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雷帕霉素诱导的细胞自噬在气道和肺部炎症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3 16:02

  本文关键词:雷帕霉素诱导的细胞自噬在气道和肺部炎症中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一部分细胞自噬在OVA诱导的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细胞自噬能降解细胞器和蛋白质,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细胞自噬与哮喘具有相关性,但是细胞自噬在哮喘中的作用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值得进一步探讨。[目的]建立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观察哮喘模型中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自噬在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中的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雌性BALB/c小鼠,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组)、哮喘组(OVA组)、雷帕霉素组(OVA+Rapa组)和氯喹组(OVA+CQ组)。雷帕霉素组(4mg/kg)和氯喹组(30mg/kg)在每次抗原激发前1小时进行腹腔注射。最后一次抗原激发后24小时内行肺组织HE染色和PAS染色分别观察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和粘液分泌;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BALF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L-4, IL-13, TGF-β和IFN-y的表达;Real-time RT-PCR检测肺组织MUC5AC mRNA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气道上皮细胞内自噬体;Real-time 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 mRNA和Atg7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内自噬标志蛋白LC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的表达。雷帕霉素和氯喹分别预处理哮喘小鼠,检测自噬指标的变化,探讨细胞自噬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OVA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病理见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和粘液分泌增多;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BALF中IL-4,IL-13和TGF-β表达显著升高,IFN-y表达显著下降;血清中IL-4和IL-13表达显著升高;肺组织MUC5ACmRNA表达明显增加。雷帕霉素和氯喹预处理显著改善OVA诱导的气道炎症和粘液分泌。透射电镜观察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中自噬体增加;Atg5mRNA和Atg7mRNA表达增加;自噬标志蛋白LC3-Ⅰ向LC3-Ⅱ转化增加。雷帕霉素预处理后细胞自噬水平增加。氯喹能够抑制自噬溶酶体的降解,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增加,细胞自噬水平增加。[结论]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中,气道炎症增加,雷帕霉素和氯喹可以缓解OVA诱导的气道炎症。OVA诱导细胞自噬水平增加,雷帕霉素和氯喹预处理后细胞自噬水平进一步增加。所以我们推测雷帕霉素和氯喹通过增加了OVA诱导的哮喘小鼠的细胞自噬而对哮喘发挥保护作用。我们的研究提示细胞自噬信号通路有望成为哮喘防治的靶点。第二部分细胞自噬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部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研究背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氧合功能严重障碍,表现为弥漫性肺浸润和呼吸窘迫的综合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细胞自噬能降解细胞器和蛋白质,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细胞自噬与ALI具有相关性,但是细胞自噬在ALI中的作用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值得进一步探讨。[目的]建立脂多糖(LPS)诱发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急性肺损伤中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自噬在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LPS经气管插管滴入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LPS组)、雷帕霉素组(LPS+Rapa组)和乙酰半胱氨酸组(LPS+NAC组)。LPS气道滴入24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总蛋白浓度和肺组织MPO活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BALF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检测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H2O2、MDA、SOD和’TAOC);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内自噬标志蛋白LC3及其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雷帕霉素预处理肺损伤小鼠,检测自噬指标的变化,探讨细胞自噬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LPS诱导小鼠肺组织HE染色表现为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受损,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和肺间质充血、水肿;BALF中细胞总数、总蛋白浓度和肺组织MPO活力增加;TNF-α和1L-1β的表达均明显升高;氧化应激指标增强(H2O2和MDA增加,SOD活力降低);透射电镜提示ALI时细胞自噬增强;Western blot显示LPS诱导肺组织内LC3-Ⅰ向LC3-Ⅱ转化增加,mTOR及P70S6磷酸化增强。雷帕霉素预处理增强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肺部炎症。[结论]雷帕霉素可以降低LPS诱导的ALI的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发挥保护作用。LPS诱导ALI时细胞自噬水平增加,雷帕霉素预处理后,细胞自噬水平进一步增加。ALI时mTOR及其主要下游蛋白P70S6活化,雷帕霉素有抑制其活化作用。我们推测雷帕霉素是通过mTOR信号通路增加LPS诱导的细胞自噬,降低了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发挥对ALI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细胞自噬 支气管哮喘 雷帕霉素 氯喹 气道炎症 细胞自噬 雷帕霉素 细菌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6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索引11-12
  • 引言12-15
  • 第一部分 细胞自噬在OVA诱导的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15-40
  • 前言15
  • 材料与方法15-28
  • 结果28-37
  • 讨论37-40
  • 第二部分 细胞自噬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部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40-59
  • 前言40
  • 材料与方法40-47
  • 结果47-56
  • 讨论56-59
  • 全文小结59-60
  • 参考文献60-64
  • 综述一64-75
  • 参考文献72-75
  • 综述二75-81
  • 参考文献78-81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会议摘要81-82
  • 致谢82-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国胜;贺桂泉;赵文君;;药物对细胞自噬性死亡的干预作用[J];天津药学;2011年03期

2 ;《现代细胞自噬分子生物学》出版[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3 ;《现代细胞自噬分子生物学》出版[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4 陈兰芳;肖亮;杨军平;;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功能[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年02期

5 李桂兰;闫华超;;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09期

6 王琦;苏舒;王立新;;胞内感染病原体与细胞自噬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7 ;《自然-细胞生物学》:蛋白抗癌与其诱导细胞自噬有关[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20期

8 汪昌丽;满娜;温龙平;;纳米材料诱导细胞自噬的效应及生物学功能[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9 钱帅伟;漆正堂;支彩霞;丁树哲;;抑癌基因p53与细胞自噬[J];生命的化学;2011年05期

10 马泰;孙国平;李家斌;;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赤;陈文捷;杨杨;李华;易述红;陈规划;;老年大鼠肝脏细胞自噬及其移植后改变[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刘杰民;纪云西;蒋历;黄贵华;郑超伟;郭超峰;;细胞自噬是探索中医药微观机制的新思路[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李康生;代剑平;;病毒感染与细胞自噬[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键;邓玉杰;张晓燕;吕鹏飞;徐俊;杨颖;宁光;;脂肪细胞自噬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意义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陈英;朴英杰;;人肝细胞自噬性凋亡的形态学观察[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杨键;邓玉杰;张晓燕;吕鹏飞;徐俊;杨颖;宁光;;脂肪细胞自噬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意义探讨[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赵颖;杨静;廖文娟;刘向宇;张辉;王杉;王冬来;冯京南;俞立;朱卫国;;胞浆中Fox01引起细胞自噬进而发挥抑制肿瘤的功能[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永;邹s舠

本文编号:446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446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