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昆明医科大学》 2013年
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
张金娜
【摘要】:目的:以FH/Wjd抑郁大鼠和正常SD大鼠为研究对象,比较抑郁大鼠和正常大鼠随年龄增长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并结合血清代谢谱的变化,探讨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的相互关系,为研究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菌落结构的临床试验提供基础。 方法: 1.强迫游泳实验(FST)和蔗糖偏好实验(SPT)验证FH/Wjd大鼠的抑郁特性。 2.以454焦磷酸测序结合多变量统计学的方法检测16S rRNA基因V3区的多样性,从而研究抑郁大鼠与正常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并分析抑郁大鼠肠道菌群结构随年龄增长的动态变化。 3.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的大鼠血清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分析了抑郁大鼠与正常大鼠血清的代谢谱的差异,以及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清的代谢谱随年龄增长的动态变化。 结果: 1. FH/Wjd大鼠抑郁特性验证 (1)蔗糖偏好实验:SD大鼠(n=16)在6周、7周、8周龄时,蔗糖溶液饮用量占饮水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6.79%±6.78%、72.11%±11.80%、77.88%±6.92%, FH/Wjd大鼠(n=16)蔗糖溶液饮用量占饮水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5.24%±6.37%、65.58%±12.09%、61.59%±17.81%,FH/Wjd大鼠蔗糖偏好率在各周龄明显低于SD大鼠,p值分别为p0.001,p=0.047,p=0.002。 (2)强迫游泳实验:SD大鼠(n=16)在6周、7周、8周龄时,在水中的静止时间分别为78s±48s、60s±29s、73s±29s,FH/Wjd大鼠(n=16)在水中的静止时间分别为132s±32s、121s±59s、133s±49s,FH/Wjd大鼠在水中的静止时间显著长于SD大鼠,p值分别为p=0.001,p=0.003,p0.001。 2.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1) FH/Wjd抑郁大鼠的肠道菌群整体结构与SD正常大鼠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Bacteroides(拟杆菌属)、Lachnospira(毛螺菌属)、Coprococcus(粪球菌属)、Ruminococcus(瘤胃球菌属)等13个属细菌在抑郁大鼠肠道中的数量显著偏低,而Rikenella(理研菌属)、 Oscillibacter(颤杆菌克)、Anaeroplasma(厌氧原体属)等5个属细菌则显著偏高。 (2)FH/Wjd抑郁大鼠细菌菌落结构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表现为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属)、Oscillibacter (颤杆菌克)、Bacillus(芽孢杆菌属)、Bilophila(嗜胆菌属)等8个菌属的变化。 3.血清代谢谱分析 (1) FH/Wjd抑郁大鼠的血清代谢谱与SD正常大鼠具有显著的差异,主要为参与氨基酸代谢、糖代谢和脂代谢等代谢途径,尤其表现在氨基酸代谢,如L-Threonine (苏氨酸)、Serine(丝氨酸)、5-Hydroxytryptamine(5-羟色胺)、Proline(脯氨酸)、beta-Alanine(丙氨酸)、 Glutamic acid(谷氨酸)、L-Asparagine(左旋天门冬氨酰)、3-Hydroxybutyric acid(3-羟基丁酸)等代谢物质。 (2)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物随年龄变化有显著差异,主要为参与氨基酸代谢、糖代谢和脂代谢等代谢途径。在氨基酸代谢方面,瓜氨酸(Citrulline)、谷氨酰胺(L-glutamine)、尿素(Urea)、肌酸酐(Creat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3-羟基丁酸(3-Hydroxybutyric acid)、苏氨酸(L-threonine)等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结论: 1.强迫游泳实验(FST)和蔗糖偏好实验(SPT)验证了FH/Wjd大鼠的抑郁特性,先天抑郁FH/Wjd大鼠可作为研究抑郁症疾病的实验模型。 2. FH/Wjd抑郁大鼠的肠道菌群整体结构与SD正常大鼠具有显著的差异,以及FH/Wjd抑郁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随年龄增长也出现动态变化。 3. FH/Wjd抑郁大鼠的血清代谢谱与SD正常大鼠具有显著的差异,以及FH/Wjd抑郁大鼠的血清代谢谱随年龄增长也出现动态变化,主要为参与氨基酸代谢、糖代谢和脂代谢等代谢途径,尤其表现在氨基酸代谢。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49.4;R37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德有,黄璐琦;代谢组学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伟;谭凤仪;钟音;栾天罡;;代谢组学及其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7年02期
2 胡新玲;徐妙云;刘德虎;邱德有;;紫杉烷14β-羟基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02期
3 曹平华;李晓霞;王占彬;;代谢组学在动物营养和饲料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9期
4 董登峰;;代谢物组学方法及其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广西植物;2007年05期
5 陈峥;刘波;史怀;陈梅春;潘志针;朱育菁;刘国红;;基于代谢组学的芽胞杆菌属间胞外代谢物异质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12期
6 李静;邓毛程;王文文;;宏基因组技术在海洋石油污染修复中的应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李静;邓毛程;王瑶;;宏基因组技术在土壤污染微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环保科技;2013年06期
8 李良智;李小林;咸漠;;代谢物组分析利迪链菌素生物合成代谢转变[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年11期
9 赵建伟;魏辉;赵士熙;吴玮;占志雄;;土荆芥生物总碱对家蝇的毒杀作用及药剂敏感性的影响[J];华东昆虫学报;2007年01期
10 ;Molecular pharmacognosy[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洪新;张英杰;刘月琴;敦伟涛;陈晓勇;韦伟;;代谢组学及其在养羊业中的应用前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红;养心汤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及代谢组学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赵妍;狗牙根干旱相关蛋白及代谢产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春芳;紫杉醇及紫杉烷的积累规律与代谢谱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卓;叶绿体与蓝藻代谢网络的比较分析及进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5 李云伏;小麦光温敏不育系BS20、BS210的遗传特性及不育候选基因的分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6 林明;辣椒应答逆境的转录谱分析及相关候选基因cDNA分离与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7 李宁;疾病代谢物的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吕诚;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候分类的系统生物学基础[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9 刘光芒;半胱胺对动物生产性能及其营养生理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本成;纳米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典型生物毒性效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亚利;基于代谢谱分析的不同光质处理对茶鲜叶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邹斌;基于核磁共振的口腔白色念珠菌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高翠红;肝细胞肝癌患者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仪茜茜;坛紫菜hsp7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D];宁波大学;2011年
