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哮喘模型Rac1水平的改变及其与ILC2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小鼠哮喘模型Rac1水平的改变及其与ILC2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检测Rac1在小鼠哮喘模型前后相关组织中表达水平的改变情况,并分析Rac1与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相关细胞因子如IL-5、IL-33、IL-13表达的关系,观察其对气道炎症的影响,探讨Rac1调节免疫应答反应类型和参与哮喘病理损伤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哮喘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拓展哮喘病临床干预的新思路。方法:1.卵清蛋白(OVA)哮喘模型的建立:哮喘建模参照文献并稍加改进,即实验组小鼠在第1d和第11d分别腹腔注射50μg OVA和10%氢氧化铝佐剂,对照组注射相等量的生理盐水(NS),第22d开始实验组各小鼠给予雾化吸入2%的OVA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激发小鼠的I型超敏反应,1次1小时,每天雾化1次、一连5d。同时,正常组小鼠给予吸入相等的NS。2.Rac1抑制剂(EHT1864)干预试验:在建模过程中,于雾化前三天连续给小鼠腹腔注射EHT1864,其他步骤同上述哮喘模型建立。EHT1864粉剂在使用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并充分混匀,用药量为40mg\kg。3.定量-PCR检测m RNA:取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离心获得细胞沉淀;取左边肺组织,充分剪碎研磨得到组织悬液。于上述细胞或组织悬液加入Trizol以裂解细胞并获取总RNA,然后再进行逆转录反应合成c DNA。继而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ac1及ILC2相关细胞因子(IL-5,IL-33和IL-13)m RNA的表达。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取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或眼球外周血,经离心后得到灌洗液上清和外周血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ILC2相关的细胞因子(IL-5,IL-33和IL-13)蛋白表达水平。5.组织切片病理观察:取小鼠右肺组织置于福尔马林中经固定、石蜡包埋等一系列过程制成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表现。6.荧光抗体染色:取小鼠支气管置于福尔马林中经固定、石蜡包埋等一系列过程制作成石蜡切片,再用直接法进行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检测支气管中Rac1的表达情况。7.采用Graph Pad Prism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哮喘小鼠肺组织Rac1和细胞因子(IL-5,IL-33和IL-13)的表达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样本非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选用Pearson法,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组间的统计分析采用0ne-way ANOVA,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哮喘模型制作过程对小鼠的观察可见,哮喘组小鼠表现为烦躁不安,出现频繁瘙痒的行为,同时还伴有呼吸加深加快、打喷嚏、大小便失禁、擤鼻等典型的哮喘表现,而对照组无明显异常表现。2.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HE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哮喘组小鼠肺泡间及周围小血管出现大量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气道内杯状细胞肥大增生、血清总Ig E及OVA-Ig 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小鼠可见,肺组织气道结构清晰、气管周围无细胞浸润、炎症性改变不明显。3.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哮喘模型小鼠Rac1的水平与正常小鼠相比显著下降,EHT1864干预后,Rac1的表达进一步下调。4.定量RT-PCR分析结果:哮喘小鼠肺组织或肺泡灌洗液Rac1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使用EHT1864干预后,Rac1水平则进一步降低。5.小鼠肺组织表达ILC2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通过分析模型组与正常组目的基因m 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哮喘小鼠肺组织的IL-5、IL-33和IL-13的水平与正常组小鼠相比均显著增高;EHT1864处理组的IL-5、IL-33和IL-13的水平上调尤为显著。此结果表明Rac1的降低与ILC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存在着紧密的联系。6.ELISA检测外周血上清IL-5、IL-33和IL-13蛋白表达水平的结果表明,哮喘模型组小鼠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分析肺组织中Rac1与IL-5、IL-33和IL-13m RNA表达水平关系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哮喘小鼠肺组织Rac1的m RNA水平与IL-5、IL-33和IL-13的m RNA水平均显示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在哮喘小鼠,IL-5、IL-33和IL-1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增高,同时Rac1的表达却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Rac1和ILC2s相关细胞因子(IL-5,IL-33,IL-13)之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为了进一步证明Rac1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在小鼠激发之前给予EHT1864干预后,随着Rac1表达水平的进一步下调,导致ILC2s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增高,同时小鼠的哮喘症状及肺组织组损伤加重。这些结果可以推测Rac1可以影响哮喘的发病过程,如果将Rac1的受体激动剂用于哮喘病人,有可能会有效改善炎症状态。进一步研究Rac1在哮喘中的作用,有利于了解哮喘的免疫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预防和治疗哮喘的新靶标。
