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丙酮酸乙酯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00:33
【摘要】: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常见并发症,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SAP发病1周内死亡的患者,60%死于ALI/ARDS或伴有ALI/ARDS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防治肺损伤成为降低SAP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促炎因子拮抗剂或抑炎因子协同剂的作用是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防治研究的热点。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促炎因子拮抗剂或抑炎因子协同剂对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cute pancreatitis-associated acute lung injury,APALI)防治效果明显,但遗憾的是,对于人来说,几乎没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其原因可能与复杂的炎性因子网络相互作用有关,单一的促炎因子拮抗剂或抑炎因子协同剂的应用,可能导致炎性因子的失衡进一步加重;而且这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毒性效应也限制了这些药物在伴有MODS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再者,试验大多靶向于发病早期的一些炎症介质,而事实上,往往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时,可能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整个级联反应已经启动。而近来在内毒素血症和脓毒症中研究颇多且疗效明显的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在急性胰腺炎及其器官功能损伤的可能作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来研究表明丙酮酸乙酯是一种抗氧化剂和活性氧清除剂,并可调节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包括早期和晚期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等,且无细胞毒性。 基于对以上研究现状的认识,本研究拟通过建立简便、易复制、重复性好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并发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发病机制;观察丙酮酸乙酯延迟应用是否可减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及可能作用机制;并研究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1、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取材: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O)、ANP组及EP治疗组。ANP组及EP治疗组大鼠予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ANP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腹并翻动十二指肠数次;EP治疗组于制模后经尾静脉或股静脉延迟给予EP溶液(EP溶于乳酸钠林格液中,28mM),每次剂量为40mg/kg。各组大鼠分别于制模后6h、12h及24h取材。 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 3、比色法检测肺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4、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用经典的Trizol法进行肺组织RNA提取,定量后以其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然后用HMGB1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 5、生化法检测血清淀粉酶、血氧变化及观察胰腺、肺组织大体及光镜下的病理变化。 结果 1、随着制模时间的延长,ANP组大鼠血清淀粉酶逐渐升高,腹水量逐渐增加,各时相点动物的胰腺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灶性或片状出血坏死,胰腺及周围组织出现脂肪坏死及皂化斑,并伴血性腹水,呈典型的ANP病理改变;同时肺组织在各时相点形态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肺间质、肺泡水肿、出血、灶性或大片肺不张等典型的ALI病理改变;在功能方面,PaO_2进行性下降; 2、ANP组大鼠肺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随着制模时间的延长而升高,EP治疗组与ANP组相比较,肺组织MPO水平均较低,且各时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ANP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在制模后6h达高峰,12h下降,在此两时点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ANP组(P<0.05); 4、ANP组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在制模后12h明显升高,至24h仍维持在高水平,治疗组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在制模后12、24h明显低于ANP组(P<0.05); 5、ANP组大鼠肺组织的丙二醛(MDA)水平随着制模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SOD活力则逐渐降低:EP治疗组与ANP组相比较,肺组织MDA水平均较低,且在6h及12h组有统计学差异,SOD活力则均高于ANP组,且各时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6、同期胰腺、肺病理改变治疗组比ANP组明显减轻,且PaO_2均明显高于ANP组。 结论 1、逆行性胆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ANP并发ALI的大鼠模型是成功的,本模型操作方法简单,重复性好。本模型之ANP早期就合并急性肺损伤,表现为肺组织的炎症浸润并有功能障碍。 2、牛磺胆酸钠诱导ANP发生后,可能通过活性胰酶的释放和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激活,释放大量损害性炎性介质包括细胞因子如丁NF-α、IL-6等,通过炎症介质作用导致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肺部浸润、聚集活化,释放多种损伤因子如多种促炎细胞因子(TNF-α、HMGB1等)及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直接作用于肺组织而致损伤。 3、牛磺胆酸钠诱导ANP发生后,肺组织HMGB1表达增高较晚且持续时间长,因而可能成为ANPALI防治切实可行的潜在干预目标,能给ANPALI提供更广的治疗窗。 4、丙酮酸乙酯具有抗氧化作用,且能明显抑制ANP肺损伤大鼠早期和晚期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和表达(TNF-α、IL-6、HMGB1),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其他专门调控单一细胞因子的重组蛋白相比,丙酮酸乙酯在ANP肺损伤发病后有较长的“治疗窗”。丙酮酸乙酯对ANP肺损伤的防治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657.51;R563.8
【图文】:

血清淀粉酶,检测值


ANP组和EP治疗组的血清淀粉酶水平随制模后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同一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水平,ANP组和EP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EP治疗组均较ANP组低,且在6h及12h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一1及图1)。表2一1,各组动物血清淀粉酶检测值(U/L,x士s)n=8血清淀粉酶检测值组别— 6h1Zh24h假手术组1115士 166116升 1881199士233ANP组3240士432△3743士528△4044士394△EP治疗组2799士334△ *3115士429△*3657士365△注:△与假手术组比较 p<0.05;*与ANP组比较p<0.05。 5555555555555000...................................假手术组 000................一 一血血清淀粉酶 3000...口....仗....一.1竺男,二,’也 }组口口口EP治疗组0......._....}竺二竺!兰二 _}}} 1111111111111000...............一 一 000一 一 666h12h24hhh时 时间 间图1,血清淀粉酶检测值2、动脉血氧分压测定结果:ANP组和EP治疗组的动脉血氧分压随制模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同一时间点的血氧分压水平,ANP组和EP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EP治疗组均较ANP组为高,且在12h及24h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一2及图2)。

