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状态下海马、前额皮质galanin表达变化及其神经投射

发布时间:2017-03-17 18:04

  本文关键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状态下海马、前额皮质galanin表达变化及其神经投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与意义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自杀率、低治愈率、易自残等特点,其核心症状包括快感缺乏、抑郁心境、自责自罪感和行为绝望,常伴有认知功能受损、疲乏、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睡眠节律紊乱等。此外,抑郁症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Ⅱ型糖尿病相伴行,并与一些慢性疾病的预后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抑郁症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中环境因素起着“扳机点”的作用。应激性事件具有慢性、低强度、长期存在等特点,是抑郁症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海马是应激易损的器官,同时也是HPA轴的高位调节中枢。前额皮质是认知和情感整合的高级中枢,二者均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Gal是一种含有29/30个氨基酸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通过三种G蛋白偶联受体(GalR1、GalR2、GalR3)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在中枢神经系统,Gal可与NA、5-HT共表达,并调节NA、5-HT的合成和释放。众所周知,NA和5-HT是参与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神经递质,因此,Gal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缝背核(DRN)是脑干5-HT能神经元的主要分布区,可发出纤维至海马和前额皮质。目前抑郁状态下Gal在上述部位的表达情况尚不明了,DRN内Gal神经元是否与额叶、颞叶海马部位有纤维投射都不得而知,而这些也是研究Gal是否参与抑郁症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研究首先建立国际公认的CUMS抑郁模型,运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抑郁状态下大鼠海马、前额皮质内Gal及GalmRNA的表达情况,随后利用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是否存在DRN-海马、DRN-前额皮质Gal能神经通路;为进一步探讨Gal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神经通路提供形态学基础。 研究方法 1.建立国际公认的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利用旷场试验和糖水偏好试验检测抑郁模型的可靠性,随后利用RT-PCR结合Gal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监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状态下Gal及Gal mRNA在海马、前额皮层的表达变化情况; 2.参照Paxis-Wast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分别确定DRN、前额皮质和海马脑区的坐标,,将逆行追踪剂FG注入各坐标点后,利用Gal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FG/Gal双标神经元在DRN、海马和前额皮质间表达情况。 研究结果 1.将FG注入中缝背核喙侧区,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注射点同侧的前额皮质腹内侧区,尤其是PL和IL区。 2.将FG注入中缝背核中间区,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均等的分布于注射点同侧的前额皮质各区,且在腹侧海马齿状回可见双标神经元的分布。 3.将FG注入中缝背核尾侧区,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均等的分布于注射点同侧的前额皮质,且在背侧海马齿状回可见双标神经元的分布。 4.将FG注入腹侧前额皮层,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腹侧,尤其集中在内侧纵束周围。 5.将FG注入背侧前额皮层,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腹侧。 6.将FG注入背侧海马齿状回,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集中于中缝背核背侧近中脑导水管灰质周围。 7.将FG注入腹侧海马齿状回,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弥散分布于中缝背核各区。 8. CUMS状态下,海马脑区Gal及Gal mRNA的表达量减少,而前额皮质内Gal及Gal mRNA的表达量未见明显改变。 研究结论 1.在CUMS状态下,海马脑区Gal及Gal mRNA的表达量减少,提示Gal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2.在DRN-海马齿状回、DRN-前额皮质间存在Gal能双向神经通路,可能在情感的调节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且某一神经通路损伤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甘丙肽 抑郁 海马 前额皮质 中缝背核 逆行追踪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49.4
【目录】:
  • 缩略语表5-9
  • 中文摘要9-12
  • Abstract12-16
  • 前言16-18
  • 文献回顾18-25
  • 实验一: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内甘丙肽及其 mRNA 表达的影响25-34
  • 引言25
  • 1 材料25-26
  • 2 方法26-29
  • 3 结果29-31
  • 4 讨论31-34
  • 实验二:中缝背核与前额皮层间 Gal 能纤维联系研究34-42
  • 引言34
  • 1 材料34-35
  • 2 方法35-36
  • 3 结果36-40
  • 4 讨论40-42
  • 实验三:中缝背核与海马齿状回 Gal 能纤维联系的研究42-49
  • 引言42
  • 1 材料42-43
  • 2 方法43-44
  • 3 结果44-46
  • 4 讨论46-49
  • 小结49-50
  • 参考文献50-60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烨;单良;娄向新;袁崇刚;;甘丙肽提高离体海马神经细胞在过氧化氢损伤中的存活率[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6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状态下海马、前额皮质galanin表达变化及其神经投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53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