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北京市大气污染和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16:02
【摘要】:近年来,大气污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环境卫生问题。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升高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尤其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而气温是与人体接触最敏感的气象要素之一,其变化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大气污染和气温及其协同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有一定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北京市2009-2012年气象要素、污染物浓度和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数资料,用百分法将气温按照第75百分位和第25百分位进行高、低温分级,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研究污染物(PM_(10)、PM_(2.5)、SO_2、NO_2)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数的影响以及高污染浓度和低污染浓度条件下,气温对急诊人数的影响。建模时采用污染物浓度每增加10μg/m~3和气温每升高1°C时的疾病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模型中考虑了污染物0-6天的滞后效应以及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结合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对北京市极端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数的关系进行研究,充分考虑了气温0-27天的滞后效应、节假日效应、星期几效应等因素,比较各人群受极端气温作用下的差异性,评价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冷、暖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污染物浓度升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来看,气态污染物SO_2和NO_2相对危险度相比颗粒物PM_(10)和PM_(2.5)要大得多。对不同性别人群而言,男性仅对哮喘和肺炎比较敏感,并且在高温下的影响较大,而女性更多是对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敏感。对于15岁和≥75岁的脆弱人群,颗粒污染物的影响往往在低温时的影响较大,而气态污染物的影响往往在高温时的影响较大,但四类污染物对15岁人群的肺炎的影响均在低温的效果下影响较大。(2)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哮喘是受污染物影响最严重的疾病,≥75岁人群是最脆弱的人群,影响最严重的滞后天数为0-3天之间。其中在高温条件下的SO_2对哮喘≥75岁人群的影响最大,RR值为1.389(95%CI:1.090,1.770)。PM_(10)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在四类污染物中是最小的。(3)在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气温升高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数上升。在高PM_(2.5)浓度下男性受气温升高的影响要比女性大。PM_(10)和SO_2高浓度下女性受气温升高的影响要大于男性。在PM_(10)、PM_(2.5)和SO_2高浓度下,受气温影响最大的分别为60-74岁、15-59岁和15岁人群,而≥75岁人群仅对高PM_(2.5)浓度下的气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时候,气温升高对急诊人数的影响为先下降后上升,而上升幅度小,主要是低温效应。低污染物浓度状态下15岁人群受气温升高影响最为严重,RR值均大于1,而全人群、男性、15-59岁人群受低温影响严重,RR值均小于1,其余人群受高、低温影响较小。从大气污染和气温变化对人群影响的对比而言,除15岁人群外,基本上受高温和高污染的交互作用最为严重。(4)从极端气温及气温的累积效应而言,对全人群而言,高温在当天影响最大,滞后三天热效应消失,而冷效应在滞后三天之后出现,持续到27天或更久,因此低温的累积滞后效应明显。女性相比于男性,更容易受到极端高、低温的影响,尤其是极端低温,女性在极端低温下0-27天的累积滞后RR为1.94(95%CI:1.68,2.23)。15岁人群在极端高、低温下的效果最为显著,且RR值均较大,是对极端温度最敏感的人群,在极端高温下滞后当天的RR为1.06(95%CI:1.01,1.12),极端低温0-27天累积滞后RR为2.28(95%CI:1.63,3.19)。高温对15-59岁人群的影响不明显,但极端低温的影响很显著。60-74岁人群对极端高、低温的效果都比较差。≥75岁人群主要受到极端高温的影响,是极端高温的脆弱人群,在滞后0-3天的累积滞后RR值为1.14(95%CI:1.01,1.28)。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6;X51
【图文】:

污染物监测,气象站,医院,北京市


图 2-1 北京市医院、污染物监测站、气象站位置方法1 描述性统计日气象资料、污染物资料分别求取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并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数和四类呼吸系统疾病按照年龄、性析各要素和疾病的基本特征。2 Spearman 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系数代表统计量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急诊人数和污染物浓度以及气象要素之间求取相关系数(r),并 α=0.05 的显著性检验。当 r>0 时,代表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负相关,相关系数越接近 1 或-1,代表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

时间序列,北京市,污染物,时间序列


009-2012年北京市污染物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气象要素,时间序列,北京市


15图 3-2 2009-2012 年北京市气象要素时间序列系统疾病的时间序列如图 3-3 所示,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肺炎急诊人数冬多夏少的周期性明显。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冬季的急诊人数最多,最高急诊人数均出现在当季,在 2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娥;;老年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06期

2 张道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15期

3 李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年06期

4 查琳;邓元彬;周天予;;浅论鸡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防控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19年04期

5 秦光灿;;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现状及未来临床研究思路[J];中外医疗;2019年10期

6 李雅萍;王燕庆;;某院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住院患者结构分析[J];中国病案;2019年08期

7 郭大英;郑晓妮;;案例教学法联合启发式教学法在呼吸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9期

8 蔡剑锋;孟军;黄金梅;许晶晶;滕有明;毛玮;;2013~2015年广西疾病监测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情况分析[J];内科;2016年06期

9 李联超;肖倩;戴绍敏;;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88期

10 何粤发;;空气主要污染因子对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调查[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秋根;;影像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呼吸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 李雪源;景元书;;南京市呼吸系统疾病和气象要素的关系及预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3 ;第二分会场:全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论坛[A];“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全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论坛、全国介入护理发展论坛、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大会资料[C];2011年

4 张志薇;王式功;尚可政;王宏斌;;空气污染诱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A];S7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2年

5 张莹;李旭;王式功;尚可政;;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南京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预测中的应用[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5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3年

6 徐汉友;;国家应尽快立法规,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病房的设立,应远离大街和污染区域[A];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俞雄;;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及研发进展[A];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4年

8 许秋俊;;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体会[A];2014年新医改形势下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品管圈)培训班论文集[C];2014年

9 许秋俊;;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体会[A];2014年新医改形势下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品管圈)培训班论文集[C];2014年

10 李庆云;;OSAHS与呼吸系统疾病[A];2015年全国睡眠呼吸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 黄海茵;冬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食补[N];上海中医药报;2018年

2 记者 张梦然;手机软件可精确诊断呼吸系统疾病[N];科技日报;2019年

3 记者 赵晓妮 通讯员 刘欢 彭丽;呼吸系统疾病气象环境风险实现可预报[N];中国气象报;2018年

4 记者 王德鹏 通讯员 冯冬梅 王砚才 王飞;陵城:提升城市“气质”出实招[N];德州日报;2016年

5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朱晓莉 崔玉艳 整理;慢阻肺患者九成是“老烟枪”[N];保健时报;2016年

6 记者 宜秀萍;省卫计委通报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N];甘肃日报;2017年

7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张杰 本报记者 董超;诊疗呼吸系统疾病 电子支气管镜功不可没[N];保健时报;2017年

8 记者 刘健;兰州市民呼吸系统疾病今秋同比大幅下降[N];甘肃日报;2013年

9 毛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有新元凶[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伊遥 编译;呼吸系统疾病药物开发持续升温[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图门乌力吉;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马莉;新生儿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张t

本文编号:2758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58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a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