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别嘌呤醇对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5 08:04

  本文关键词:别嘌呤醇对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别嘌呤醇对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黄嘌呤氧化酶途径是否为运动中活性氧的来源以及如果这条途径可以在运动中产生活性氧,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为过度训练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大鼠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n=8),运动对照组(trained control group,TC)(n=8)和力竭性运动组(exhaustive trained group,ET)(n=16)。运动训练第九周结束后,力竭性运动组随机分为A,B两亚组:ET+生理盐水组(Saline)(A组,n=8),力竭性运动+别嘌呤醇组(allopurinol,ALLO)(B组,n=8)。第10周分别给A,B组大鼠灌胃等量安慰剂(0.9%Saline)和别嘌呤醇(100 mg/kg),每天一次。第10周结束后,所有实验大鼠10%水合氯醛麻醉,取左腿股外侧肌和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睾酮、血红蛋白、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XDH)、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信号分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p38 MAPK磷酸化变化和NF-KB激活变化(检测p50和p105两个亚基)。所有数据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用SPSS l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高度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1)与CON组相比,TC组大鼠的血清睾酮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与TC组相比,ET+Saline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是无明显统计学意义;ET+ALLO组血清睾酮含量显著上升(p0.05),血红蛋白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与ET+Saline组相比,ET+ALLO组血清睾酮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红蛋白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是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与CON组相比,TC组大鼠骨骼肌XDH活性显著下降趋势(p0.01),而XOD活性有上升趋势,是无统计学差异。与TC组相比,ET+Saline组大鼠骨骼肌XDH活性和X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ET+ALLO组XDH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XOD则无明显改变。与ET+Saline组相比,ET+ALLO组大鼠骨骼肌XDH活性有显著下降,而XOD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CON组相比,TC组大鼠骨骼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TC组相比,ET+Saline组大鼠骨骼肌MDA显著升高(p0.01);ET+ALLO组MDA含量无显著变化。与ET+Saline组相比,ET+ALLO组大鼠骨骼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4)与CON组相比,TC组大鼠骨骼肌SOD活性均显著上升(p0.05),而GSH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与TC组相比,ET+Saline组大鼠骨骼肌GSH含量有上升趋势,SOD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是均无统计学差异;ET+ALLO组GSH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与ET+Saline组相比,ET+ALLO组大鼠骨骼肌GSH含量显著上升(p0.01),SOD活性有升高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5)与CON组相比,TC组大鼠股外侧肌eNOS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与TC组相比,ET+Saline组和ET+ALLO组大鼠股外侧肌eNOS有上升趋势,但是均无统计学差异。与ET+Saline组相比,ET+ALLO组大鼠股外侧肌eNOS有升高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6)与CON组相比,TC组大鼠股外侧肌p38和p-p38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与TC组相比,ET+Saline组和ET+ALLO组大鼠股外侧肌p-p38含量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38含量无显著变化。与ET+Saline组相比,ET+ALLO组大鼠股外侧肌p-p38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38含量无明显变化。(7)与CON组相比,TC组大鼠股外侧肌p38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与TC组相比,ET+Saline组和ET+ALLO组大鼠股外侧肌p38磷酸化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与ET+Saline组相比,ET+ALLO组大鼠股外侧肌p38磷酸化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8)与CON组相比,TC组大鼠股外侧肌P50含量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105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TC组相比,ET+Saline组和ET+ALLO组大鼠股外侧肌P50含量均无明显变化;ET+Saline组大鼠股外侧肌P105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ET+ALLO组大鼠股外肌P105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ET+Saline组相比,ET+ALLO组大鼠股外侧肌P50含量无明显变化,P105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别嘌呤醇能显著降低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组织中ROS的生成并可提高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过度训练 骨骼肌 自由基 活性氧 别嘌呤醇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9-12
  • 1 前言12-13
  • 2 材料和方法13-22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13-17
  • 2.1.1 主要仪器13-14
  • 2.1.2 主要试剂及药品14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14-17
  • 2.2 实验对象与方法17-18
  • 2.2.1 实验对象与实验环境17
  • 2.2.2 实验动物分组17
  • 2.2.3 大鼠过度训练模型制备方案17-18
  • 2.3 大鼠死亡说明18
  • 2.4 样本取材和处理18
  • 2.4.1 血样的采集与处理18
  • 2.4.2 骨骼肌的采集与处理18
  • 2.5 指标检测方法18-21
  • 2.5.1 大鼠血清睾酮浓度检测18
  • 2.5.2 大鼠血红蛋白浓度检测18
  • 2.5.3 股外侧肌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 XDH)活性检测18-19
  • 2.5.4 股外侧肌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检测19
  • 2.5.5 股外侧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浓度检测19
  • 2.5.6 股外侧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含量检测19-20
  • 2.5.7 股外侧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检测20
  • 2.5.8 蛋白免疫印迹20-21
  • 2.6 统计学分析21-22
  • 3 结果22-26
  • 3.1 建模期间各组大鼠体重变化22
  • 3.2 不同干预组血清睾酮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变化22-23
  • 3.3 不同干预组XDH和XOD活性变化23
  • 3.4 不同干预组大鼠股外侧肌MDA含量活性变化23
  • 3.5 不同干预组大鼠股外侧肌抗氧化能力变化23-24
  • 3.6 不同干预组大鼠股外侧肌信号分子激活变化24-26
  • 3.6.1 不同干预组大鼠股外侧肌eNOS含量变化24
  • 3.6.2 不同干预组大鼠股外侧肌p38和p-p38含量变化24-25
  • 3.6.3 不同干预组大鼠股外侧肌p38激活变化25
  • 3.6.4 不同干预组大鼠股外侧肌NF-k B活性变化25-26
  • 4 分析讨论26-31
  • 4.1 大鼠过度训练模型建立26-27
  • 4.2 大鼠过度训练模型评价27
  • 4.3 大鼠骨骼肌细胞XOD途径酶活性变化27-28
  • 4.4 别嘌呤醇对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氧化能力的影响28-29
  • 4.5 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信号分子激活变化29-31
  • 4.5.1 过度训练对大鼠股外侧肌eNOS含量的影响29-30
  • 4.5.2 过度训练对大鼠股外侧肌p38含量和磷酸化的影响30
  • 4.5.3 过度训练对大鼠股外侧肌NF-k B活性的影响30-31
  • 5.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6
  • 文献综述36-43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中应,冯连世,宗丕芳;运动后恢复过程中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2 肖霞;王公法;王群;;不同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后大鼠骨骼肌HSP72的表达[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苏秋香;王忠华;刘伟;张庭琛;;血清类型对大鼠骨骼肌干细胞增殖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何湘平,纪占欣,刘传缋;适用于膜片钳研究的新生大鼠骨骼肌细胞培养[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年01期

5 缪爱琴,严政,张旭,朱晓梅;地塞米松诱导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损伤模型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年06期

6 周q

本文编号:451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451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f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