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采用弓形虫T7噬菌体文库筛选黏附相关蛋白基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7:22

  本文关键词:采用弓形虫T7噬菌体文库筛选黏附相关蛋白基因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弓形虫 猫肠上皮细胞 噬菌体 黏附蛋白 棒状体蛋白


【摘要】:目的用原代培养的猫肠上皮细胞(IECs)对已构建的弓形虫T7噬菌体展示文库进行筛选,期望得到将新的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黏附相关蛋白基因。方法将猫IECs与混有噬菌体文库的DMEM培养基孵育培养后进行洗脱筛选,再与宿主菌BLT5403共同培养扩增文库,筛选噬菌体DNA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洗脱下的噬菌体滴度从第1轮7.6×105到第5轮的3.6×107,富集了230倍,非特异性结合和亲和力低的噬菌体被成功去除;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含插入片段为394bp的噬菌体富集量最大,经检索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基因,是棒状体蛋白基因ROP2和ROP8的共有序列。结论初步证明弓形虫棒状体蛋白为黏附相关蛋白基因,其表达产物为ROP2。
【作者单位】: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大学;
【关键词】弓形虫 猫肠上皮细胞 噬菌体 黏附蛋白 棒状体蛋白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ZR2010HQ062)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属于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呈世界性分布,能够感染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及人类。弓形虫生活史复杂,宿主感染谱广泛,猫及其他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生活史中的唯一终末宿主[1]。有性生殖也只限于在猫科动物肠道上皮细胞(IECs)内进行。猫感染弓形虫后可排出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长军;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1年04期

2 廖贤平,李敏;人类小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探讨[J];武警医学;1998年05期

3 张安平,刘宝华,张连阳,王亚旭,李春穴;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8期

4 姚龙泉;尹继刚;张西臣;李建华;;微小隐孢子虫T7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01期

5 马玉龙;许梓荣;郭彤;尤萍;姜俊芳;;鸡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J];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永东,许丽艳,李恩民;酵母单杂交诱饵质粒pHis-3NF和pLacZ-3NF的构建与鉴定[J];癌变.畸变.突变;2003年01期

2 欧阳松应,徐寿水,沈文律,周传香,李春艳,欧阳红生;人PTEN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U_(251)细胞中的表达[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4期

3 李涛,石年,吴又桐,周丽,董洁,王素青,陈亮;Bcl-2在溴氰菊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机制中的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5期

4 史冬燕;程在全;;元江普通野生稻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获得和序列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鞠玉栋;郑回勇;吴维坚;陈永快;何炎森;吴松海;;中国水仙MADS-box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1期

6 张金洲;项智锋;王清华;李学斌;赵海涛;张廷虎;郭玉娇;;利用RAPD标签分析3种鲤科鱼群体的遗传变异[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7 曾青兰;;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筛选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8 王延云;;峨边花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9 卢高峰;夏平安;邱璜;李伟娟;王中明;刘明莉;;PRRSV Hn-1/06株GP5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10 程宝艳;余为一;彭明义;程帮照;戴银;陈芳芳;;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部分片段克隆表达及其抗体制备[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永强;张荣意;朱中元;;人乳头瘤病毒线性平行杂交分型检测条件的建立及优化[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梁权;毛培菊;罗春贞;王缦;;HIV-1跨膜蛋白gp41的截短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朱勤勋;严雪;韩友斌;;鼠源IgG抗体F(ab')2片段及Fab片段的制备纯化及其免疫活性研究[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朱美财;占志;王雅静;蔡庆;;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在TPA纯化中的应用[A];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俊莹;张华鹏;王聪聪;张剑峰;;马铃薯卷叶病毒ORF1克隆及序列分析[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6 冯琦;孙秉中;赵永同;孙凯;张英起;颜真;韩苇;;Bcr-abl特异性系列核酶载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白玉杰;苏成芳;杨安刚;;抗人CD3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及表达[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赵洁;刘楚吾;;笛鲷AFLP分析体系的确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9 马艳芝;张玉星;;梨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部位对RAPD扩增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高水平;范丙友;刘改秀;史国安;李嘉珏;孔祥生;;牡丹ACS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莲;苹果多胺和脯氨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郭爱疆;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抗原表位及组织定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小坚;家蚕类胰岛素基因BBX-B8的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发明;柚(citrus grandis Osbeck)单染色体AFLP分子标记体系及文库的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于蕾;野西瓜极性生物碱A10组分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线粒体通路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王欣梅;大肠杆菌f2噬菌体分子印迹膜的制备、评价和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雪倩;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在α-黑素细胞刺激素及其类似物STY39调控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张荻;百子莲花芽分化及开花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罗其花;中国小蜂螨自然种系构成、流行病学调查及寄生生物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李广平;藏族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学基础[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秀萍;幽门螺杆菌基因敲除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姣姣;天蓝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上调基因的克隆及其对阿维菌素产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潘;鸡胚性分化早期性别差异表达miRNAs的鉴定及其特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萍萍;盾壳霉产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腺苷脱氨酶(CMADA)基因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曹晶;风疹病毒(RV)包膜糖蛋白E1特异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6 王涛;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转染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改善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7 高岩;拟南芥fad8基因在烟草叶绿体基因组表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MAGE-A3、HLA-A1及HLA-A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邬成业;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河南分离株N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T细胞表位筛选[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张磊;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GPI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MDCK细胞中的定位[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长军;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1年04期