【关键词】:哮喘 ILC2s Rac1 EHT1864 细胞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62.25;R-332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24
- 1.1 哮喘与免疫失衡14-16
- 1.1.1 哮喘的发生14-15
- 1.1.2 IL-33参与哮喘的发生15-16
- 1.2 ILC2细胞16-18
- 1.2.1 ILC2细胞的特点与功能16-17
- 1.2.2 ILC2细胞与哮喘17-18
- 1.3 Rac118-21
- 1.3.1 Rac1的特点与功能18-19
- 1.3.2 Rac1与哮喘19-20
- 1.3.3 Rac1的抑制剂EHT186420-21
-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方法、实验设计方案及意义21-24
- 1.4.1 研究目的21-22
- 1.4.2 研究方法22
- 1.4.3 实验设计22-23
- 1.4.3.1 研究思路22
- 1.4.3.2 技术路线22-23
- 1.4.4 实验研究意义23-24
- 第二章 OVA哮喘模型的建立与鉴定24-32
-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24-26
- 2.1.1 实验动物24
- 2.1.2 主要试剂24-25
- 2.1.3 主要溶液配制25
- 2.1.4 主要仪器25-26
- 2.2 试验方法26-29
- 2.2.1 小鼠OVA哮喘模型的建立26
- 2.2.2 炎症标本采集操作步骤26-28
- 2.2.3 肺组织切片HE染色28
- 2.2.4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上清中OVA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28-29
- 2.2.5 统计学分析29
- 2.3 实验结果29-31
- 2.3.1 哮喘小鼠的表现29
- 2.3.2 小鼠肺组织切片病理改变29-30
- 2.3.3 小鼠血清OVA-IgE和总IgE30-31
- 2.4 讨论31-32
- 第三章 哮喘小鼠Rac1以及ILC2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32-45
-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33-34
- 3.1.1 实验仪器33
- 3.1.2 实验试剂和材料33-34
- 3.1.3 实验溶液配制34
- 3.2 实验方法34-38
- 3.2.1 免疫荧光检测支气管Rac1表达34-35
- 3.2.2 各标本总RNA的提取35
- 3.2.3 将RNA逆转录合成CDNA35-36
- 3.2.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36-37
- 3.2.5 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RNA水平37
- 3.2.6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和灌洗液上清IL-5、IL-13和IL-33蛋白水平37-38
- 3.2.7 统计学分析38
- 3.3 实验结果38-43
- 3.3.1 支气管Rac1免疫荧光蛋白表达水平38-39
- 3.3.2 肺组织、外周血、肺泡灌洗液中Rac1的mRNA表达39-40
- 3.3.3 哮喘模型组ILC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40-41
- 3.3.4 肺组织中Rac1与ILC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41-43
- 3.4 讨论43-45
- 第四章 Rac1抑制剂EHT1864对ILC2s特征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45-54
-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46-47
- 4.1.1 实验仪器46-47
- 4.1.2 实验试剂和材料47
- 4.1.3 实验溶液配制47
- 4.2 实验方法47-48
- 4.2.1 抑制剂EHT1864在模型中的使用47
- 4.2.2 免疫荧光检测支气管Rac1表达47
- 4.2.3 肺泡灌洗液,小鼠眼球外周血的分离47-48
- 4.2.4 各标本RNA的提取,逆转录,引物的设计与合成48
- 4.2.5 提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48
- 4.2.6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个标本各基因mRNA水平48
- 4.2.7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灌洗液上清,,血清中细胞因子蛋白水平48
- 4.2.8 统计学分析48
- 4.3 实验结果48-52
- 4.3.1 小鼠支气管免疫荧光Rac1抗体染色48-50
- 4.3.2 小鼠肺组织、外周血中Rac1 mRNA的改变50
- 4.3.3 小鼠肺组织HE染色50-51
- 4.3.4 小鼠肺组织中IL-33 mRNA水平以及血浆、肺泡灌洗液IL-33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51-52
- 4.4 讨论52-54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54-56
- 5.1 主要结论54
- 5.2 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63
