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30 04:3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促造血作用。方法选取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并复制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干预组取正常同源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IL-2、GM-CSF等作用下培养48h后进行尾静脉输注(模型复制第1、2、4及6天),模型组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全部小鼠分别于模型复制第7、14、21及28天断尾采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于模型复制第28天或濒死时处死小鼠,计数骨髓有核细胞(粒系、红系、淋巴细胞比例及巨核细胞数),检测外周血CD3+CD4+(T辅助细胞、Th细胞)、CD3+CD8+(T抑制细胞、Ts细胞)及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s)细胞比例,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30(1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模型复制
1.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
1.4 细胞输注
1.5 观察指标及结果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2.2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2.3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的影响
2.4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
2.5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表达观察[J]. 钟敏,苏群豪,胡敏,徐璐,陶石. 山东医药. 2019(09)
[2]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研究[J]. 詹昱,陈玲珍,曲佳,谭雪芳,冯可欣,巫进明,杨郁青,谭明珠,罗英,杨德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1)
[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h17、CD4+ CD25+ Treg细胞的免疫应答研究[J]. 王娜,张虹,苏津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19)
[4]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49例长期随访[J]. 陈玲珍,陈嘉榆,余卫,巫进明,詹昱,冯可欣,杨德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1(03)
[5]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细胞治疗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 刘薇薇,陈嘉榆,余卫,杨志前,杨德懋,张程,刘移民.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0(01)
[6]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的变化[J]. 何广胜,邵宗鸿,和虹,刘鸿,白洁,施均,曹燕然,涂梅峰,孙娟,贾海蓉,杨崇礼.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4(10)
[7]免疫介导小鼠再障模型方法的改进[J]. 赵忻,汪明春,廖继东,林晨,马秀君,江振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06)
本文编号:3372079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30(1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模型复制
1.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
1.4 细胞输注
1.5 观察指标及结果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2.2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2.3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的影响
2.4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
2.5 细胞输注对再障小鼠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表达观察[J]. 钟敏,苏群豪,胡敏,徐璐,陶石. 山东医药. 2019(09)
[2]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研究[J]. 詹昱,陈玲珍,曲佳,谭雪芳,冯可欣,巫进明,杨郁青,谭明珠,罗英,杨德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1)
[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h17、CD4+ CD25+ Treg细胞的免疫应答研究[J]. 王娜,张虹,苏津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19)
[4]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49例长期随访[J]. 陈玲珍,陈嘉榆,余卫,巫进明,詹昱,冯可欣,杨德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1(03)
[5]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细胞治疗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 刘薇薇,陈嘉榆,余卫,杨志前,杨德懋,张程,刘移民.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0(01)
[6]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的变化[J]. 何广胜,邵宗鸿,和虹,刘鸿,白洁,施均,曹燕然,涂梅峰,孙娟,贾海蓉,杨崇礼.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4(10)
[7]免疫介导小鼠再障模型方法的改进[J]. 赵忻,汪明春,廖继东,林晨,马秀君,江振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06)
本文编号:3372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37207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