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腹后肝肾功能异常的保护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腹后肝肾功能异常的保护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患者恢复快、手术视野开阔等特点而迅速得到普及,而且腹腔镜手术比例逐年增加。随着科技发展,近年出现了更为先进的腹腔镜技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暴露其缺点所在。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人工CO_2气腹,这一气腹状态对腹腔脏器会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气腹压迫腹腔内脏器,减少内脏的血液供应,待停止气腹后,脏器恢复原有的血流,可能造成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另一方面CO_2的吸收可造成高碳酸血症,pH值降低和组织灌注减少,使代谢产物生成增加。此外,腹腔镜手术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往往会变换患者体位,如极度头低脚高体位(Trendelenburg体位),也会对脏器血流造成一定影响。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均已证实CO_2气腹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但对其损害程度还存在一定争议。肝脏和肾脏作为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其功能改变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于本身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许多学者对如何减轻气腹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进行了探索,证实采用低气腹压力和使用一些药物可能减轻肝肾损害,但其可控性存在一定缺陷。针灸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在其基础上结合电子科学技术,逐渐发展形成的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技术与传统针灸有着相似的功效。电针刺激预处理已被证实可减轻脑、脊髓和心脏等器官的缺血损害。其可能机制包括降低氧化应激损害、改善微循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研究证实,电针对缺血-再灌注器官有保护作用。气腹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过程类似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长时间气腹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对此产生保护作用。试验一气腹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的初步临床研究目的:通过开腹手术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比较,验证co2气腹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接受开腹妇科手术(o组)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妇科手术(r组)的患者各20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和结束后30min时,采集静脉血4ml,测定血谷草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结果:两组患者术后bun和cr均有升高,但o组患者升高无统计学意义,r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组患者术后alt和ast均有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开腹组患者alt和ast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时间co2气腹,使患者血清中alt、ast、bun、cr增高,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伤。试验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腹后肝肾功能异常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气腹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变化趋势;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腹后肝肾功能异常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将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t组患者在麻醉前30min接受经皮穴位(内关和足三里)电刺激,至手术结束停止;n组患者在麻醉前30min接受经皮非穴位(肩部)电刺激,至手术结束停止;c组患者在穴位和非穴位处粘贴电极,但不给予电刺激。所有观察对象,分别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前和气腹结束后30min时,采集静脉血4ml,测定血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和肌酐(Cr);炎性因子包括IL-6、TNF-α、CRP、PGE2。结果:共92例完成试验(T组32例,N组31例,C组29例)。各组间肝功能检测指标比较,ALT、AST、ALP气腹前后变化百分比,T组明显小于N组和C组,且ALT、ALP甚至较气腹前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TBIL气腹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肾功能检测指标比较,BUN和Cr气腹前后变化百分比,T组明显小于N组和C组,且BUN较气腹前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变化趋势:各组间炎症因子比较,IL-6、PEG2、CRP气腹前后变化百分比,T组明显小于N组和C组,且PEG2、CRP较气腹前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TNF-α气腹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时间气腹使患者ALT、AST、ALP、BUN、Cr及炎症因子升高,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损伤,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足三里可减轻甚至逆转这一升高,对气腹后肝肾功能可能有保护作用。小结:腹腔镜CO_2气腹可以引起肝肾功能异常,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改善气腹后肝肾功能。腹腔镜手术应注意对气腹时间的控制,注意肝肾功能的保护。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 CO_2气腹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肾功能异常 器官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14
【目录】:
- 缩略语表5-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3
- 前言13-15
- 文献回顾15-29
- 试验一 气腹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的初步临床研究29-35
- 1 材料29
- 1.1 观察对象29
- 1.2 试验器材29
- 2 方法29-31
- 2.1 患者29-30
- 2.2 试验分组30
- 2.3 麻醉方法30-31
- 2.4 生化指标检测31
- 2.5 统计分析31
- 3 结果31-33
- 3.1 一般资料31
- 3.2 人口统计学数据和手术、麻醉参数31-32
- 3.3 BUN和Cr的变化32
- 3.4 ALT与AST的变化32-33
- 4 讨论33-35
- 试验二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腹后肝肾功能异常的保护作用35-47
- 1 材料35-36
- 1.1 观察对象35
- 1.2 试验器材35-36
- 2 方法36-40
- 2.1 患者36-37
- 2.2 试验分组37
- 2.3 干预措施37-38
- 2.4 麻醉方法38-39
- 2.5 生化指标检测39
- 2.6 盲法39
- 2.7 统计分析39-40
- 3 结果40-42
- 3.1 一般资料40
- 3.2 安全性分析40
- 3.3 人口统计学数据和手术、麻醉指标40-41
- 3.4 气腹前后肝肾功检测指标变化百分比41-42
- 3.5 气腹前后炎症因子变化百分比42
- 4 讨论42-47
- 4.1 气腹对肝肾功能损伤机制的探讨43-44
- 4.2 TEAS对气腹后肝肾功的保护机制探讨44-45
- 4.3 试验结果分析45-47
- 小结47-48
- 参考文献48-57
- 附录57-66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李巍;;气腹预处理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02期
2 潘裕国;钱以德;卫智强;;不同气腹压力对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眼压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20期
3 唐时荣,邹清远,余雷,杨洪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压力对呼吸、循环、血气的影响[J];人民军医;1994年08期
4 黄锐,刘彦,金志军,陈旭,李文;气腹对裸鼠腹腔恶性肿瘤细胞种植和生长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张丽清,陈丽莉;调控气腹压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5期
6 张道珍;陈芳;邢大军;;不同气腹压力对小儿呼吸和循环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年10期
7 黄文凤;向文奎;;气腹致患者严重缺氧2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2期
8 罗湘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19期
9 许峰峰;赵振献;谭进富;左继东;肖隆斌;谭敏;;气腹与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年08期
10 申海军;陈广瑜;詹建兴;胡博;成广海;付振刚;王斌;高辉;石景森;;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严美娟;葛云芬;楼小侃;邵礼华;;不同气腹压力对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呼吸功能的影响[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李勇;张连阳;赵松;;肝肺撞击伤伴失血后CO2气腹对兔脑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吴美艳;彭晓慧;郭艳军;;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和非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罗新书;励秀武;刘淑玲;;腹腔镜手术气腹压力对机体影响的研究与进展[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1年
5 张景华;曹月敏;胡万宁;谭文科;王兰辉;;不同压力CO_2气腹LC对血浆NO/NOS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魏强;李兴斌;;后腹腔CO2气腹对肾脏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腹腔镜外科的重要分支[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伍冀湘;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肿瘤有独特优势[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慎强;气腹状态下传统机械通气模式时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冯丽霞;CO_2气腹充气模式及压力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和复发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蔡逊;CO_2气腹对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徐辉;CO_2气腹对正常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S-100、NSE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6年
5 张景华;不同压力CO_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肩部疼痛ACTH、COR、PGE_2、NO/NOS及腹膜形态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6 戴s,
本文编号:437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43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