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气胸的临床特征:附7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9 14:04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并发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3日至3月10日收治的7例新冠肺炎并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和诊疗情况,分享新冠肺炎的治疗经验。结果①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其中4例无任何基础疾病,1例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1例仅有高血压病史。发生右侧气胸6例,双侧气胸1例。7例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均超过4周,且多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②影像学检查:1例在1周内从早期演变为进展期,2周内演变为重症期,4周后并发气胸,2周内气胸吸收;其余6例入院时即表现为进展期,均在1~2周内进展为重症期,多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实变影、条索影及纤维化,胸膜粘连明显,病灶吸收极缓慢。③治疗:1例重型患者发病4周后并发气胸,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其余6例危重型患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到发生气胸时间在3 d内的有5例,11 d后发生的有1例。④转归:未气管插管的1例患者持续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病情平稳。6例气管插管后并发气胸患者死亡4例,另2例均在胸腔闭式引流2周内成功拔除引流管,病情逐渐稳定。结论新冠肺炎并...
【文章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32(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预警模型构建[J]. 许靖,赵凤德,韩明锋,马蕾,张婷.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04)
[2]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修订版)[J]. 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Youth Committee of 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03)
[3]床旁超声导向的最佳PEEP对ARDS患者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苏勇,李寒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13)
[4]跨肺压法设置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猪肺保护作用的研究[J]. 张敏,颜培夏,吴晓燕,郑瑞强.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6(01)
本文编号:3351550
【文章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32(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预警模型构建[J]. 许靖,赵凤德,韩明锋,马蕾,张婷.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04)
[2]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修订版)[J]. 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Youth Committee of 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03)
[3]床旁超声导向的最佳PEEP对ARDS患者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苏勇,李寒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13)
[4]跨肺压法设置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猪肺保护作用的研究[J]. 张敏,颜培夏,吴晓燕,郑瑞强.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6(01)
本文编号:3351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33515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