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清化方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炎症机制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7-26 10:31

  本文关键词:清化方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炎症机制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重症肺炎 炎症因子 中药 MicroRNA


【摘要】: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综述一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高的死亡率。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病毒是其主要致病菌。各种评分如PSI、CPIS、CURB-6等及白细胞、C反应蛋白、乳酸、前降钙素原等检验指标常用来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情。血钠和血糖异常,血皮质醇水平及其他生物学指标如炎症因子、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前肾上腺髓质素、利钠肽、精氨酸加压素、内皮素、MicroRNA也有很好的判断和预测价值。2007年美国感染病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关于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是目前常用诊断标准。联合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方法,抗生素管控程序是应对抗生素耐药危机的重要策略,激素、他丁类药物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综述二中医治疗重症肺炎研究进展:重症肺炎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耐药菌的不断产生,中医药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主要从单味中药、中成药制剂、经典方加减、自拟经验方及辨证分型分期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都显示了有益的辅助治疗效果。中药辅助治疗在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氧合和循环、减轻临床症状等多个方面显示出积极的作用。针刺、穴位贴敷、灌肠、雾化吸入等治疗方法及用药途径的尝试,拓宽了中医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范围。但现有研究结果还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证实和发展。第二部分:理论探讨与经验总结重症肺炎的中医理论探讨及临床经验总结:重症肺炎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范畴。痰、热、毒、瘀、虚是其病理要点,气机升降失常是其主要病理机制,痰热壅肺证是重症肺炎患者的常见证型。清化方是在中医“气机升降理论”及薛伯寿教授“调畅气机”学术思想指导下,将《伤寒论》经方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与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经验相结合,三方加减化裁而成。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也证实,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升降散单方及其组成药物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临床以其宣肺平喘、清热化痰,升清降浊之效,促进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逆乱之肺气恢复正常宣发肃降之功能。第三部分:临床研究清化方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目的:评价清化方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安门医院ICU收治的符合入选条件的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清化方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化方水煎剂口服或鼻饲,日二次给药),治疗3天。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第0天)的基线指标: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评分(CPIS、PSI、APACHEⅡ)、肺炎类型(CAP, HAP)、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COPD, CRF)、合并症(呼吸衰竭,ARF,肝功能异常,低白蛋白血症,休克)、临床治疗[抗感染药物应用种类,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种类,氧疗方式,呼吸机应用种类、模式和参数(Ppeak, PEEP),营养治疗方式,其他支持治疗(输血,输白蛋白,糖皮质激素,CRRT)】、|临床表现[生命体征,痰液(颜色,粘稠度,量)]、辅助检查(痰培养,血常规,肝肾功,CTNI,CRP, LC, PCT, PaO2/FiO2)的差别。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的CRP、CPIS评分、PSI评分的差别。次要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的痰液(颜色,粘稠度,量)、体温、血常规、LC、PCT、 PaO2/FiO2的差别;②比较两组患者ICU病死率、ICU住院日、呼吸机应用时间的差别。结果:(1)入选患者65例,对照组33例,清化方组32例。(2)两组患者第0天基线指标:性别、年龄、肺炎类型、评分(CPIS、 PSI、APACHE Ⅱ)、基础疾病、合并症、临床治疗、临床表现均无统计学差异,辅助检查中痰培养、血常规、肝肾功、CTNI、CRP、LC、PCT两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aO2/FiO2清化方组低于对照组(165±48mmHg vs 207±84mmHg,p=0.028).(3)主要评价指标:治疗3天后,清化方组CRP明显低于模型组(57±47mg/L vs 81±46mg/L,p:0:033).清化方组CPIS. PSI评分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21.8±31.2分vs 154.2±_32.2分,p=0.000;3.8±1.2分vs 5.0±1.5分,p=0.001)。(4)次要评价指标:①治疗3天后,与对照组比较,清化方组患者痰液粘稠度降低,痰量减少。清化方组LC低于对照组(1.47±0.6mmol/L vs 1.93±0.86mm01/L,p=0.046).清化方组第3天Pa02/Fi02较第0天明显升高(223±60mmHg vs 165±48mmHg,p=0.000),对照组第3天Pa02/Fi02较第0天无明显变化(216+79mmHg vs 207±84 mmHg,p=0.638).两组患者体温、血常规(WBC,NEUT,PLT).P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清化方组ICU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1.9% vs 51.5%,p=0.020),两组患者ICU住院日及呼吸机应用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化方可能在抑制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组织灌注、减少痰量、降低痰粘稠度,改善氧合和病情方面有积极作用,早应用可能会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第四部分:实验研究清化方治疗重症肺炎的炎症机制探索目的:观察重症肺炎大鼠肺组织细菌学、血清和肺组织炎症因子、肺组织TLR4/MyD88/NF-κ B通路基因和MicroRNA146a, MicroRNA155的变化,从炎症方面探索清化方治疗重症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8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8只,其余各组每组15只。以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气管注入方法制造重症肺炎大鼠模型。造模术后24小时开始给药,各中药组三种不同浓度清化方灌胃,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等量蒸馏水灌胃,西药组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腹腔注射,其余各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容积均为10m1/kg/d,日二次给药,连续治疗3天。观察治疗3天后(术后96h)大鼠存活率、行为学、体温、血常规、肺组织细菌学及血清和肺组织炎症因子(IL-1 β, IL-6, IL-8, IL-10, TNF-α)、肺组织TLR4/MyD88/NF-κ B通路基因和MicroRNA146a, MicroRNA155的表达。结果:(1)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西药组存活大鼠多于模型组,高剂量中药组存活大鼠少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差异。(2)造模术后96h,模型组、各治疗组肺组织菌落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西药组肺组织菌落计数最低,但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3)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西药组血清IL-1β、IL-6、IL-8、IL-10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各治疗组血清TNF-α略低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西药组肺组织IL-1 β、IL-10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中剂量中药组肺组织IL-6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各治疗组肺组织IL-8、TNF-α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西药组肺组织TLR4基因表达均有明显减低(3.70±1.42×10-3vs 0.74±0.37×10-3、0.92±0.96× 10-3、0.45±0.14×10-3、1.47±0.74× 10-3,p=0.000、0.001、0.038、0.045)。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肺组织IRAKI基因表达有明显减低(4.49±2.5310-8、5.44±5.03×10-8、2.24±2.29× 10-8 vs 21.73±8.99 × 10-8,p=0.028、0.001、0.02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肺组织TRAF6基因表达均有所减低,但无统计学差异。中剂量中药组、西药组肺组织MyD88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3.85±1.36×10-5、10.32±3.04× 10-5 vs 35.65±25.80×10-5,p=0.001、0.000)。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肺组织NF-κB基因表达均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西药组肺组织MicroRNA 146a、MicroRNA155表达均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清化方可影响重症肺炎大鼠病情,上调MicroRNA146a、 MicroRNA155的表达,下调TLR4/MyD88/NF-κ 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血清和肺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IL-10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清化方治疗重症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重症肺炎 炎症因子 中药 MicroRNA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63.1
【目录】:
  • 中文摘要6-10
  • ABSTRACT10-16
  • 英文缩略词16-18
  • 前言18-1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9-30
  • 综述一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19-23
  • 1 诊断19-21
  • 2 治疗21-23
  • 综述二 中医治疗重症肺炎研究进展23-30
  • 1 单味中药23
  • 2 中成药制剂23-25
  • 3 经典方化裁25-26
  • 4 经验方26
  • 5 辨证分型分期治疗26-27
  • 6 其他方法27-30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及经验总结30-46
  • 1 中医对重症肺炎的认识30-32
  • 2 薛伯寿教授“调畅气机”学术思想及其对重症肺炎治疗的指导价值32-34
  • 3 薛伯寿教授病案举例34-41
  • 4 重症肺炎经验方(清化方)的来源41-44
  • 5 重症肺炎经验方(清化方)之方义分析44-46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清化方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46-67
  • 1 研究对象46-48
  • 2 研究方法48-49
  • 3 结果49-63
  • 4 讨论63-66
  • 5 结论66-67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清化方治疗重症肺炎的炎症机制探索67-93
  • 1 材料67-70
  • 2 方法70-72
  • 3 结果72-85
  • 4 讨论85-92
  • 5 结论92-93
  • 结语93-94
  • 参考文献94-115
  • 论文创新点115-116
  • 附录116-120
  • 致谢120-121
  • 个人简历121-122
  • 附件122-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明文;江瑜;;益肺清化颗粒治疗晚期肺癌30例[J];光明中医;2009年09期

