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药物靶点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15 08:24
本文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药物靶点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发现 治疗应用 淀粉样β肽类 tau蛋白 炎症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高发于65岁以上人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而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长期炎症反应以及神经元死亡等。因此,除了衰老之外,Aβ聚集、tau过度磷酸化、慢性炎症及神经元死亡被认为是AD的主要发病假说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以上假说的AD治疗靶点的研究及药物研发进展。目前进展最快的药物都基于神经保护假说,全部5个小分子AD药物都是通过调节兴奋性神经递质传递通路而改善AD患者认知障碍的,但是它们的疗效非常有限。基于这一机制的新药研发也主要集中在抑制兴奋性递质受体这一方向,然而进展有限。基于tau假说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tau的磷酸化、异常聚集及病理扩散。然而,由于无法特异性抑制tau的磷酸化,目前进展较快的是tau疫苗。目前处于临床试验中的4个tau相关药物有2个是tau的主动免疫疫苗,均处于Ⅰ期临床中。在Aβ假说方面,药物研发思路主要集中在抑制Aβ合成/聚集、促进Aβ清除上。由于γ-分泌酶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失败,目前的热点是β-分泌酶(BACE1)抑制剂以及Aβ疫苗。另外,通过抗炎药物抑制患者脑内的长期慢性炎症也被认为是AD治疗的可能手段之一。虽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尚无成功案例,但仍有以其他炎症因子为靶点的药物,如沙利度胺,处于临床试验中,进展良好,值得期待。总之,目前AD药物研发的主要障碍是药物缺乏临床应用指标,特异性不强,而临床试验多由于不良反应以及疗效不足等原因而失败。虽然如此,目前仍有82种AD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其中18种进入了Ⅲ/Ⅳ期临床。同时,计算机设计靶向药物及CRISPR/Cas9等新技术的发展为AD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的化学基础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脑功能及脑疾病重点实验室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的化学基础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脑功能及脑疾病重点实验室感知觉、情绪与认知综合神经科学实验室;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发现 治疗应用 淀粉样β肽类 tau蛋白 炎症
【基金】: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资助 中国科技大学及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启动基金资助~~
【分类号】:R749.16
【正文快照】: 导师。国家千人学者获得者,教育部长江特聘讲座教授。在南京大学生物学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Abbott(亚培)制药公司任脑疾病药物靶点研发小组组长及资深神经分子药理学研究员,参与制定和发展治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张彦文;陈前;屈明s,
本文编号:543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54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