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miR-29b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抗纤维化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12 03:11

  本文关键词:miR-29b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抗纤维化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miR-29b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摘要】:前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出现在成人、局限于肺、进行性致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炎。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导致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可使细胞外基质蛋白(extracellular matrix,ECM)大量产生增多,导致ECM过度积聚,,肺泡结构破坏,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和肺功能受损。micro RNA-29b(mi R-29b)是一个与纤维化疾病紧密相关的mi RNA,在多器官脏器纤维化调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i R-29b可直接抑制多种胶原蛋白表达,参与包括TGF-β/Smad在内的多条与EMT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在ECM的异常积聚所导致的纤维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提示mi R-29b具有阻止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纤维化潜能。本研究通过将mi R-29b的类似物(mimic)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肺泡上皮细胞中,探讨上调mi R-29b表达对肺泡上皮细胞中EMT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1.体外培养人胚肺泡上皮细胞2.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mi R-29b表达水平,以及细胞上皮(E-cad)和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和COL1A1)的m RNA表达水平3.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mad3蛋白及其磷酸化(p-Smad3)的表达,以及细胞上皮(E-cad)和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和COL1A1)的蛋白表达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实验数据均以SX±表示,各组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GF-β1诱导组细胞由正常的鹅卵石形或多角形转变为梭形、纺锤形,细胞间连接变松散,呈现间充质细胞形态;mi R-29b转染组细胞形态对比TGF-β1诱导组细胞形态有明显改变,呈现类似鹅卵石形或多角形上皮形态,而NC组细胞形态仍呈间充质细胞形态,对比TGF-β1诱导组无明显变化。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诱导组E-cad m RNA表达显著下降,α-SMA和COL1A1 m RNA表达显著升高,提示经TGF-β1诱导发生EMT。与TGF-β1诱导组比较,mi R-29b转染组转染mi R-29b mimic 48h后,mi R-29b表达升高(P0.05)。E-cad m RNA表达升高,α-SMA和COL1A1 m RNA表达下降,对比TGF-β1诱导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C组E-cad、α-SMA和COL1A1 m RNA表达无明显变化,对比TGF-β1诱导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诱导组的E-cad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磷酸化Smad3蛋白(p-Smad3)、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提示经TGF-β1诱导发生EMT;与TGF-β1诱导组比较,mi R-29b转染组的E-cad蛋白表达增高,p-Smad3、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减少,对比TGF-β1诱导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C组E-cad、p-Smad3、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对比TGF-β1诱导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 R-29b表达水平上调,可对发生EMT的IMR-90细胞中TGF-β/Smad信号通路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显示了mi R-29b具有抗纤维化潜能。
【关键词】:miR-29b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63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英文缩略词11-12
  • 1 前言12-15
  • 2 实验材料15-20
  • 3 实验方法20-28
  • 4 结果28-33
  • 5 讨论33-38
  • 6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3
  • 综述43-65
  • 参考文献57-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艳;王皓;杨再兴;仲人前;;上皮间质转化在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年08期



本文编号:834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834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f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