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疝修补术病例组合付费的费用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15:04
本文关键词:推行疝修补术病例组合付费的费用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病例组合付费 医疗费用 疝修补术 支付方式改革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案例医院疝修补术在按病例组合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前后的费用结构与其影响因素,探讨费用结构的变化与其结构是否合理并对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案例医院按病例组合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的控制是否有效及其有效程度,从而就本案例医院实施病例组合付费改革的控费效果来评价病例组合付费改革方案,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供有针对性参考建议。方法:选取案例医院2010年8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疝修补术病例组合全部病例的住院一日清单、病案首页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19.0以及EXCEL等数据处理工具,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的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疝修补术病例组合的医疗费用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进而了解案例医院疝修补术的费用结构与费用影响因素。结果:(1)患者基本情况:本研究筛选的符合条件的病例数共250例,以50-60岁的男性患者居多,97.69%的患者的麻醉方式为椎管内麻醉。(2)疝修补术医疗费用构成情况:改革前后疝修补术患者的次均费用分别为4223.00元与4421.26元,住院总费用的构成中主要是耗材费、手术费以及药品费,改革后分别占40.14%、22.24%与17.41%,改革后的药占比下降11.26%,耗材费所占比例上升10.57%;进口疝补片是花费最多的手术材料;改革前后抗感染药用药较多分别在术后与术前,分别占64.34%与54.05%;头孢唑林钠、罗哌卡因以及血凝酶分别是抗感染药、麻醉药以及止血药中使用最多的种类。(3)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以及患者平均自付费用等指标分析:改革后平均住院日减少了0.76天;次均费用增加了198.26元,实际报销比例上升了8.23%,平均自付费用增加了153.51元。其中,改革前后的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平均自付费用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果是,按病例组合付费改革后,平均住院日以及实际报销比例的变化趋势较为明显,实际报销比例的平均月上升趋势为1.06%。(4)疝修补术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年龄、是否使用罗哌卡因、是否使用国产疝补片以及政策干预是疝修补术病例组合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是不可控的,是否使用罗哌卡因、是否使用国产疝补片以及政策干预是可控的。结论:案例医院疝修补术病例组合付费改革的控费效果不明显。疝修补术医疗费用的变化受供方行为的影响较大,控制医疗费用主要从医疗服务的供方出发;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疝修补片;合理用药,加大对耗材、设备以及处方等方面的监管,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从而提高医疗质量;结合临床路径,进行支付方式改革设计,从而达到既控制成本,又能控制不合理费用的目的。
【关键词】:病例组合付费 医疗费用 疝修补术 支付方式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56.2;R197.3
【目录】:
- 个人简历3-8
- 中文摘要8-10
- 英文摘要10-13
- 1 前言13-15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14-15
- 2、资料与方法15-22
- 2.1 案例医院病例组合付费改革方案介绍15-17
- 2.1.1 改革的目的与覆盖的范围15
- 2.1.2 疾病的选择以及付费标准的制定15-16
- 2.1.3 支付原则16
- 2.1.4 筹资标准与补偿标准16
- 2.1.5 监督管理与奖惩措施16-17
- 2.2 案例医院的基本情况17
- 2.3 资料来源17-18
- 2.3.1 定量资料17
- 2.3.2 定性资料17-18
- 2.4 研究方法18-20
- 2.4.1 文献研究18
- 2.4.2 现场调查18
- 2.4.3 数据分析18-20
- 2.4.4 专家咨询20
- 2.5 研究内容20-21
- 2.5.1 疝修补术医疗费用现状20
- 2.5.2 疝修补术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分析20
- 2.5.3 病例组合付费改革对疝修补术费用控制效果及原因分析20-21
- 2.5.4 提出对控制医疗费用的意见和建议21
- 2.6 质量控制21
- 2.7 技术路线21-22
- 3、结果22-41
- 3.1 数据基本情况22-34
- 3.1.1 疝修补术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22-25
- 3.1.2 疝修补术医疗费用分析25-34
- 3.2 疝修补术医疗费用的单因素分析34-35
- 3.2.1 需方因素的分析34
- 3.2.2 供方因素的分析34-35
- 3.2.3 政策因素的分析35
- 3.3 疝修补术医疗费用的多因素分析35-36
- 3.4 患者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等指标分析36-41
- 3.4.1 指标的变化情况36-37
- 3.4.2 指标的变化趋势37-41
- 4、讨论41-45
- 4.1 病例组合付费改革给医院带来收益,但控费效果不明显41
- 4.2 病例组合付费改革的费用控制效果及原因分析41-45
- 4.2.1 病例组合付费改革方案对费用的影响42
- 4.2.2 疝修补术医疗费用结构的分析42-43
- 4.2.3 耗材的选用对医疗费用的影响43
- 4.2.4 监管抗菌药的使用对医疗费用的影响43-45
- 5、建议45-47
- 5.1 科学设计支付方式改革45
- 5.2 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相关配套措施的执行45
- 5.3 合理选择手术耗材45-46
- 5.4 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46-47
- 6、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之处47-48
- 6.1 研究的创新性47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1
- 综述51-62
- 1 支付方式的相关概念51-55
- 1.1 支付与收费51
- 1.2 支付方式的种类及其优缺点51-53
- 1.3 病例组合的发展53-55
- 2 疝修补术的现状55-56
- 2.1 疝修补术的适应症55
- 2.2 疝修补术的并发症55
- 2.3 疝补片分类55-56
- 2.4 疝修补术的费用情况56
- 3 医疗费用增长情况56
- 4 医疗费用控制研究现状56-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3-64
- 附件64-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兆芳;王禄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床日付费制度付费标准的制定[J];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11期
2 顾岩;;腹壁疝人工合成补片植入所致感染的防治[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3 刘皈阳;郭代红;尹红;郭绍来;付效群;;腹股沟疝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年03期
4 朱兆芳;王禄生;李润萍;;云南省禄丰县新农合住院按床日付费支付方式主要做法和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年01期
5 郑小华;胡锦梁;钱恩奎;翟清华;蒋超;;中美两国医疗费用控制理论与方法比较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年11期
6 黄邕生;赵颖旭;张振忠;;我国按床日付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的比较[J];中国卫生经济;2013年06期
7 卢建龙;祁方家;应晓华;;社会历史背景视角下的支付方式改革——以德国、英国和台湾地区为例[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年09期
,本文编号:535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5350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