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表型和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15:12

  本文关键词: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表型和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一章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表型变化的研究目的初步探索白念珠菌在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出现的表型改变。方法选用6株同一来源的在体内氟康唑长期作用下耐药性逐渐增强的一组白念珠菌(编号分别为Ca1、2、5、8、14、17,其中Ca1为用药前),进行形态学研究、菌丝形成实验、表面疏水性(CSH)实验以及絮凝实验,探索白念珠菌在体内获得性耐药这一过程中形态结构、菌丝形成能力、黏附性的变化。结果实验菌株的形态和超微结构以及细胞间的黏附能力未见明显改变。除Ca17外,Ca2、5、8、14的菌丝形成率和CSH值都明显比用药前的敏感株Ca1高。结论实验菌株的菌丝形成能力、与宿主或非生命基质间的黏附能力在获得性耐药的过程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改变的确切机制和意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二章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药物敏感性变化的研究第一节 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研究目的对实验菌株进行生物膜构建及结构观察,并比较在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方法用24孔组织培养板构建第一章所用6株菌的生物膜,在不同的培养时间(2、4、8、12、24h)置于倒置显微镜下对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进行观察;生物膜成熟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比较各菌株生物膜形成情况;用甲基四氮盐(XTT)减低法评价生物膜生长过程中活力的变化。结果实验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根据生物膜形成能力的不同,可将实验菌株分为:形成能力弱(用药前的敏感株和用药后耐药程度最高的菌株)和形成能力强(两者之间的4株菌,可理解为敏感和高度稳定耐药之间的过渡状态)两组。结论在获得性耐药这一进程中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可能在对抗药物选择性压力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二节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变化的研究目的比较在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悬浮状态菌与生物膜状态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参照CLSI-M27-A3法推荐的酵母菌微量液基稀释法对浮游状态菌株进行常用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在96孔组织培养板中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模型,参照Pierce的生物膜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实验菌株在浮游状态对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均维持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MIC值呈梯度性增高,其中Ca17对三种唑类药物均耐药。所有实验菌株在形成生物膜后,对氟康唑呈高度耐药,对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性也显著增加,两性霉素B可在较高浓度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生物膜仍维持敏感。结论在获得性耐药形成过程中,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逐渐下降。与游离状态相比,生物膜对药物的抵抗性更强。唑类药物耐药程度增加最明显;两性霉素B在较高浓度可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但其副作用大,临床应用受限;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杀伤作用较强,可作为临床抗白念珠菌生物膜感染的一线药物。第三章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实验菌株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目的研究白念珠菌在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对第一章所用6株株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比较亲本和MIC值最高的菌株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以及随MIC逐渐升高有显著改变的基因;进行相关基因的功能注释及生物学通路分析等研究。结果Ca17与Cal相比,共有55条基因表达差异明显,其中有49条基因表达明显上调,6条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上调幅度最大的是MDR1,其次是CDR1、CDR2等。首次发现在用药前后出现明显改变的基因有HWP1、GLX3、GEF2、 HSL1、MEWD9、OYE32、RPS19A、HST6、NAD4、NAD5、NAD4L、PGA31、GST3等。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多与耐药和氧化应激相关。随MIC逐渐升高有相关关系改变的基因共有655条,其中显著改变的有303条,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代谢有关的功能和生物通路上。结论白念珠菌获得性耐药的最终形成是多个基因在不同时段通过不同的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药物外排泵表达的增加对最终高度耐药性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药物诱导可导致菌株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物发生变化,而改变原有的代谢过程可能是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白念珠菌 获得性耐药 表型 生物膜 转录组测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79.4
【目录】:
  • 中文摘要11-13
  • 英文摘要13-16
  • 前言16-18
  • 参考文献17-18
  • 第一章 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表型变化的研究18-28
  • 1. 实验材料18-20
  • 1.1. 实验菌株18
  • 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配方18-20
  • 1.3. 主要仪器20
  • 2. 实验方法20-22
  • 2.1. 菌落形态以及光学显微镜镜下结构20-21
  • 2.2. 透射电镜观察菌株超微结构21
  • 2.3. 观察实验菌株的菌丝形成能力21
  • 2.4. 表面疏水性(CSH)实验21-22
  • 2.5. 絮凝实验22
  • 3. 实验结果22-25
  • 3.1. 观察菌落形态以及光学显微镜镜下结构22-23
  • 3.2. 透射电镜观察菌株超微结构23
  • 3.3. 比较实验菌株间的菌丝形成能力的差异23-24
  • 3.4. 表面疏水性(CSH)实验24-25
  • 3.5. 絮凝实验25
  • 4. 讨论25-27
  • 参考文献27-28
  • 第二章 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药物敏感性变化的研究28-43
  • 第一节 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研究28-36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28-29
  • 1.1. 实验菌株28
  • 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配方28-29
  • 1.3. 主要仪器29
  • 2. 实验方法29-30
  • 2.1. 白念珠菌生物膜制备29
  • 2.2. 倒置显微镜观察比较各菌株生物膜生长情况29-30
  • 2.3.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生物膜结构观察30
  • 2.4. 白念珠菌生物膜活力测定30
  • 3. 实验结果30-34
  • 3.1. 成熟白念珠菌生物膜外观形态30
  • 3.2. 倒置显微镜生物膜结构观察30-32
  • 3.3.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生物膜结构观察32-33
  • 3.4. 白念珠菌生物膜活力测定33-34
  • 4. 讨论34-35
  • 参考文献35-36
  • 第二节 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变化的研究36-43
  • 1. 实验材料36
  • 1.1. 实验菌株36
  • 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配方36
  • 1.3. 主要仪器36
  • 2. 实验方法36-39
  • 2.1. 生物膜形成用菌悬液制备37
  • 2.2. 96孔组织培养板生物膜制备37
  • 2.3. 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测定37-39
  • 3. 实验结果39-40
  • 3.1. 悬浮状态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39
  • 3.2. 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39-40
  • 3.3. 实验菌株对受试药物敏感性判读40
  • 4. 讨论40-42
  • 参考文献42-43
  • 第三章 实验菌株转录组测序和分析43-56
  • 1. 实验材料43-44
  • 1.1. 实验菌株43
  • 1.2. 试剂与仪器43-44
  • 2. 实验方法44-45
  • 2.1. RNA提取44
  • 2.2. 文库构建44
  • 2.3. 簇生成(TruSeq PE Cluster Kit v3-cBot-HS)44
  • 2.4. 上机测序(TruSeq SBS Kit v3-HS)44
  • 2.5. 数据分析44-45
  • 3. 实验结果45-50
  • 3.1. 过滤后的数据量45-46
  • 3.2. 测序数据与参照基因组比对46
  • 3.3. 用药前敏感株和用药后高度耐药株基因表达的差异46-47
  • 3.4. 相关性分析47-49
  • 3.5.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49
  • 3.6. 差异基因的生物学通路分析49-50
  • 4. 讨论50-54
  • 参考文献54-56
  • 全文小结56-58
  • 综述58-64
  • 参考文献62-64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64-65
  • 在读期间参与会议65
  • 在读期间参加培训65-66
  • 致谢66-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为国;黄敏;;白念珠菌粘附上皮细胞的机制[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年02期

