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28 09:06
目的嗜酸性粒细胞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可观察到ABPA患者粘液栓形成、肺门淋巴结增大以及癌胚抗原(CEA)增高等影像或实验室检查异常,并且在疾病痊愈的过程中会逐渐改善,我们推测这些改变与嗜酸性粒细胞有关。本文拟分析嗜酸性粒细胞与粘液栓、肺门淋巴结肿大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在ABPA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可以作为CEA的分泌细胞。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7例诊断为ABP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嗜酸性粒细胞与粘液栓形成和肺门淋巴结肿大之间的关系。探讨患者疾病转归过程嗜酸性粒细胞与癌胚抗原(CEA)的关系,取病理穿刺标本用抗人CEA抗体结合组织中的CEA,免疫荧光二抗标记结合了CEA的一抗,经过苏木精复染,从而寻找CEA分泌细胞的证据。结果分析37例ABPA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喘息、发热以及咯血等;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中位数1080(540,1430)/u L、癌胚抗原(CEA)中位数7.2(3.65,12.70)ng/ml,外周血总Ig E水平、特异性烟曲霉抗体水平...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对有无粘液栓患者进行治疗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及计数比较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正文结果12程度上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良恶性的判断。我们根据有无肺门淋巴结增大将病人进行分组,其中影像学观察到有肺门淋巴结增大共计21例,未报告肺门淋巴结增大组共计16例。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嗜酸性粒细胞的差异,结果发现肺门淋巴结增大组治疗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增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肺门淋巴结增大组亦高于无肺门淋巴结增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下表5及图2所示。表5嗜酸性粒细胞肺门淋巴结大小的关系分组患者EOS(%)EOS(/uL)淋巴结增大2116.20(11.05,24.60)1240(720,1760)无淋巴结增大1612.45(6.83,18.33)830(300,1240)P值0.1820.040图2纵隔淋巴结增大与否与嗜酸性性粒细胞分组比较3.5嗜酸性粒细胞与血清CEA水平的关系3.5.1数据分析结果在这37例病人中,2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升高,37例患者治疗前中位数为7.20(3.65,12.70)ng/ml,高于正常平均水平。部分病例因癌胚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正文结果13抗原升高初诊时被误诊为肿瘤,增添不少额外检查,造成患者的极大的心理心理和经济负担。经过治疗,ABPA患者在疾病好转后都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为了探索ABPA患者中CEA升高的原因,探究其来源,本课题还进行了如下探索:我们将37例病人依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小于1000/ul组和大于(包括等于)1000/ul两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前血清CEA值进行分组比较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大于等于1000个/ul组的患者治疗前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嗜酸性粒细胞小于1000个/ul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图3。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嗜酸性粒细胞与癌胚抗原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嗜酸性粒细胞与CEA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患者CEA水平不符合正态分布,故将患者治疗前血清癌胚抗原数值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进行了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治疗前血清CEA有相关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59,p<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与治疗前血清CEA也有相关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06,p<0.05)结果如下图4。图3酸性粒细胞计数分组后比较两组癌胚抗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血清学诊断的研究进展[J]. 王金香,李誉海,阮晓云,刘宝义. 国际呼吸杂志. 2017 (20)
[2]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J]. 沈华浩,孙永昌,林江涛,周新,王长征,赖克方.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34)
[3]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诊断标准变迁及影像学分类进展[J]. 陆海雯,卫平,徐金富.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4(05)
本文编号:346259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对有无粘液栓患者进行治疗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及计数比较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正文结果12程度上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良恶性的判断。我们根据有无肺门淋巴结增大将病人进行分组,其中影像学观察到有肺门淋巴结增大共计21例,未报告肺门淋巴结增大组共计16例。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嗜酸性粒细胞的差异,结果发现肺门淋巴结增大组治疗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增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肺门淋巴结增大组亦高于无肺门淋巴结增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下表5及图2所示。表5嗜酸性粒细胞肺门淋巴结大小的关系分组患者EOS(%)EOS(/uL)淋巴结增大2116.20(11.05,24.60)1240(720,1760)无淋巴结增大1612.45(6.83,18.33)830(300,1240)P值0.1820.040图2纵隔淋巴结增大与否与嗜酸性性粒细胞分组比较3.5嗜酸性粒细胞与血清CEA水平的关系3.5.1数据分析结果在这37例病人中,2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升高,37例患者治疗前中位数为7.20(3.65,12.70)ng/ml,高于正常平均水平。部分病例因癌胚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正文结果13抗原升高初诊时被误诊为肿瘤,增添不少额外检查,造成患者的极大的心理心理和经济负担。经过治疗,ABPA患者在疾病好转后都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为了探索ABPA患者中CEA升高的原因,探究其来源,本课题还进行了如下探索:我们将37例病人依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小于1000/ul组和大于(包括等于)1000/ul两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前血清CEA值进行分组比较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大于等于1000个/ul组的患者治疗前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嗜酸性粒细胞小于1000个/ul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图3。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嗜酸性粒细胞与癌胚抗原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嗜酸性粒细胞与CEA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患者CEA水平不符合正态分布,故将患者治疗前血清癌胚抗原数值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进行了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治疗前血清CEA有相关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59,p<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与治疗前血清CEA也有相关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06,p<0.05)结果如下图4。图3酸性粒细胞计数分组后比较两组癌胚抗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血清学诊断的研究进展[J]. 王金香,李誉海,阮晓云,刘宝义. 国际呼吸杂志. 2017 (20)
[2]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J]. 沈华浩,孙永昌,林江涛,周新,王长征,赖克方.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34)
[3]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诊断标准变迁及影像学分类进展[J]. 陆海雯,卫平,徐金富.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4(05)
本文编号:3462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34625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