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心理痛苦在心理扭力与大学生自杀行为风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2-01-04 22:12
  1研究背景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最新数据(2018年)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达80万左右,几乎每40秒就有一个人因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4%,在15-29岁人群死因中,自杀居于第二位。在中国,自杀是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死因,占全部死亡的19%。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率及自杀意念率高于一般人群,在大学生死亡原因中,自杀居于首位。关于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社会、生理、心理因素可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但是自杀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不是由单一要素引起而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引起的一种病态行为。张杰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学因素和心理病理学因素相结合的自杀扭力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扭力不同于压力。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感觉到压力,而扭力是指一个人无法放弃至少两个冲突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并由此体验到的内心挣扎与痛苦。张杰认为,不调和的压力(即扭力)在其导致自杀的过程中可受到心理病理学因素(如:绝望、抑郁、焦虑等)的干预或强化。Shneidman在总结他40多年的自杀研究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自杀是由心理痛苦导致的。这里所说的心理痛苦是指由于受伤、内疚、苦恼、绝望...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与建议
优势与局限性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 张钦恺,荆喆.  报刊荟萃. 2018(02)
[2]心理痛苦量表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 杨丽,陈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3)
[3]大学生自杀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J]. 郭乐倩,潘子赟,李继超,贾茜,张欣,黄俊平.  中国学校卫生. 2016(12)
[4]高校新生心理扭力情况调查研究[J]. 裴敏俊,吴多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5]基于bootstrap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J]. 张涵,康飞.  统计与决策. 2016(05)
[6]人际需求问卷中文版测评大学生样本的效度与信度[J]. 李晓敏,辛铁钢,袁靖,吕丽霞,陶佳雨,刘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4)
[7]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J]. 杜睿,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8)
[8]2013年山东省内3所大学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与心理扭力的关系[J]. 董炳刚,冯春明,孙士华,贾存显.  预防医学论坛. 2015(06)
[9]激素与自杀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 张文超,贾存显.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07)
[10]中介效应分析:原理、程序、Bootstrap方法及其应用[J]. 陈瑞,郑毓煌,刘文静.  营销科学学报. 2013(04)

硕士论文
[1]“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D]. 贾丽娟.华南理工大学 2013
[2]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策略研究[D]. 朱彤.浙江师范大学 2011
[3]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D]. 史玉军.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 王滔.西南师范大学 2002
[5]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 王静.安徽医科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69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569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