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本文关键词:灯盏花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前期研究发现,灯盏花素对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有明显改善作用。本实验通过高脂高糖喂养,诱导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观察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评价模型建立;灯盏花素作用2周后,检测血清及骨骼肌中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含量,观察并判定骨骼肌组织脂质沉积情况;测定骨骼肌中长链脂酰辅酶A(Lcco As)水平,及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肉碱脂酰转移酶(CPT-1)蛋白水平及m RNA表达差异,探讨灯盏花素对IR、骨骼肌脂质沉积及脂肪酸代谢的改善情况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5只,适应性喂养一周,禁食12h测FBG,选正常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高脂高糖组(40只),分别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12周后,行大鼠口服糖耐量实验(50%葡萄糖,2g/kg,灌胃)。筛选成模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200mg/kg,ip)、灯盏花素低剂量组(100mg/kg,ip),每组10只,分别给药2周,正常组、模型组以同样方式,给予相同剂量0.9%Na Cl注射液。14周末,各组大鼠禁食12 h,尾部采血测FBG,10%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股四头肌组织;离心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FINS水平,并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试剂盒测定血清及组织中FFA、TG变化;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骨骼肌组织脂质沉积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cco As浓度的变化;western blot观察FAT/CD36、CPT-1在股四头肌的蛋白表达水平;常规PCR测定FAT/CD36、CPT-1的m RNA含量。结果:(1)大鼠FBG、FINS、IRI变化:14周后,大鼠FBG、FINS、IRI,模型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1),有明显剂量依赖性。说明高脂高糖饮食,使大鼠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明显出现IR,灯盏花素可明显降低FBG、FINS,改善IR。(2)油红O染色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大量的脂滴,脂肪沉积明显(P0.01)。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1)。提示高脂高糖饮食使大鼠骨骼肌脂肪增多,出现明显脂质沉积,灯盏花素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3)组织、血清内FFA、TG结果:模型组血清、骨骼肌内FFA、TG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FFA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TG明显降低(P0.01)。14周喂养,大鼠出现高甘油三酯、高脂肪酸血症,灯盏花素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4)骨骼肌Lcco As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cco As水平明显增加(P0.01);用药后,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大鼠Lcco As水平降低(P0.01),高剂量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Lcco As为长链脂肪酸在细胞内的活性形式,IR大鼠Lcco As含量升高,说明细胞内摄入的长链脂肪酸增多,灯盏花素可以改善此酶的活性,抑制其摄入。(5)FAT/CD36蛋白及m RNA结果:FAT/CD36在股四头肌的表达,模型组比正常组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表达不同程度改变(P0.01),其中高剂量组表达改变最明显(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FAT/CD36介导脂肪酸进入细胞,IR大鼠FAT/CD36含量增加,说明脂肪酸摄入增多,而灯盏花素能抑制其摄入增多。(6)CPT-1蛋白及m RN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PT-1蛋白及m 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相较于模型组,CPT-1蛋白及m RNA均增加(P0.01)。CPT-1是线粒体氧化脂肪酸的关键限速酶,IR大鼠CPT-1蛋白及m RNA明显减少,脂肪酸氧化减少,而灯盏花素治疗使其表达增加,脂肪酸氧化增多,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结论:(1)高脂高糖饮食可以成功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2)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及骨骼肌中FFA、TG明显升高,股四头肌出现明显脂质沉积。(3)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骨骼肌中与脂肪酸摄入相关的FAT/CD36及Lcco As含量增加,而氧化必须的CPT-1表达减少。(4)灯盏花素可降低FBG、FINS,改善IR;减少FFA、TG含量,改善骨骼肌脂质堆积情况;其机制可能与降低Lcco As、FAT/CD36,增加CPT-1的表达相关。
【关键词】:灯盏花素 胰岛素抵抗 FAT/CD36 LccoAs CPT-1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85.5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12-13
- 前言13-15
- 1 材料与方法15-27
- 1.1 实验动物15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15-16
- 1.3 模型制备与标本采集16-17
- 1.4 指标检测17-26
- 1.5 结果处理26-27
- 2 结果27-31
- 2.1 模型评价结果27
- 2.2 FBG、FINS及IRI水平比较27-28
- 2.3 油红O染色结果28
- 2.4 大鼠血清、组织FFA、TG含量28-29
- 2.5 股四头肌组织Lcco As含量29
- 2.6 western blot检测FAT/CD36、CPT-1 的水平29-30
- 2.7 常规PCR测定FAT/CD36、CPT-1 的mRNA含量变化30-31
- 3 讨论31-33
- 4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7
- 附图37-45
- 综述45-55
- 参考文献50-55
- 附录55-57
- 致谢57-58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58-59
- 个人简历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毅,魏惠珍,王义明,罗国安;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灯盏花素系列制剂的含量[J];中成药;2002年08期
2 钟海军;邓英杰;徐春莲;谢宝刚;;灯盏花素的理化性质研究[J];中国药房;2013年07期
3 陈书芳,张英娜,张晓平,甄咏梅;灯盏花临床应用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0年02期
4 韦宁;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进展与不良反应[J];中国药师;2001年02期
5 陈书芳,张英娜,张晓平,甄咏梅;灯盏花的临床应用概况[J];首都医药;2001年11期
6 姚宏军,韩玲爱;灯盏花素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2年03期
7 马昆,李玉莲,张玉萍;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2003年S1期
8 李学芳,张明,廖心荣;栽培灯盏花和野生灯盏花的生药学比较初步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师冰;灯盏花及其制剂临床应用综述[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年05期
10 钟海军,邓英杰;灯盏花素新剂型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怡;张丽梅;胡松浩;吴静华;;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进展[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2 杜飞;高原;姚君;王兴红;;灯盏花素抑制高糖诱导大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李世根;周松;温佳凤;;灯盏花素松弛家兔离体回肠的作用[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4 李世根;陈育海;温佳凤;;灯盏花素松弛家兔离体回肠的作用[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惠萍;卢中秋;洪群英;陈寿权;白春学;吴淦桐;;灯盏花素对豚鼠肺间质条平涌肌松弛作用的离体观察[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夏玉叶;钟雁;章兰芳;闵e,
本文编号:323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2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