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益生乳杆菌质粒抗生素抗性基因与其耐药性的相关性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06 07:01

  本文关键词:益生乳杆菌质粒抗生素抗性基因与其耐药性的相关性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乳杆菌 益生菌 抗生素敏感性 质粒


【摘要】:采用K-B药敏纸片法检测了5株具有潜在益生乳杆菌的耐药性,通过质粒消除,分析了菌株质粒与耐药性之间的联系,应用PCR确定了质粒决定的耐药基因。5株乳杆菌对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以及链霉素等7种抗生素普遍表现出抗性,但主要对四环素敏感。采用SDS与SDS-高温两种方法消除戊糖乳杆菌CH8的质粒后,菌株CH8表现出头孢噻吩和氯霉素敏感性。设计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blr、ECP-1569和nps-1以及氯霉素抗性基因cmlA、cat和cmlA1的引物进行PCR,与目的产物测序比对表明,戊糖乳杆菌CH8的质粒上含有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blr,该基因与其头孢噻吩抗性有关。该研究为探讨乳酸菌的抗药基因转移性提供了前期基础,有助于益生乳杆菌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乳杆菌 益生菌 抗生素敏感性 质粒
【基金】:十二五863计划(2011AA100902,2008AA10Z335) 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3B04)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10240)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3208161)
【分类号】:R371
【正文快照】: 益生菌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药品、乳制品、饲料等各个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FAO/WHO在《用于食品的益生菌安全性评价指导原则》中指出,未经评估的益生菌可能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其中,长期使用的益生菌所携带耐药基因的转移是人们所担忧的[1]。目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格日勒图;张延超;王艳霞;张和平;;几种食用乳酸菌内源性质粒DNA的普查、消除及其稳定性试验[J];中国乳品工业;2008年10期

2 娄恺,班睿,赵学明;细菌质粒的消除[J];微生物学通报;2002年05期

3 徐进;刘秀梅;杨宝兰;李志刚;姚景会;余冬敏;;中国常用益生菌菌种的耐药性研究[J];卫生研究;2008年03期

4 张丽芳;田洪涛;张玉兰;郭兴华;罗云波;;健康人体及保健品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抗药性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09年06期

5 张灼阳;刘畅;郭晓奎;;乳酸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5期

6 刘渠,白松涛,叶梅君,殷强仲;G~+球菌及G~-杆菌质粒消除方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海静;;鸡大肠杆菌计数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2 卫文强;吴润;刘磊;;四味中草药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3 朱壮春;陈阳;郝东升;王艳茹;马玉妹;曹向可;穆艮艮;李金坤;史相国;;用低龄动物制备高效价Et免疫血清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4 张董燕;季海峰;王四新;刘辉;王晶;单达聪;王雅民;;2株不同源罗伊氏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5 陈胜杰;陈欢;胡凌俊;曹献英;;MTT法在木醋杆菌活力检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6期

6 何伟;王中康;陈金华;李强;曹月青;殷幼平;;Bt杀虫基因在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内生优势菌中的转化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8年03期

7 王熙;萨娜;杨建国;田平芳;;两种消除Klebsiella pneumoniae重组型质粒的方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柳国霞;范丽平;霍贵成;;乳酸乳球菌的质粒消除[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9 李萍;黄翠峰;;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J];山东畜牧兽医;2010年09期

10 李哲;;1例幼儿感染淋病奈瑟氏菌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少枢;吴克刚;柴向华;李述日;;七种单离食用香料对食品腐败菌抑菌活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蔡芸;张寅英;刘哲元;王睿;;米诺环素和利福平对MRSA单用和联用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贾慧娜;罗海玲;;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BLs的基因检测与耐药性控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许飞利;我国食品工业常用益生乳酸菌菌种分型与溯源数据库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镇达;Pseudomonas putida ZWL73降解4-氯硝基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6年

4 邵铁娟;假单胞菌菌株HF-1的尼古丁代谢途径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贾开志;久效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酶基因的克隆[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黄军艳;苏云金芽胞杆菌拟步行甲亚种菌株YBT-1765的质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王秀青;六种天蚕素类基因工程抗菌肽的研制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华锋;从NF-κB、AQP4及T细胞免疫探讨温病湿热证的致病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雷湘;复方大黄素组合抗柯萨奇病毒和疱疹病毒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10 李少英;奶牛源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巧双;辅因子与内源质粒对维生素C发酵生产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0年

2 刘洪娜;蜜环菌饮料研制及其对小鼠免疫和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王玉真;几种天然呋喃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细菌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戴宗浩;南昌地区犬中耳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性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5 马驰;不同中药对3种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曲春鹤;辣椒根腐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作用效果的初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宋楠;马属抗菌肽Hepcidin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及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杨旭;修复多环芳烃复合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莉莉;橘小实蝇生殖系统细菌分子多态性及引诱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付乔芳;嗜水气单胞菌毒力特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奎明;王昌禄;陈铁涛;张虎成;陈薇;;乳酸菌食品级基因表达系统[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2 朱文明 ,张邦燮;医院感染的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9年03期

