子不但引起了在激发前接触烟曲霉菌孢子的哮喘大鼠肺组织中TLR2 mRNA表达量(0.742±0.050)和BALF中IL-5含量[(624.12±60.2)pg/ml]较未接触烟曲霉菌孢子的哮喘大鼠{TLR2:(0.571±0.041, P㩳0.05),IL-5:[(436.65±41.2)pg/ml, P㩳0.05]}明显增多,还导致了大鼠支气管上皮上TLR2蛋白表达量与肺组织中TLR2 mRNA呈一致性变化。但是烟曲霉菌孢子未引起激发后接触孢子的哮喘大鼠肺组织中TLR2mRNA和支气管上皮上TLR2蛋白表达量较未接触孢子的哮喘大鼠明显增多。 结论: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上调的TLR2可能参与了大鼠哮喘的发生。更有意义的是,在雾化吸入前接触烟曲霉菌孢子的哮喘大鼠,其支气管上皮TLR2表达更加上调。因此推测TLR2可能在烟曲霉菌孢子加重实验哮喘大鼠支气管上皮损伤,以及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562.25
【图文】:

哮喘,气道炎症,炎症细胞,杯状细胞


图 1-1:大鼠气道炎症光镜病理Figure 1-1: light microscope pathology of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ll rats注:PAS:×400. 炎症细胞 ( ),上皮损伤 ( ), 杯状细胞增生 ( ). A: 空白对照组 (N1), B:未接触孢子的哮喘组 (A1), C: 接触孢子的正常组 (CN), D: 激发前接触孢子的哮喘组 (CA). E: 空白对照组(N2 ), F: 未接触孢子的哮喘组(A2 ), G: 接触孢子的正常组(NC ), H: 激发后接触孢子的哮喘组(AC ).

胶原沉积,支气管,哮喘,病理


图 1-2:大鼠支气管周胶原沉积光镜病理Figure1-2 : light microscope pathology of collagen deposition around bronchus in ratsGH注:VP:×400。红色为胶原纤维。A: 空白对照组 (N1), B:接触孢子的哮喘组 (A1), C: 接触孢子的正常组(CN), D: 激发前接触孢子的哮喘组 (CA). E: 空白对照组(N2 ), F: 未接触孢子的哮喘组(A2 ), G: 接触孢子的正常组(NC) , H: 激发后接触孢子的哮喘组(AC )。

哮喘,间隙,杯状细胞,电镜


图 1-3: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间隙电镜病理Figure1-3 :electron microscope pathology of intercellular space of bronchial epithelial in ratsG H注:电镜:×5000. A: 空白对照组 (N1), B:未接触孢子的哮喘组 (A1), C: 接触孢子的正常对照组 (CN), D: 激发前接触孢子的哮喘组 (CA). E: 空白对照组(N2 ), F: 未接触孢子的哮喘组(A2 ), G: 接触孢子的组(NC ), H:激发后接触孢子的哮喘组(AC ). :支气管上皮细胞间隙; :杯状细胞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秋星;;哮喘严重程度与血清特异性IgE的关系分析[J];现代医院;2008年02期

2 孟晓波;任少敏;;中性粒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年03期

3 高春桃;崔丽英;;糖皮质激素对COPD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影响的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4 付杰伟;蒋明彦;欧阳繁;;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在哮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诱导痰中的表达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1期

5 陈远东;卢红艳;刘烈刚;;缺锌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6 李寅超;赵宜红;李寅丽;李军柯;;泡桐花总黄酮抗BALB/c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J];中原医刊;2006年19期

7 张晓鸣;吕进泉;吕剑平;忻悦;唐燕;;银杏内酯B协同地塞米松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辅助T细胞亚群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02期

8 冷弘;马超美;胡军;;IL-9和IL-5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意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1期

9 吕进泉;张晓鸣;吕剑平;忻悦;唐燕;;银杏内酯B协同地塞米松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辅助T细胞亚群影响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23期

10 孙旺远;;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9水平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举红;李太生;林耀广;;Th1/Th2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进展中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何胜东;赖克方;姚卫民;罗炜;钟南山;;卡介苗核酸及多糖组分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及气道炎症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赵莹;孔灵菲;;诱导痰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评价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蒋雄斌;朱毅;殷凯生;;CD_8单克隆抗体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的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重塑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商艳;李强;刘忠令;;卡介菌基因组DNA气道内应用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及GATA-3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赵莹;孔灵菲;;诱导痰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评价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蒋雄斌;朱毅;殷凯生;;CD_8单克隆抗体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的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黄信刚;陈平;欧阳若云;胡成平;;卡介苗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Th1/Th2细胞因子及神经源性因素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阿布都艾尼·阿不力米提;谢尔巴克I.G;耶莫利亚诺夫A.V;;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生物化学标性物质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商艳;李强;刘忠令;;卡介菌基因组DNA气道内应用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及GATA-3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语;对支气管哮喘不利的药物[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支气管哮喘常识[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3 王振岭;治疗支气管哮喘方药“咳喘宁”通过鉴定[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曾令浩;支气管哮喘的“有期索型”[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蔡晓刚;支气管哮喘一针治[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柏京;控制气道炎症很关键[N];大众卫生报;2009年

7 李娜;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8 副主任药师 王秋冬;甘草致支气管哮喘一例[N];医药经济报;2010年

9 晓青;支气管哮喘的护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10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崔红生;支气管哮喘诊治思路与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宏;支气管哮喘动态监测和症状感知模型的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胡斯明;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失衡表达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王刚;辅助T淋巴细胞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4年

4 张德新;五味地龙汤对哮喘豚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5 王彤;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6 宋歌;参芪定喘汤对哮喘的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韩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吴小慧;支气管哮喘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施举红;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免疫学机制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10 李开艳;Th17细胞亚群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发病机制及TLR2对Th17细胞分化的调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娇;麻黄水提物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1年

2 许小扬;哮喘豚鼠MMP-9、TIMP-1的表达及与气道炎症及重塑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3 王妍;烟曲霉菌孢子致哮喘大鼠肺病理生理学的改变[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郑晓晶;NGF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5 刘恩顺;麻芩合剂对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观察[D];天津中医学院;2000年

6 曾宪升;哮喘患者血清及BALF中CCSP的测定与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7 王泽宇;CCL1-CCR8在小鼠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对其作用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8 齐双辉;小儿哮咳喘胶囊调节支气管哮喘免疫平衡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吴晓琴;IL-4受体α链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张彩娣;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CD4~+CD28~-T细胞亚群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9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49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