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小气道功能对哮喘控制水平评估作用的探讨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5 15:09
  目的:探讨小气道功能对哮喘治疗前后控制水平评估的作用和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门诊治疗的重度哮喘患者共81例,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诊断及分级标准,将该81例患者按肺功能情况分为3组,A组(28例)在治疗前、后FEV1均<80%预计值,B组(27例)在治疗前FEV1<80%预计值,但治疗3个月后FEV1≥80%预计值,C组(26例)治疗前、后FEV1均≥80%预计值。入组标准:治疗方案开始均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 ,1吸/次,每日2次,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方案阶梯式治疗,治疗时间为12个月,12个月后都降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100μg 1吸/次,每日1次;每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门诊随访,给予哮喘控制测试(ACT),均能达到症状完全控制并且无活动受限,同时给予复查肺功能;在治疗过程中无哮喘反复发作。1.统计12个月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2.统计A、B、C... 

【文章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气道功能对哮喘控制水平评估作用的探讨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各组治疗前、后FEV1(pred%)的比较(x±s)

治疗前后,统计学意义


图 2 各组治疗前后 MMEF(pred%)的比较(x±s)表示 A、B、C 三组各组治疗 12 个月的 MMEF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 A 组治疗前的 MMEF 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示 A 组MMEF 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 B 组治疗前的 MMEF 与 C 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示 A 组治疗 12 个月后的 MMEF 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 P<0.05;□表示 A 组治疗 12 个月后的 MMEF 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B 组治疗 12 个月后的 MMEF 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各组治疗前后 FEF50%(pred%)的比较(x±s)FEF50%(pred%)治疗前 12 个月A 组 23.386±10.2966#* 33.392±10.1397△○□B 组 33.085±12.4206※ 64.624±20.0593△☆C 组 70.865±23.7356ac 85.243±21.7259△△表示 A、B、C 三组各组治疗 12 个月的 FEF50%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治疗前后,统计学意义


图 3 各组治疗前后 FEF50%(pred%)的比较(x±s)表示 A、B、C 三组各组治疗 12 个月的 FEF50%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 A 组治疗前的 FEF50%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示 A 组EF50%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示 B 组治疗前的 FEF50%与 C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示 A 组治疗 12 个月后的 FEF50%与 B 组比较,差异有, P<0.05;□表示 A 组治疗 12 个月后的 FEF50%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示 B 组治疗 12 个月后的 FEF50%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4 各组治疗前后 FEF75%(pred%)的比较(x±s)FEF75%(pred%)治疗前 12 个月A 组 23.627±10.1769#* 27.843±9.2331△○□B 组 28.415±10.1871※ 53.842±19.4278△☆C 组 66.658±24.0533a 77.798±27.1708△表示 A、B、C 三组各组治疗 12 个月的 FEF7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哮喘的预防[J]. 肖平,常晶,周奇兴,程克文,张有志,唐平.  临床肺科杂志. 2011(03)
[2]683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资料分析及生存质量调查[J]. 刘澄英,倪华,江莲,邵荣,沙江明,申怡.  临床肺科杂志. 2011(01)
[3]脉冲振荡法在评价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中的应用[J]. 戴红,于鹏飞,关延凤,于潮晓,韩进.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2010(03)
[4]气道平滑肌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研究进展[J]. 白燕,熊瑛.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2009(04)
[5]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动态变化的特点及意义[J]. 邱洁萍,刘锦铭,郑卫,高蓓兰,杨文兰,褚海青,周童,李霞,桂涛.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2009(01)
[6]小气道功能检测对气道高反应性预测价值的初步探讨[J]. 林岚,陶晓南,彭毅,付薇,向敏.  临床内科杂志. 2008(11)
[7]小气道功能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意义[J]. 朱蕾,刘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8(03)
[8]轻度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小气道功能及弥散功能的改变[J]. 陈亚红,姚婉贞,柳晓芳,梁岩静.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7(01)
[9]肺功能测定临床应用[J]. 郑劲平.  继续医学教育. 2006(02)
[10]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哮喘[J]. 朱毅,殷凯生.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4(06)



本文编号:3478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3478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6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