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CD8α~-DC抑制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研究
本文关键词: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CD8α~-DC抑制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血吸虫 过敏性哮喘 树突状细胞 IL- 调节性T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感染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亚型对过敏性哮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ACS方法从SJ感染鼠脾脏中提取CD8α+DC(SJCD8α+DC)和CD8α-DC(SJCD8α-DC),分别过继转移给BALB/c小鼠,并用OVA诱发哮喘(SJCD8α+组和SJCD8α-组),以正常组(Normal组)和单纯诱发哮喘组(Asthma组)作为对照。取各组小鼠肺组织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qRTPCR检测SJCD8α+DC和SJCD8α-DC中IL-12和IL-10mRNA水平,以正常鼠CD8α+DC(NCD8α+DC)和正常鼠CD8α-DC(NCD8α-DC)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DC过继转移组过敏性哮喘被抑制,其中SJCD8α-组的抑制效果强于SJCD8α+组。SJCD8α-DC IL-10mRNA表达水平高于SJCD8α+DC(P0.05)。并且,SJCD8α-组的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JCD8α+组(P0.01,P0.01)。SJCD8α-DC和SJCD8α+DC的IL-10mRNA水平分别为1.73±0.24和1.03±0.03(GAPDH%)。SJCD8α-组和SJCD8α+组的BALF IL-10蛋白水平分别为411.21±6.38pg/ml和202.88±25.30pg/ml,两组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蛋白水平分别为841.53±7.75pg/ml和254.16±21.46pg/ml。结论过继转移SJCD8α-DC可能通过高表达IL-10抑制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过敏性哮喘 树突状细胞 IL- 调节性T细胞
【分类号】:R562.25
【正文快照】: 过敏性哮喘是儿童至成人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哮喘发起组织(GINA)资料表明,近20多年来,全球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其发病率增加的原因较为复杂,但相关数据显示环境和个人卫生与过敏性疾病相关联,如血吸虫、蛲虫、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率与过敏性哮喘的患病率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胜,刘志英,貌国荣;白细胞介素—10与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李苹;粉尘螨口含疫苗治疗过敏性哮喘个案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1年02期
3 王金德,许以平,曹兰芳,姚苏航,尹洪云,汪玮弛;过敏性哮喘患者蟑螂抗原皮肤反应性调查[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柏占英,任竹英;地震与过敏性哮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5 吕瑞英;口服大青叶片引起重度过敏性哮喘1例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2002年03期
6 ;过敏性哮喘的新疗法[J];中国医刊;2004年07期
7 岳伟,金晓滨,潘小川,丁剑;室内甲醛与成人过敏性哮喘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8期
8 岳伟,潘小川,丁剑;成人过敏性哮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8期
9 江涛;;奥马佐单抗可改善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J];国外医学情报;2006年05期
10 高扬;王立群;周长玉;许潇天;孔祥茜;林嘉友;高歌;;口服卡介菌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光辉;祝戎飞;王忠喜;黄爱霞;李文静;陈欢;张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黄旭文;;87例过敏性哮喘脱敏治疗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海淼;隋晓丹;;过敏性哮喘的预防及调护[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曹加;;食物过敏性支气管哮喘[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才;忻晓晶;;过敏性哮喘的三维治疗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王健;张军;龙宪连;蔡刚;沈茜;;重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融合蛋白治疗过敏性哮喘病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潘频华;曹足;王展;夏清;;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自噬观察以及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干预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刘惠青;汤雪璐;闫爱英;杨文兰;;540例过敏性哮喘脱敏治疗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陈进凡;黄仕君;柳渊洁;;111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程相铎;梅海豫;胡光荣;;口服螨液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涛;过敏性哮喘对后代有影响吗[N];民族医药报;2008年
2 蒲昭和;过敏性哮喘常见致病因素[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余宁宁;治疗过敏性哮喘有新手段[N];健康报;2006年
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教授 迟春花;过敏性哮喘:八成对螨虫过敏[N];大众卫生报;2007年
5 孙和;过敏性哮喘的诊断与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6 北京同仁医院 赵岩;过敏性哮喘:脱敏治疗可痊愈[N];健康时报;2006年
7 陆志城;抗过敏性哮喘Omalizumab有效[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陶晨;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霞;干扰素调节因子4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12年
2 赵杨;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17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09年
3 王健;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重组蛋白的研制及其在过敏性哮喘炎症中的治疗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马礼兵;ANP信号调控CD4~+T细胞及其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刘建华;Cd300If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东;细菌内毒素免疫调节过敏性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金霞;日本血吸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3 黄莉;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在小鼠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5年
4 温冬青;用IgE受体结合位点多聚抗原肽抑制小鼠过敏性哮喘[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韩洁;尘螨疫苗对过敏性哮喘疗效与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赵琳;五肽化合物CMS010.26对过敏性哮喘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黄红东;粉尘螨对过敏性哮喘患者气道CD_4~+CD_25~+T细胞的募集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8 沈小英;重组德国小蠊变应原Bla g 2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与机理[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98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89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