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麻醉医师的角度解读药代学
本文关键词:从临床麻醉医师的角度解读药代学-药效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医学2011年第34卷第10期
723
专论
从临床麻醉医师的角度解读药代学-药效学
白 洁 宋金超 张马忠
作者简介:张马忠,本刊特约编委,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儿童临床药理研究室主任。担任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儿科学会儿科临床药理学专业组委员,中华麻醉学会小儿麻醉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学会青年委员、儿科学组副组长。担任《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委及《临床麻醉学杂志》通讯编委。
对临床医师来说,药理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乙醚首次应用以来,麻醉学已走过170年历史,期间各类新药交替出现又逐步淘汰,我们对这些药物少有自己的见解,其中原因与临床和药理学基础知识脱节不无关系。药代学(PK)指药物在体内的处置过程;药效学(PD)指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反映药物进入人体后产生何种作用。完整的药代学-药效学(PKPD)研究需频繁收集血样和测定药物效应,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表达药物的PKPD特征。临床麻醉药物的合理应用有赖于PK与PD的有机结合。本文以静脉麻醉药为例,试图从临床医师的角度,以简单的数学阐述PKPD。1 PKPD的基本概念
1.1 速率常数和容积 我们将药物剂量D注入中央室(容积V1)后,药物迅速均匀分布,并以速率常数k12流向血流丰富的外周室(容积V2),同时以速率常数k21从V2回流至V1,体内药物最终以速率常数k10从中央室排出体外,见图1。临床更关心血药浓度(剂量/容积)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想象注射药物后瞬间的血药浓度必然为D/V1。因而,基本的PK参数应为速率常数k(单位为min-1)和V1。必须注意,房室间药物转运是同步进行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841、30901394)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引导类项目(10411965400)资助
作者单位: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儿童临床药理研究室(白洁、张马忠);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医院麻醉科(宋金超)
通信作者:张马忠,电子邮箱为zmzscmc@
要预测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最好用微分方程求解,这是临床医师最难理解的地方。
Cl:清除率
图1 经典的PKPD模型
我们尝试作如下理解:①速率常数与剂量(如mg)相乘后其单位为mg/min,相当于单位时间内将多少药物从中央室排出体外或房室间转移量;②平面坐标轴上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时间间隔足够小,理论上可将其视为直线。因此,将注射药物后的时间t分解成无穷小的时间段(Δt),给药后瞬间中央室药物剂量为d0C=D(浓度D/V1),外周室药量d0P=0;经过时间Δt后,中央室药量d1C=d0C-(k10+k12)×d0C×Δt,外周室药量d1P=d0C×k12×Δt;2Δt后,中央室药量d2C=d1C+[d1P×k21-(k10+k12)×d1C]×Δt,外周室药量d2P=d1P+(d1C×k12-d1P×k21)×Δt;3Δt后,中央室药量d3C=d2C+[d2P×k21–(k10+k12)×d2C]×Δt,外周室药量d3P=d2P+(d2C×k12-d2P×k21)×Δt……以此类推,总的原则是下一个Δt后的中央室药量为上一个Δt末中央室药量与进出其中的净药量V1
本文关键词:从临床麻醉医师的角度解读药代学-药效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1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