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局部移植循环纤维细胞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23:54
  [目的]探讨局部移植循环纤维细胞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循环纤维细胞治疗糖尿病创面提供新的策略与理论依据。[方法]以自发基因突变糖尿病小鼠(DB/DB)为糖尿病个体,正常小鼠(DB/+)为正常个体,采集外周血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获得糖尿病循环纤维细胞(DMcFb)、正常循环纤维细胞(NcFb)。27只DB/DB小鼠为糖尿病模型,2%水合氯醛麻醉下在其背部复制1X1cm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DMcFb治疗组(DB/DB小鼠创面局部注射DMcFb);B、NcFb治疗组(DB/DB小鼠创面局部注射NcFb);C、PBS对照组(DB/DB小鼠创面局部注射PBS),分别于伤后3、7、10、14、17、21天测量开放创面大小、换药及图像采集,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于伤后第7、14天创面取材,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新生血管形成率(MVD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创面组织细胞增殖情况(Ki67表达)、马松染色检测创面组织胶原沉积情况,以及Real time-PCR检测创面组织相关修复基因(IL-6、VEGF-A、CXCL12、CXCR4、COL-I、α-SMA ... 

【文章来源】: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局部移植循环纤维细胞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图2局部注射PBS/DMcFb/NcFb后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动态变化??

创面,小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高于DMcFb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〇.〇5);伤后M天PBS??对照组、DMcFb治疗组及NcFb治疗组创面Ki67增殖指数均高于伤后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P<〇.〇5)。(表2,图3、4、5、6)??24??

糖尿病小鼠,局部注射,组织细胞,创面


图4局部注射PBS后糖尿病小鼠创面组织细胞增殖情况。创伤后7天,创缘毛囊??出现Ki67阳性细胞,至伤后14天,Ki67阳性细胞增多,分布在表皮基底层及毛??囊层。(100X,?Ki67/DAPI染色:Ki67为绿色,DAPI细胞核为蓝色,免疫荧光染色)。??Day7?Dayl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难愈性创面治疗新进展[J]. 李全,王凌峰.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2(04)
[2]骨髓来源的循环纤维细胞及其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J]. 尹翔,郭晓纲.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06)
[3]糖尿病皮肤病理生理改变及其机制的研究[J]. 林炜栋,钱雄,江万里,刘伟伟,陆树良,陈向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2)
[4]加强创面修复专科的内涵建设[J]. 陆树良.  中华烧伤杂志. 2012 (01)
[5]糖尿病皮肤“隐性损害”的机制研究[J]. 陆树良,青春,谢挺,葛奎,牛轶雯,董炜,戎柳,林炜栋,史济湘.  中华创伤杂志. 2004(08)



本文编号:3488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488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d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