血氧分压,测定值,动脉血氧分压,制模


ANP组和EP治疗组的动脉血氧分压随制模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同一时间点的血氧分压水平,ANP组和EP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EP治疗组均较ANP组为高,且在12h及24h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一2及图2)。

检测值,血清,时间点


同一时间点的血清TNF一a和IL一6水平,ANP组和EP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二者血清值在6h组即达到高峰;而EP治疗组均较ANP组为低,且在6h、12h组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一3、表2一4及图3、4)表2一3,各组动物血清TNF一a检测结果(n幼,x士s)n=8组别血清TNF一a检测值12h24h假手术组ANP组EP治疗组55.7土17.337.7士12.2196.3士16.3△131.6士29.6△*90.2士20.1△65.0士16.6△*28.5士 11.882.升28.8△60.5士18.3△注:△与假手术组比较尸<0.05;*与ANP组比较 p<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年26期

2 陈建;刘新民;张志刚;章巍;宿利;;肾上腺髓质素参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9期

3 李超然;王智刚;朱运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与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1期

4 刘松凯;;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略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2期

5 朱俊臣;陈侣林;李卉;尧娟;曾酌;;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ALI)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3期

6 刘清华;钟晓丽;刘清杰;徐宗云;肖凤霞;;依据病理分期指导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护理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2期

7 才志刚;张绍明;张珩;周宜勇;吴海波;徐小平;;脂多糖诱发小鼠急性肺损伤microRNA-199a表达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8 袁元;黄子星;李真林;宋彬;邓莉萍;;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影像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9 边革元;郝江;罗积慎;张萍;杨明浩;刘军;翁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23期

10 朱耀斌;李晓锋;张燕搏;凌峰;刘爱军;刘迎龙;王强;;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巍;王聪;关岚;李天水;陈志芳;金红芳;赵斌;杜军保;;七叶皂苷钠对大鼠急性肺损伤干预治疗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钱桂生;;SIGIRR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武庆平;金胜威;刘东;桂平;尚游;冯丹;姚尚龙;;急性肺损伤研究新思路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相结合[A];2010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胥武剑;董宇超;朱莹;洪伟峻;宁允叶;蔡在龙;李强;;Nogo-B在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谢衬梨;萧正伦;黎毅敏;莫红缨;赵一菊;;生长素释放肽对急性肺损伤小鼠核因子-κB和纤溶系统的干预作用[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皋源;王云霞;李玟;邓羽霄;王祥瑞;;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祁媛媛;钱莉玲;孙波;;吸入NO促进骨髓EPC动员在幼猪急性肺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8 黄秋霞;;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急性肺损伤的护理[A];外科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克拉拉·阿巴斯买;买提祖农·买苏尔;张建龙;;实验性急性肺损伤大鼠多器官Gq/11蛋白的动态表达变化[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10 赵X;赵荣;马超;李继科;贺清;张鑫浩;郑云;;肺开放通气对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婴幼儿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A];全国第十二届心脏学会第十五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姜宁 常亮 王晓静;急性肺损伤防治难题攻克[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3年

2 ;Calfactant在儿科急性肺损伤中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血液制品输注可引起致死性急性肺损伤[N];大众卫生报;2005年

4 高思敏 刘春阳;豫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熊学莉邋通讯员 曾理;急性肺损伤早诊早治降低病死率[N];健康报;2008年

6 郭姜宁 常亮 王晓静;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损伤防治难题攻克[N];科技日报;2003年

7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 王立祥邋孙鲲 整理;控制ARDS要五早[N];健康报;2008年

8 白毅;我国防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记者 韩建清;SARS病毒受体找到了[N];人民日报;2006年

10 国庆;如何防止急性胰腺炎复发?[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峰;丙酮酸乙酯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2 左伟;核因子—κB活化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3 秦鑫;汽化吸入全氟化碳对行机械通气肺损伤小猪肺外脏器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4 戢新平;体位改变对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5 黄泽清;骨形态生发蛋白-4在酸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李洪霞;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机制及白介素10、地塞米送的保护作用[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7 陆健;肺失肃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李伟栋;完全液体通气技术治疗乳猪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陈旭昕;SIGIRR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王泓;机械通气对心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立新;GM-CSF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实验[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2 徐志鹏;厚朴酚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高晓玲;胆红素对抗内毒素诱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4 吴红涛;实验性胸腹撞击伤并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赵晓巍;不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减轻急性肺损伤模型通气机相关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6 沈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血浆TNF-α、IL-6、IL-10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7 张秀敏;不同诱因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内外炎症动态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陈小莉;雷米普利对急性肺损伤时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9 简文;山莨菪碱治疗创伤性急性肺损伤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10 何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变化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83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83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