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抑郁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11-05 08:37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抑郁(PSD)病人抑郁症状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PSD病人42例随机分为5 Hz组(13例)、10 Hz组(14例)以及对照组(15例),分别给予5、10 Hz的rTMS及假刺激,每次20 min,每周5次,连续3周。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24项抑郁量表(HDRS-24)、Fugl-Meyer运动评估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5 Hz组及10 Hz组病人HDRS-24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和MEP潜伏期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16.3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5 Hz组、10 Hz组病人HDRS-24评分和MEP潜伏期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1、5.59,P<0.05);FMA评分、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Hz组与5 Hz组HDRS-24评分、FMA评分、BMI评分和MEP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治...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指标
1.3.1 HDRS-24评分
1.3.2 反应率和缓解率[15]
1.3.3 Fugl-Meyer运动评估量表(FMA)评分
1.3.4 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
1.3.5 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HDRS-24评分比较
2.2 各组反应率和缓解率比较
2.3 各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2.4 各组治疗前后MBI比较
2.5 各组治疗前后MEP潜伏期比较
2.6 不良反应
3 讨 论
本文编号:386068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指标
1.3.1 HDRS-24评分
1.3.2 反应率和缓解率[15]
1.3.3 Fugl-Meyer运动评估量表(FMA)评分
1.3.4 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
1.3.5 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HDRS-24评分比较
2.2 各组反应率和缓解率比较
2.3 各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2.4 各组治疗前后MBI比较
2.5 各组治疗前后MEP潜伏期比较
2.6 不良反应
3 讨 论
本文编号:3860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86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