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远外侧入路中枕髁相关解剖学参数的CT影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9 16:56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枕髁相关解剖学参数的CT影像测量,为远外侧入路手术中枕髁的处理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资料库中335例正常成人头颈CTA影像资料,应用Mimics软件对枕髁进行三维重建后,在图像下面观标出:枕骨大孔前缘中点(A)、枕骨大孔后缘中点(B)、枕髁后缘和枕骨大孔后缘交点(C)、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中点(D)等定位点,分别测量枕髁两侧A、B点连线与A、C点连线的夹角(∠α),A、B点连线与A、D点连线的夹角(∠β),CD两点之间的长度,枕髁前后径长度,以及∠β和∠α差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侧别间上述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 335例正常成人两侧合计检测结果:∠α为32.49°~52.18°(42.06°±3.25°)、∠β为43.62°~73.48°(58.51°±5.37°),∠β和∠α差值为7.42°~30.10°(16.45°±4.07°);CD长度为6.18~13.08(8.94±1.33)mm;枕髁前后径长度为16.12~27.71(21.57±2.17) mm。枕髁左侧、右侧∠α为42.12°± 2.8... 

【文章来源】: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25(03)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枕髁和经颈静脉突方向远外侧入路手术路径的虚拟现实解剖研究比较[J]. 钱增辉,汤可,刘爱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 (04)
[2]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J]. 张占权,潘建勋,马宝瑞,赵志宏,王磊,雷振伟,张培军,施铭岗,佟小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 (02)
[3]枕骨髁的分型及其意义[J]. 李仕,柴瑜,曾广南,梁善皓,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3(01)
[4]远外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探讨(附11例报告)[J]. 刘佳,陈治标,王军民,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06)
[5]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 王舜尧,程宏伟,冯春国,徐培坤,李长元,仰鹏志,王毅.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1(05)
[6]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在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米那瓦尔·阿不都热依木,王海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 (01)
[7]枕骨髁的磨除与颅颈部稳定性关系的临床研究[J]. 张士刚,王继跃,张利勇,邢涛,林凯,刘卫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11)
[8]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相关解剖标志的显微解剖学研究[J]. 刘亮,陈礼刚,官明,夏祥国,王永刚,冯忠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18)
[9]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 董月青,余新光,王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7(04)
[10]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前方及外侧肿瘤[J]. 周晓平,岳志建,胡小吾,候炯,王来兴,熊剑,倪宝英.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3(03)



本文编号:3392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392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