5 刘卡;小麦杂交种与亲本之间差异表达EST的克隆和鉴定[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刘剑;土荆芥精油对三种蔬菜害虫生物活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7 吴进;移动化学反应界面的应用:尿液指纹分析和等电聚焦电泳不稳定性机制的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胡新玲;红豆杉紫杉烷14β-羟基化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袁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代谢组学及荷叶生物碱干预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徐飞;不同抗性水稻植株感染RSV后的代谢轮廓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帅;陈玮;刘洪;荣晓;伍秀华;余小平;;黑米花青素对大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及抗氧化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徐义军;王超;;乳果糖对门脉高压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0年12期
3 郭敏;王静;张楠;;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改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4 刘茂如;镉生产时混合性粉尘致病作用的评价[J];中国职业医学;1982年05期
5 王簃兰;芳香族烃类经皮肤的渗透量[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2年01期
6 张寅恭;新杀虫剂Пиримор的卫生毒理学[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2年01期
7 蔡海英,张金生,崔小邢,郑国墚,黄孔威;国产维甲酸衍生物对大鼠食管上皮癌变的抑制作用[J];癌症;1983年04期
8 高强;大鼠直肠给心得安以避免首过消除效应[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3年01期
9 Seigo SHUMIYA;Sumi NAGASE;蔡华琬;;大鼠(Rattus Norvegicus)无白蛋白基因(Aualbumia)和盖帽基因(Hooded)的连锁[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1983年01期
10 陈国志,黄淑英,王广义,刘志红;豚鼠和大鼠小肠移行性肌电复合波(MMC)的观察[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涛;赵霖;鲍善芬;李珍;邹海民;;火麻蛋白质粉对生长期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程井军;吴其恺;彭锐;孙国杰;;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杨珺超;宋康;鲁建锋;陈君峰;夏永良;;补肺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TGF-β1作用的实验研究[A];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全国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廖慧慧;李芳;何燕萍;;罗氏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内膜整合素a vβ 3表达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进荣;王平;孟宪丽;杨永茂;张艳;;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芦荟大黄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A];第十一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史大卓;;接种Walker256肉瘤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7 方杰;胡昔权;郑海清;潘三强;李莉莉;;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新生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8 孙琳;郭春妮;赵永波;;BM6在Aβ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害中保护作用的研究[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9 徐存拴;李三强;周爽;;麻醉对大鼠应激反应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朱萱萱;王广基;刘建平;王淑云;徐轩;;口腔膜治疗实验性大鼠口腔膜溃疡的研究[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刘霞;[N];科技日报;2011年
3 ;[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郑健刚;杜元灏;石学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孙忻;[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许琦敏;[N];文汇报;2010年
10 记者 姜澎;[N];文汇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贤兵;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增强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2 李明波;大鼠掠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3 杨建新;腹部术后疲劳综合征模型及抗术后疲劳方作用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4 杨丹榕;大鼠IgEFcCH2-3受体阻断与IgEFcCH2-3-FasL诱导肥大细胞凋亡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李玉茹;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在老年性大鼠耳蜗及下丘中表达规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陈党红;舒筋颗粒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卢奕;人羊膜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潘静薇;NOGO-B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差异表达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王连友;大鼠液压冲击颅脑损伤模型的立体定向控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陈来照;神经肽Y及其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培菲康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冷婧;限食下活性维生素D对大鼠寿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孙超;硫化氢对烧伤大鼠肠道组织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研究[D];青海大学;2013年
4 向芳;围产期大鼠血脂组成与乳腺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吴芳庚;环境温度变化致大鼠小肠黏膜免疫屏障损伤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郭亚玲;LOX-1和VCAM-1在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普罗布考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13年
7 耿立敏;牛磺酸对染锰大鼠丘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其相关酶改变的干预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8 杨科峰;基于BCI的大鼠运动行为控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贾涛;麻醉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局部酸环境对微血管反应性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钟丽敏;中枢M受体参与毒血症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及细胞因子分泌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8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