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的变化
本文关键词: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的变化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的变化,分析其数目变化与治疗疗效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按照入组标准纳入研究对象共57例,其中哮喘患者32例,健康志愿者25例,采集外周静脉血,将所采集的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后,用相应抗体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每100μL外周血上清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的数目。哮喘组在正规抗哮喘治疗(以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为主)3个月后再次抽取相同体积的静脉血,检测血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结果哮喘组治疗前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F=5.532 P=0.038;Z=-4.937,P=0.01),哮喘组治疗后与对照组间微粒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18,P=0.102)。对哮喘组进行亚组分析,微粒数目在哮喘过敏组和非过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1,P=0.677;t=0.006,P=0.952),在哮喘治疗后良好控制组与未控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6,P=0.046),Δ微粒与ΔFEV1、ΔFEV1%、ΔEos count、ΔFe NO、ΔACT呈线性相关(r=-0.558,P=0.01;r=-0.453,P=0.005;r=0.625,P=0.01;r=0.313,P=0.041;r=-0.399,P=0.012)。结论哮喘患者血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增多,治疗后微粒数目减少,动态监测血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有助于哮喘控制评估。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内科;
【关键词】: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微粒
【分类号】:R562.25
【正文快照】: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thma,简称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多种细胞参与其炎症过程,而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被认为是导致支气管黏膜损伤和功能障碍的重要炎症细胞[1]。微粒(microparticles,MPs)是细胞受到刺激活化或凋亡时从浆膜上脱落形成的直径为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秋萍;谢敏;熊盛道;刘先胜;朱晶;;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3期
2 张明菖;;嗜酸性粒细胞型白血病附一例报告[J];山西医学杂志;1963年02期
3 林炳炎 ,曾广培 ,李恩惕;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波动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65年04期
4 徐元章;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调节[J];山东医药;1981年12期
5 舒荣华;;抗嗜酸性粒细胞血清的制备[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1年02期
6 傅梅;孕激素对脾脏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3年03期
7 张北川;秦士德;;嗜酸性粒细胞和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8年02期
8 农乐跟;蒋少艾;;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9 纪玲;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离和纯化[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年04期
10 张勇,杨冬梅,张盛忠,刘红刚;标记嗜酸性粒细胞的组化染色方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焕吉;杨清然;尤海龙;张云峰;鲁继荣;;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王思勤;李英;朱敏;马希涛;张晓菊;;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唐金凤;周道银;陈慧英;李时英;唐古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佟红艳;钱靖;麦文渊;娄引军;;持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伴肝脏自发巨大血肿一例[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5 罗佛全;刘志刚;刘玉琳;龚十妹;严涛;;蛔虫变应原致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形态测量分析[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李颖能;饶沃明;赵子文;何绿茵;扬一言;黄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急性期血液嗜酸性粒细胞降低[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王成彬;;细胞固定在两种细胞联合培养研究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成彬;黄振国;李洛谊;叶伟基;林伟基;丛玉隆;;嗜酸性粒细胞与支气管上皮细胞相互活化诱导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雷霏;董震;;变应性疾病中水通道蛋白1在嗜酸性粒细胞迁移趋化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10 林进;徐立勤;徐丹怡;孙德本;;Churg-Strauss综合征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的测定[A];浙江省医学会2008年风湿病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传宝;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为何常增高[N];家庭医生报;2006年
2 王振坤;人体的血液防线之三[N];家庭医生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 李定国;肺炎:原是“蛔仔”作怪[N];大众卫生报;2005年
4 许关煜 李敏华;实验性哮喘药开辟治疗新纪元[N];医药经济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鸿鹄;肠道派氏结嗜酸性粒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黏膜免疫调控功能与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周宏斌;香烟烟雾暴露诱导的小鼠肺部损伤模型中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杨文钰;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向功能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分化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汪诚;膜连蛋白Ⅰ参与地塞米松上调A549细胞吞噬凋亡的嗜酸性粒细胞[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赵卫东;根除幽门螺杆菌及药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顾红英;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清然;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郭君;嗜酸性粒细胞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卢会秀;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巩静;白细胞介素18在卵清蛋白诱发的小鼠哮喘模型中对嗜酸性粒细胞肺内募集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丰艳;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D];蚌埠医学院;2015年
6 安方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模型小鼠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潘旭;人类CD34+造血干细胞向成熟嗜酸性粒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伍天爱;三伏穴位敷贴对哮喘模型大鼠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9 方文琦;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聚集与外周血中百分比的临床观察[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10 徐文娟;嗜酸性粒细胞阳性AECOPD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D];遵义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547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54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