3 李国明,陈群,王胜春;淋病奈瑟菌流行菌株耐药性及R质粒的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01年05期

4 李平兰,潘伟好,吕艳妮,江志杰,马长伟,张篪;微生态制剂中常用乳酸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曾海英,秦礼康,江萍;食源性乳酸菌外获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4年12期

6 潘伟好,李平兰,孙承虎;双歧杆菌的药敏性及其质粒DNA的检测[J];食品科学;2005年06期

7 凌代文,周岩;双歧杆菌对抗菌素的敏感性[J];微生物学通报;1996年01期

8 田洪涛;种克;马雯;李雅乾;袁耀武;;双歧杆菌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筛选[J];中国食品学报;2007年04期

9 陈峥宏,叶长芸,王和,武静,,王强,邱海霞,刘颖;抗生素对双歧杆菌影响的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年01期

10 刘延友,王其南,杜继昭,黄文祥;革兰氏阴性杆菌院内感染菌株的质粒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庆,王关林,方宏筠;乳酸杆菌基因转化质粒载体系统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1期

2 方祥,胡文锋,张辉华,曹永长,毕英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5期

3 毕英佐,马现永,曹永长;益生菌作为基因工程受体菌的研究[J];饲料广角;2002年21期

4 ;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全基因组图谱已绘制完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05期

5 杜鹏,霍贵成;国内外益生菌制品发展现状[J];食品科学;2004年05期

6 邱建;张德纯;胡丽;;益生菌防治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研究的现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5期

7 ;信息库[J];工业微生物;2002年02期

8 ZDZISLAWA·LIBUDZISZ,张柏林,高莉莉,韩俊华;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理代谢多样性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4年05期

9 李树鹏,赵献军;益生素与机体免疫作用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04年04期

10 艾连中,辛羚,张灏,郭本恒;两株益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鸣;杨虹;李X宝;;人体肠道胆固醇去除菌株的筛选及去除机理的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2 段荣帅;凌沛学;张天民;;益生菌的黏附机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郭兴华;;新世纪益生菌开发的愿望[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张志强;;益生菌、益生元的研究发展新动向(英文)[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景阳;;乳酸杆菌代田株的生理作用及21世纪益生菌研究的新动向[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柳洪洁;牛钟相;;乳杆菌与肠粘膜免疫[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亚兰;潘康成;古丛伟;;益生菌对消化道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研究[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林洋;李双喜;谭娜;江国托;;益生菌FQ15基因组DNA四种提取方法的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周利刚;向华;;极端嗜盐古菌隐蔽型质粒pZMX101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熊德鑫;;微生态学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6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李可基;益生菌没那么可怕[N];健康报;2008年

2 记者 毛锴彦 实习生 刘翠敏;内农大益生菌研究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3 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科学专家 赵景阳博士;未来研究动向令人关注[N];中国食品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艳芳;益生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非浪得虚名使用益生菌须以安全有效为首要考虑[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科学专家 赵景阳博士;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环境有待完善[N];中国食品报;2010年

6 记者 刘霞;美利用质粒制造诱导多功能干细胞[N];科技日报;2009年

7 谭西顺;益生菌与益菌生[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徐铮奎;等待“催熟”的益生菌[N];医药经济报;2010年

9 卢苏燕;研究显示鼠疫杆菌有向抗多药性发展的危险[N];医药经济报;2007年

10 高平;益生乳酸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完成[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春;抑制宋内志贺菌益生菌株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荫榆;有关乳酸菌质粒和表达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斌;高粘附性能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对肠上皮细胞粘附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4 李青青;耐氧性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理特性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陈晓华;拮抗幽门螺杆菌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干预机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徐元喜;Cytophaga hutchinsonii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7 马永平;含质粒人两歧双歧杆菌的分离、质粒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8 孔青;丁酸梭菌培养与发酵动力学以及调节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张亚妮;谷胱甘肽与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及抗生素抗性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杨彬;RIG-1与几种病毒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姗姗;潜在益生乳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2 武浩;益生菌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杜珍辉;益生菌粘附能力评估模型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孙建芝;益生菌对生殖道和肠道上皮细胞的粘附和粘附拮抗效应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宋国蓉;伤寒沙门菌质粒pR_(ST98)与巨噬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薛超辉;抑制引起腹泻致病菌的益生菌筛选及机制初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原薇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BP2a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8 陈玮;mIL-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体内外的表达[D];浙江大学;2001年

9 张剑英;酸性植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的表达[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10 张丽芳;仔猪肠道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8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628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