2 闫守庆,张玉静;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及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03年02期

3 李平兰,杨华,张 篪;乳酸菌体外粘附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戴定威,吴圣楣,李敏,廖贤平,刘再涌;新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研究[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01期

5 何宏轩,张西臣,欧阳红生,徐卫东,陈建宝,尹继刚,李建华,杨举;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gp23的克隆和测序[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03期

6 陶艳琳,程训佳;微小隐孢子虫致病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关于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学研究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前景[J];医学动物防制;2000年08期

2 吴增强,杨秀珍,,杨树森;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4年02期

3 李嘉荣,宋新英,徐志刚,陈天培;弓形虫抗体阳性沙鼠的病理学观察[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年02期

4 甘绍伯,佟玉品,尹清源;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弓形虫的实验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年02期

5 郭俊杰,郭家;弓形虫p30基因研究新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6 刘俊燕,杨秀珍,吴增强,杨树森;弓形虫RH株在实验感染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年04期

7 桂馨,陈丽萍,陆平;弓形虫低温冻存方法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年02期

8 吴翔,舒衡平;具有保护性及诊断价值的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的研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9 马长玲,胡旭初,张雪雁,沈浩贤,李小敏,陈新宇,陈代雄;弓形虫SAG1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陈义忠,林建银;弓形虫表面抗原P22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俊;黄骁舾;殷光文;刘贤勇;索勋;;弓形虫活疫苗载体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雷明军;戴五星;吴少庭;;弓形虫膜表面抗原2(SAG2)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沈继龙;乔增培;;弓形虫基因型与毒力关系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培梁;陈晓光;;弓形虫多表位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表达鉴定[A];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5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秦莉;黄达娜;袁仕善;;弓形虫GRA4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6 袁仕善;吴少庭;黄达娜;张仁利;高世同;余新炳;;弓形虫GRA8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体外表达[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7 剡海阔;彭高辉;袁子国;林瑞庆;朱兴全;;抗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周晓红;陈晓光;张晓东;杨培梁;王亚楠;李林;习佳飞;胡建军;;弓形虫多表位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周晓红;陈晓光;龚娅;习佳飞;胡建军;王亚楠;李林;;三种表达形式的弓形虫SAG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黄达娜;吴少庭;袁仕善;高世同;张仁利;雷明军;潘晖榕;林绮萍;;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SAG1克隆、表达与纯化[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林;乳酸孔球菌表达口服弓形虫基因疫苗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李文姝;弓形虫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免疫效果研究及弓形虫ROP2-P30基因工程复合抗原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4年

3 朱翔;弓形虫GRA6和SAG1基因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涂追;基于单域重链抗体的天然噬菌体文库的构建及抗DON适配体的淘选[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李华文;我国弓形虫不同分离株、RH株及其突变体同源性和差异研究[D];中山大学;2004年

6 周晓红;弓形虫MAG和tSAG1在转基因番茄中的表达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7 张岩;恶性疟原虫和弓形虫肝素结合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8 孙平平;基于噬菌体组合肽库筛选的B细胞表位预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臣;囊素样肽在哺乳动物中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俞杨;小鼠胸腺靶向性噬菌体多肽的筛选、鉴定和功能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娅;弓形虫P30三种表达形式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遗传免疫效果的初步测试[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2 王维;弓形虫14-3-3基因克隆、表达及鉴定[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3 蔡力汀;弓形虫核酸疫苗pcDNA_3/GRA_1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陈义忠;ZS株弓形虫P22基因片段的克隆和表达[D];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

5 姚永伟;弓形虫重组抗原P22的制备及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6 杨培梁;弓形虫多表位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和酵母系统中的初步表达[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7 张毓琴;性激素对巨噬细胞感染弓形虫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8 史晓燕;RNA原位杂交法检测急性实验性感染小鼠组织内弓形虫[D];青岛大学;2003年

9 韩剑峰;经口感染弓形虫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中IgA抗体含量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10 言慧;具有特异免疫反应活性的弓形虫重组SAG1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和初步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29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729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4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