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后基因组时代免疫学教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14 15:53

  本文关键词:后基因组时代免疫学教学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免疫学技术 后基因组时代 免疫学教学 后基因组学 免疫学研究 免疫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学生 免疫应答 多态性


【摘要】:正免疫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免疫学研究最初作为微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涉及传染病的病原学与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人类战胜瘟疫做出了巨大贡献。自20世纪中期免疫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学、遗传学等学科及免疫技术的发展,免疫学得到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免疫学技术 后基因组时代 免疫学教学 后基因组学 免疫学研究 免疫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学生 免疫应答 多态性
【分类号】:R392.4
【正文快照】: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免疫学研究最初作为微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涉及传染病的病原学与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人类战胜瘟疫做出了巨大贡献。自20世纪中期免疫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学、遗传学等学科及免疫技术的发展,免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昊文;王颖;;基因组学时代的免疫学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年10期

2 曹雪涛;;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兴高;;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2 周桂桃;;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发展的探究[J];当代医学;2013年15期

3 柴瑞娟;薛正莲;杨超英;丁佳红;王洲;钱森和;魏明;赵世光;孔芳;;本科生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广州化工;2013年14期

4 魏琼;;《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2014年05期

5 黄茵;;学生课堂演讲——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J];健康研究;2009年05期

6 陈永富;钱国英;汪财生;;编写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材的一点思考[J];检验医学教育;2009年04期

7 陈永富;钱国英;汪财生;;服务于行业的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检验医学教育;2010年02期

8 吕群燕;;免疫学的发展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科学通报;2012年06期

9 李安平;;免疫实验课创新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7期

10 蒋小滔;卢晓;左大明;吴砂;;抗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功能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迁;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表观遗传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张广丽;消癜汤对儿童过敏性紫癜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临床回顾性队列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张莹莹;热处理肿瘤疫苗联合佐剂CpG-ODN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刘涛;支持向量机方法在T细胞表位预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何登明;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表型的免疫因子表达模式及免疫遗传特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模鑫;中国南方汉族人群TLR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Graves病易感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徐灿;TRAF6在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蒋小滔;交叉反应性抗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4 李雯雯;PSP对PBMC免疫调节机制及TRAF6/TLR免疫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洁;吸烟对大鼠肺组织B_(7-1)/B_(7-2)及其相关配体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银晓端;NLRP3炎性小体在EAE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星;利用聚类后PCA方法的T细胞表位预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冬冬;因子胁迫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免疫响应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丛春雨;基于DE和PSSM算法的MHC-Ⅱ结合亲和力预测[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芳玲;CpG-ODNs在小鼠黑色素细胞瘤磁流体热疗中免疫增强效应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桂峰;刘菁;梁爽;骆耐香;黄大林;陈森洲;;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年05期

2 潘志明;殷月兰;陈祥;焦新安;;以科研促进《免疫学》课程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0期

3 吴莹;李姝玉;郝钰;;中医院校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年02期

4 运晨霞;吴光;;谈中医院校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胡伟,顾美皎,殷铁军,郑文,芦运萍;EIA法测定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水平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93年S1期

6 丁强,张元芳,,张永康,王国民,孙逊;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年09期

7 崔艳丽;袁秀芬;;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17期

8 汤文鑫;区烈良;易东生;李栋;方锦川;陈军;;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吴艳峰;曹雪涛;;关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5期

10 袁红艳;刘永茂;李一;王艳玲;施雨露;常雅萍;;博士生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伟;陈窕圆;陈欣;丁惠波;;中医证候研究的选择与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晓伟;丁惠波;陈欣;陈窕圆;;对中医证本质研究的思考[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3 陈Oz;;生物膜与后基因组时代[A];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八十次活动论文集[C];2003年

4 魏尔清;;后基因组时代药理学研究趋向[A];第七次全国莨菪类药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魏尔清;;后基因组时代医学研究趋向与中西医结合的思考[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成岗;;后基因组时代的神经系统基因功能研究[A];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八十次活动论文集[C];2003年

7 朱瑞良;刘秀梵;崔治中;;后基因组时代预防兽医学的走向[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免疫学技术、方法[A];第七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仲人前;;欢迎辞[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侯灿;;后基因组时代的统一医药学——展望21世纪复杂性科学的一个新前沿[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福德;后基因组学的医学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2 记者 吴伟农 张小军;挑战蛋白质[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吴伟农 张小军;后基因组时代序幕拉开[N];中国水利报;2001年

4 记者 刘向;人类已经步入“后基因组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方福德;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医学[N];科技日报;2002年

6 通讯员 赵如江;抢占后基因组时代的制高点[N];大众科技报;2000年

7 奇云;人类迈进后基因组时代[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朱国旺;不应轻言进入后基因组时代[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余志平;组合信息学——大踏步进入后基因组时代[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刘伯宁;透视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面临的挑战[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前;基因识别算法研究与基因组进化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2 高朝辉;基因合成方法的改进与验证[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丽娜;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陶然;cPLA2家族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凡国;野生一粒小麦BAC文库的构建、鉴定及着丝粒重复序列的克隆[D];山东大学;2002年

6 曹永国;SSR标记在玉米杂种优势及遗传图谱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7 蔡立军;基因分类及基因表达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张晓丽;几种舌苔蛋白组学初步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9 乌尼尔夫;中国马业综合数据库的建立及马基因组序列预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10 张德宝;人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模型的建立及蛋白质组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灵;华东师范大学免疫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海霞;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渊;B细胞淋巴瘤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及网络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凤会;基于一种图方法识别转录因子结合位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孝卫;数据挖掘技术在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刘佳;限制性显示技术在HIV随机多肽文库构建中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7 张勇琴;MicroRNA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王建光;马业科学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丽芬;BK通道中β2亚基影响α亚基上膜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徐雪峰;肺炎支原体感染对人肺上皮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0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850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