2 陈四清,陶夏平;清化调养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J];江苏中医药;2004年06期

3 任文肖;徐夏婷;徐隽斐;顾逸梦;陶枫;姚政;陆灏;沈远东;;清化方改善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2期

4 卞国本;刘宏波;沈瑞兴;钱育寿;;宣肃清化法治疗小儿肺炎[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5 陶枫;徐夏婷;姚政;沈远东;陆灏;;清化方改善代谢综合征人群氧化应激水平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3期

6 张富永;刘宏杰;陈建杰;;陈建杰妙用茵栀清化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J];河南中医;2013年06期

7 周继武,卢丙辰,李成文,刘锁超,成德方;清化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年01期

8 李斐斐;崔一鸣;陈璐;黄凡;周斌;;益肺清化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9期

9 张新建;清化蠲痹合剂辅佐治疗儿童类风湿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03年10期

10 沃慧琴;要全保;;清化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炜宁;曾庆明;周晓;陈旭;吴智兵;;清化消瘀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糖氧化修饰过程的影响[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曾庆明;张炜宁;周晓;吴智兵;;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清化消瘀方干预作用研究[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柯晓;陈锦团;张歆;方文怡;杨春波;彭军;陈友琴;THOMASJ.SPEERRA;;清化肠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肠上皮细胞NF-κB激活的抑制作用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唐福康;杨春波;胡光宏;;清化灭幽胶囊加西药二联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秦秋;抗癌药益肺清化颗粒研制成功[N];健康报;2006年

2 白河;益肺清化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记者 陈伟华;黄岩北城街道实现垃圾日清化[N];台州日报;2006年

4 卢华;固护后天 益肺清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记者 李颖;治疗肺癌国家级新药推出[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大兴;清化方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炎症机制的探索[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2 洪兵;清化瘀热方干预糖尿病心肌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念昭;清化固肾排毒方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歆;清化肠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实验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汤灵翼;清化瘀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王春燕;清化和胃片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575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575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e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