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布地奈德与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6:01
【摘要】:背景: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常见的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这种慢性气道疾患可累计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群,重者可致人死亡。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其相关疾病负担均较重,有效的哮喘控制依赖于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是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首选治疗方案,已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吸入疗法以作用迅速、副反应小、使用便捷、用药量少等优势,成为目前支气管哮喘首选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气道平滑肌的痉挛和气道炎症,而炎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支气管哮喘炎症机制的确立,哮喘的治疗目标由控制急性发作转变为防治慢性气道炎症而最终消除哮喘症状。故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吸入用的糖皮质激素(ICS)。布地奈德即为抗炎性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其中一种,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较高。通过抑制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活化、上皮细胞的增生和损伤及基底膜的增厚,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及新生血管的形成等,并逆转气道高反应性能缓解速发及迟发过敏反应所引起的气道炎症和支气管阻塞;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和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抗过敏炎和抗炎作用。而福莫特罗作为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中长效β2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中的β2受体以缓解支气管痉挛。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气道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抗原引起的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这两类药物作用机制和作用靶位不一,因此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互补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单用ICS方案对于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的疗效欠佳。而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罗的复合制剂,由于作用于哮喘炎症的不同环节,可以有效减轻哮喘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起效迅速,明显改善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用高剂量吸入糖皮激素,症状恶化率也降低。在临床应用中有较广阔的前景。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IL-17、IL-33、γ干扰素及肺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开拓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新途径。 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抗生素、激素、多索茶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耐德160μg+福莫特罗4.5μg日2次吸入。疗程均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IL-17、IL-33、γ干扰素及肺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有无统计学差异,评价两种方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疗效。 结果: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IL-17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及常规组上述因子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组较常规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IL-33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及常规组上述因子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组较常规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INF-γ水平明显增高,治疗后治疗组及常规组上述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4、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故PEF、FEV1/FVC%均降低。经过治疗后PEF、FEV1/FVC%均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较常规组上升更明显(P0.01)。 结论: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IL-17、IL-33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此结果与我们预想的结果一致,INF-γ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经布地奈德及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后IL-17、IL-33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INF-γ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肺功能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布地奈德及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加强气流通畅。3、布地奈德及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联合具有协调作用,能够改善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62.25
【图文】:

意义,常规,检验分析,独立样本


独立样本的 t 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的 IL-17 值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17,P<0.01)。常规组治疗后的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7, P<0.05);治疗组与常降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4, P<0.05)。(如表 4.表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IL-17 比较(ng/l)治疗前 治疗后 t 9.648±1.883①9.581±1.618①7.357±2.2627.677±0.961②8.625±1.286③4.172.07组相比 P<0.01。②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P<0.01,与常规组治疗后相比疗前相比 P<0.05。

布地奈德与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治疗后三组IL-17浓度的比较

治疗前后


组治疗前后IL-17浓度的比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艺;张浒;;孟鲁斯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16期

2 谢春晖;;125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J];北方药学;2011年04期

3 王祥双;;景洪贵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4 杨杰;;支气管哮喘诊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9期

5 李英;;支气管哮喘53例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6 薛洁;;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cTnⅠ水平与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及其亚群的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年04期

7 叶军;;都是养猫惹的祸[J];健康博览;2010年03期

8 黄海燕;;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64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7期

9 武莉莉;张敏;沈观乐;方智野;袁丽芬;王健;;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1年01期

10 李泽建;;支气管哮喘的中西药物治疗新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耀来;;福莫特罗治疗轻中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李建真;;平喘通肺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周珍文;刘玉琳;刘志刚;王若源;王华;;IL-4、IL-10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潘迅;;支气管哮喘猝死一例[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忠达;张尊敬;;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安会文;安春峰;;中医蜂疗治愈支气管哮喘临床报告[A];首届全国中医蜂疗临床技术推广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马脑武;;藏药并用艾灸治疗支气管哮喘10例疗效观察[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8 王秀媚;;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心理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李爱芳;吴晓红;;支气管哮喘的心理状况调查[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卞金玲;马春燕;宋秋珍;高淑红;赵红;;刺络拔罐治疗支气管哮喘1400例临床观察[A];第二届全国刺络疗法暨首届少数民族放血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语;对支气管哮喘不利的药物[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本报记者 曾令浩;支气管哮喘的“有期索型”[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蔡晓刚;支气管哮喘一针治[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支气管哮喘常识[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5 副主任药师 王秋冬;甘草致支气管哮喘一例[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晓青;支气管哮喘的护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7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崔红生;支气管哮喘诊治思路与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王振岭;治疗支气管哮喘方药“咳喘宁”通过鉴定[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晓鱼;支气管哮喘护理[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一闻;按需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以改善哮喘控制[N];医药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宏;支气管哮喘动态监测和症状感知模型的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吴小慧;支气管哮喘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开艳;Th17细胞亚群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发病机制及TLR2对Th17细胞分化的调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思怡;宣肺化痰结合益气固卫防治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许丽梅;宣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其对LTD4、NGF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王雯;IL-4、β_2-AR基因多态性及ECP、IgE与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7 佟万成;热休克蛋白70、90α、90β mRNA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8 郝月琴;平哮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柳春;滨蒿内酯平喘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宫兆华;哮喘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及补肾益气药对其调节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琴;IL-4受体α链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王金东;舍曲林辅助治疗伴有抑郁的青少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血清IL-4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殷楚芬;马凤彬主任医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证经验整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陈涛;遵义市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结果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0年

5 侯长春;促炎症细胞因子HMGB1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达变化和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娇;麻黄水提物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1年

7 高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络诊察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泽宇;CCL1-CCR8在小鼠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对其作用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9 齐双辉;小儿哮咳喘胶囊调节支气管哮喘免疫平衡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刘超;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2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82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b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