- 致谢63-65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与待发表的文章65-66
- 英文缩写索引66-67
- 图标清单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梅;沈朝斌;陆磊;夏尤佳;谢匡成;;小鼠哮喘模型肺部白介素17和白介素6的表达[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9期
2 梁成结,陈江华,刘金保,罗灿峤;建立豚鼠哮喘模型的一种新方法[J];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3 李良昌;李宜丹;金东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哮喘模型小鼠的抗肺部炎症作用[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年03期
4 王桂兰;鲁继荣;;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对哮喘模型炎症机制的抑制作用[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年03期
5 林敏娟;刘晓妍;马洪明;刘升明;;小鼠哮喘模型颈静脉-结状神经节内参基因的筛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年04期
6 杜捷夫,崔德健,田东华,郭英江,吕国平;哮喘患者和哮喘模型血浆及肺组织中一氧化氮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7年12期
7 杜云鹏;动物哮喘模型的DNA反义治疗[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7年04期
8 金美玲,蔡映云,任涛,郑玲洁;草分支杆菌疫苗治疗哮喘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2年06期
9 许淑云;徐永健;张珍祥;倪望;陈士新;;核因子κB在蛋白激酶C诱导哮喘模型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11期
10 姜洪芳;白雪;王佳贺;;吸烟与戒烟对哮喘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华琼;王娇莉;沈华浩;;不同致敏和激发时间对哮喘模型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黄华琼;王娇莉;沈华浩;;不同致敏和激发时间对哮喘模型的影响[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静;李玉琴;;哮喘模型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及受体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范欣生;童黄锦;王露;顾鹏程;许惠琴;;一种病毒性哮喘模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张英兰;吴银根;;咳喘落对小鼠哮喘模型嗜酸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蒋萍;郑洪;戴嗣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重建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刘畅;刘先胜;徐永健;赵建平;杨丹蕾;熊维宁;谢敏;;ERK信号通道在慢性哮喘模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文嘉;赵海金;董航明;宋甲富;;活性维生素D对甲苯二异氰酸酯哮喘模型气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苏斌哠;倪殿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小鼠哮喘模型树突细胞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邓昱;刘恩梅;;IL-12+重组卡介苗新生期接种调节小鼠Th17/Th1平衡对实验性哮喘模型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小鼠哮喘模型中IL-25和IL-33对气道结构和功能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晓狄;TLR2在小鼠哮喘模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马建新;1,25-二羟维生素D_3联合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小鼠哮喘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王桂兰;IL-4RA基因转染阻止了哮喘模型的炎症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英;咳喘宁对病毒诱发哮喘模型大鼠STAT6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邓昱;IL-12~+重组卡介苗新生期接种干预实验性哮喘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胡作为;止哮平喘方对哮喘豚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8 杨君莉;口服Lal对正常新生鼠、成年鼠脾脏Th1/Th2平衡及诱导哮喘模型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9 卢珊;Th17细胞及IL-17A在哮喘模型小鼠气道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金华良;若干补肾与益气中药对大鼠哮喘模型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蕊;三拗汤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塑过程中TGF-β1及NGF指标的影响[D];辽宁医学院;2015年
2 徐芸芸;小鼠哮喘模型Rac1水平的改变及其与ILC2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D];江苏大学;2016年
3 魏s
本文编号:348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34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