2 庞传超,黄冰玉,崔绍山,李守柔;兼并复合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念珠菌和其它念珠菌[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5期

3 冯文莉;王艳青;奚志琴;杨静;张润梅;冀英;吴媛;贾晓强;;非白念珠菌和白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7期

4 谭宏月;陈丽华;皇幼明;钟彬;顾军;温海;;白念珠菌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年06期

5 侯幼红,王正文,王立新;白念珠菌致病方式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0年05期

6 张育华;;白念珠菌与临床[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7 赵敬军;;白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0年02期

8 牛云彤,李少平;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1期

9 王鲁,刁庆春,蒋戈,刘荣卿,钟白玉;白念珠菌保护性单抗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10 王英;白念珠菌粘附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云;谭升顺;马慧群;马韵琴;陈庆秀;;白念珠菌的毒力研究——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满旭;王惠平;;白念珠菌转录因子编码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黄广华;;白念珠菌有性生殖、形态发生及毒性的进化[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慧;徐宁;喻其林;程欣欣;邢来君;李明春;;钙细胞存活途径与白念珠菌的致病性[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阎澜;李妙海;曹永兵;高平挥;王彦;姜远英;;白念珠菌耐药新蛋白——交替氧化酶[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郭仁勇;;白念珠菌聚苯乙烯黏附增强基因1的研究进展[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线粒体功能在不同环境对白念珠菌生存及代谢的影响[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8 曾跃斌;;白念珠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在抗真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周万青;沈瀚;张之烽;张葵;;白念珠菌临床分离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景伟芳;王惠平;;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虹 雨净;微生物的是是非非[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搏;白念珠菌甘露多糖疫苗评价及白念珠菌侵入人内皮和上皮细胞动态观察[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贾淑琳;香莲方对耐药白念珠菌外排泵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高盈;口腔和阴道黏膜上皮细胞与白念珠菌相互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比较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徐大勇;白念珠菌质膜蛋白CaRch1对细胞质内钙离子稳态和耐药调控功能的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5 胡志德;miR-146a在白念珠菌引发的固有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6 刘泽虎;白念珠菌形态、胞壁多糖的结构及其免疫学活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7 唐宁枫;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8 王平;阴道念珠菌菌种及香莲方逆转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许懿;小檗碱与氟康唑协同抗耐药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李彩霞;阴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相关白念珠菌基因多态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艳红;HSP90抑制剂对白念珠菌刺激巨噬细胞分泌IL-23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段志敏;白念珠菌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固有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徐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白念珠菌抗菌效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4 严园园;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作用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潘彦卫;白念珠菌Sap与伊曲康唑耐药性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吕亚萍;白念珠菌ERG4基因突变/高表达与唑类药物耐药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晴;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锌簇转录因子Cap1、Mrr1对外排泵基因MDR1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牛理达;线粒体呼吸链相关基因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9 曹雪姣;法尼醇对白念珠菌cAMP-PKA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杨宇;基于代谢组学的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交叉耐药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体内获得性耐药进程中白念珠菌表型和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498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