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COPD患者支气管粘膜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0-09-08 14:05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粘膜活检中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支气管粘膜中的分布和表达、相互作用及与气流阻塞的关系,进一步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 方法: 1.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门诊和病房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因肺部占位性病变行支气管镜检查的48例患者进行支气管粘膜活检,粘膜活检组织立刻放入多聚甲醛中固定、梯度酒精脱水、透明后石蜡包埋,做2μm厚切片备用。术前询问吸烟史和病史,进行肺功能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吸烟史、有无COPD史及肺功能检查将受试者分为三组:吸烟伴COPD患者18例;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5例;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5例。 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支气管粘膜中PPAR-γ、MMP-9和iNOS在支气管粘膜中的分布和表达,在显微镜400倍下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染色结果进行分析。 3.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样本量符合正态分布。两组均数之间的比较应用Studentt检验。直线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肺功能变化指标 吸烟伴COPD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用力肺活量百分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PPAR-γ在吸烟伴COPD组和吸烟肺功能正常组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胞核内表达明显减少(0.137±0.029,0.149±0.0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PPAR-γ的表达为0.218±0.023,较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MMP-9在吸烟伴COPD组和吸烟肺功能正常组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胞浆表达明显增多(0.194±0.059,0.189±0.038),iNOS在吸烟伴COPD组和吸烟肺功能正常组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胞浆表达亦明显增多(0.188±0.030,0.186±0.03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MP-9和iNOS在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胞浆内表达分别为0.108±0.022和0.128±0.034,较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3.相关性分析 PPAR-γ的表达与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百分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呈直线正相关(r=0.592,r=0.425,P<0.01);MMP-9的表达与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百分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呈直线负相关(r=-0.458,r=-0.463,P<0.01),iNOS的表达与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百分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呈直线负相关(r=-0.493,r=-0.477,P<0.01)。COPD患者支气管粘膜中核转录因子PPAR-γ的表达与MMP-9及iNOS的表达均呈直线负相关(r=-0.363,r=-0.431,P<0.05)。 结论: 1.COPD患者支气管粘膜中核转录因子PPAR-γ的表达减少可能导致气道的抗炎能力下降,气道内炎症细胞水平增加,炎症介质释放增多,导致肺组织损伤及气道重构,引起和加重COPD患者的气流阻塞。 2.COPD患者支气管粘膜中核转录因子PPAR-γ、MMP-9和iNOS的检测可作为判定患者病情轻重的一个指标。 3.诱导COPD患者自身体内核转录因子PPAR-γ的表达,或使用PPAR-γ的增活剂增强PPAR-γ的活性可能具有抗炎、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的作用。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56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与肺康复锻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陈哲;;全程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影响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4期

3 兰海平;吴复琴;;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菌感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1年07期

4 张飚;;无创通气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8期

5 张学勤;;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6 周海玲;;抗凝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成比例的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7 刘建成;和明丽;丁奇龙;;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指导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3期

8 林敏;魏立平;周伯荣;康闪闪;朱恬华;邓燕华;曾青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质指数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1年11期

9 李羲;钱桂生;;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10 胡瑞成;谭双香;戴爱国;王宁;甘桂香;姜迪媈;;细菌感染/定植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β-防御素2表达[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卫;苗懿德;;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代谢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2 崔焱;梁直英;董竞成;;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一)[C];2004年

3 徐艳玲;曲妮妮;;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一)[C];2004年

4 林雨来;范雪环;莫丽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9例临床分析[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陆强;王枢传;;N-乙酰半胱氨基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6 梁晓荣;王桂平;;高压氧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王琪林;温亚丽;崔成宏;邓建军;梁启明;刘勇;琚少方;;ICU中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应激性溃疡出血防治对策的临床观察[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新高;李素英;黎联;余美琼;林涛;刘冬媛;;BiPAP呼吸机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恶化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宋秀玲;杨文杰;陶家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病原学及耐药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魏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变性异常及灯盏花素的治疗作用[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艳玲 曲妮妮;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薛仕妹;随月经而来的肺疾病[N];民族医药报;2001年

3 胡鸿宇;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有新靶点[N];健康报;2006年

4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中心 张洪玉 胡滨;肺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及终未期肺疾病[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杨丽佳 冯瑶;健脾清肺干预“慢阻肺”急性恶化[N];健康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魏鑫 通讯员 吴玉华;抵御慢阻肺 让我们轻松呼吸[N];保健时报;2005年

7 本版采写 王颖颖 张柏滔;老烟民:冬季要小心慢阻肺、哮喘[N];成都日报;2004年

8 杨锐、特约记者 马红;查慢阻肺只需吹口气[N];健康时报;2004年

9 方彤;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N];健康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李唯同;冬季留神“慢阻肺”[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α_1-抗胰蛋白酶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徐正莉;润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赵立;死腔负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呼吸肌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4 张彩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韦衮政;新制六安煎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朱慧志;补肺通络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金焱;益气活血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小气道重塑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本文编号:2814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814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