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循环内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微粒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8-29 01:04

  本文关键词:循环内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微粒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血管内皮细胞 循环内皮细胞 免疫磁珠法 标志物 微粒 选择素 血管损伤 流式细胞术 血栓形成 计数


【摘要】:正循环内皮细胞(CEC)是指能够在外周血中测得的血管内皮细胞(VEC),VEC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参与机体血管的舒缩、凝血、炎性反应、免疫、物质转运和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等多种生命活动。正常状态下,内皮细胞的更新率(0~1%)很低;正常人体内的CECs数量(0~10个/mL)非常少,血管损伤或新血管形成时CECs显著增多。因此,CECs可评估血管的病变程度,可直接反映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内皮细胞微粒(EMPs)是活化或凋亡的内皮细胞释放的直径1μm的囊泡,在反映内皮细胞的功能和血管生理状态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能介导血管性反应、血栓形成、血管舒缩反应、血管生成等过程。EMPs是评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标志物,在不同疾病中的反应不同。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 循环内皮细胞 免疫磁珠法 标志物 微粒 选择素 血管损伤 流式细胞术 血栓形成 计数
【分类号】:R329
【正文快照】: 循环内皮细胞(CEC)是指能够在外周血中测得的血管内皮细胞(VEC),VEC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参与机体血管的舒缩、凝血、炎性反应、免疫、物质转运和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等多种生命活动。正常状态下,内皮细胞的更新率(0~1%)很低;正常人体内的CECs数量(0~10个/mL)非常少,血管损伤或新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盛,顾伟,贾志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皮细胞、血乳酸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2 金惠铭;胡仁明;;糖尿病时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和循环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年04期

3 高莹,阮英茆,张林峰,李晓惠,刘睦根,王曼;肺栓塞患者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J];中国循环杂志;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霖;李元忠;郭玉梅;;乳酸水平和APACHEⅢ对ICU危重患者预后临床评价的应用比较[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刘惠良;崔杰;薛华;张至;杜荣品;谷剑;齐晓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1年15期

3 崔桂梅;;血乳酸的评估价值及与APACHE Ⅲ的相关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王学梅;郭琼;;血糖水平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与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8年21期

5 赵彦鹏;杨付明;辛国栋;;水溶性甾体皂甙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8年05期

6 赵通洲;郑军;王学梅;;薯蓣皂苷对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7 赵彦鹏;;维奥欣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34期

8 余清;孙美华;;糖尿病足患者微循环变化及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09年01期

9 王卓尔;史一成;;阿托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2年01期

10 易永华;;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并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一;李斯特菌感染的巨噬细胞来源的微颗粒在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红宇;循环内皮细胞计数与先心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D];郑州大学;2011年

2 李政霖;血乳酸水平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临床效果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3 余月华;痰浊中阻证VBI性眩晕患者血脂及颈部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代将;亲体移植肾早期细胞代谢变化的微透析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5 邹丛;外周血中循环祖细胞(CD34+细胞)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6 郭喜霞;血栓调节蛋白和循环内皮细胞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检测和意义[D];郑州大学;2009年

7 周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变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8 豆吉娟;内皮保护剂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刚,蒋健,惠小平,喻中诚,史以珏;内毒素休克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意义[J];急诊医学;1997年01期

2 陈小客,邹霞英,,辛达临;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6年06期

3 郑豪义,戴玉华,张丽华;内皮细胞的损伤与急性心肌梗塞[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坚;徐平;;血管内皮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影响[J];贵州医药;2006年10期

2 潘侃达;;血管组织细胞抽提物体外调控间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年03期

3 杨映波,王正国,刘怀琼,朱佩芳,林水金;创伤时循环内皮细胞变化及其机理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1992年04期

4 刘开宇;田海;李大为;孙露;贾智博;蒋树林;;循环内皮细胞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06年11期

5 杨映波,王正国,朱佩芳;肿瘤坏死因子对培养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循环内皮细胞形成机制初探[J];中国循环杂志;1993年06期

6 ;鼠脑成熟干细胞的特性可变[J];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10期

7 晏开力;汪健;李庆;邬志伟;徐修才;徐静玮;翟志敏;;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01期

8 郑丽端;童强松;杨渝珍;侯晓华;杨秀萍;董继华;;NF-κB决定小鼠胎肝激酶-1基因启动子的基本活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年08期

9 张英杰;李玉云;;MSCs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13期

10 任东青;杨文清;李晓娟;曾丽华;;电磁脉冲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微丝聚合肽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瑞丽;杜立华;王立军;吕军;;Caspases家族成员在缺血缺氧性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王楠;吕欣;范传东;霍思维;张尚立;苗俊英;;二甲基亚砜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杨凡;刘朝奇;史继静;周永芹;韩钰;任东明;;HIV-1 Nef通过Erk1/Erk2 Mapk信号途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肖珩;邹敏君;余昶;张怡;李毅;;IL-8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宁艳霞;马永杰;江一峰;陆超;赵凤娣;殷莲华;陈思锋;;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对ABC蛋白表达的影响[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鲁杰;徐月敏;李超;胡晓勇;崔磊;傅强;;兔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李小飞;文志斌;何晓凡;贺石林;;肉桂酸对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湖南省生理科学学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苏踊跃;梁光萍;刘友生;陈建;杨宗城;罗向东;;SAPK/JNK信号通路参与短期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CASK表达[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9 于海波;韩雅玲;闫承慧;孟子敏;张效林;康建;;外源性刺激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纤维型肌动蛋白重构和通透性增高的分子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10 钟久昌;余细勇;林秋雄;杨敏;黄薇;林曙光;;ACE2基因转染对人内皮细胞中p22phox表达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德荣;上海瑞金医院研制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记者杨健;肿瘤细胞遨游太空后发生变化[N];人民日报;2003年

3 程玉芳 徐江平;以CAMs为靶点研制抗炎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重视微循环研究 为临床应用服务[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田 立;生命诞生演绎精妙对接[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余志平;癌症与炎症中的聚糖结构改变探析[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记者 邓国庆;巴西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血管[N];科技日报;2003年

8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日本用转基因技术延长人体细胞寿命[N];大众卫生报;2000年

9 方彤 王伦;抗肿瘤小肽药物有望开发成功[N];健康报;2003年

10 林琳;肿瘤抑素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咏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及转录调控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2 王华;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内皮细胞整合素β3表达及转录调控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3 张可满;氧化型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诱导激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4 程轶U

本文编号:750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750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3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