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种麻醉方法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维持麻醉的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用两种麻醉方法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维持麻醉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用两种麻醉方法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51例)和B组(51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后,为A组患者联合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进行维持麻醉,为B组患者联合使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进行维持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麻醉前、t 1、t2、t3和t4时间段其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术毕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及拔除气管插管后的镇静评分。结果:A组患者在t2时间段和t3时间段其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术毕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患者,在为其拔除气管插管后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联合使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相比,联合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维持麻醉的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维持麻醉 效果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与椎管内麻醉法和神经阻滞麻醉法相比,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效果更好。有研究证实[1],在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联合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维持麻醉的效果显著,而且安全可靠。为了进一步探讨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红,纳瑞萍;骨盆架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满宜,王军强;计算机辅助微创骨科手术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和对策[J];北京医学;2005年04期
3 拉穷;;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西藏医药杂志;2006年03期
4 陈慧;邱小梅;靳琼瑶;;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08年02期
5 栾忠伟;高平;;电钻阻挡器的研制及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9期
6 魏春林;陈玺;;骨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年27期
7 陈细毛;;骨科手术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20期
8 李巍;;浅谈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J];中外医疗;2011年04期
9 肖镭;;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分析[J];当代医学;2013年20期
10 杨晓丽;马长林;;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贵新;关明;韩庆辉;刘中民;;手术准入核对表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价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红;纳瑞萍;;骨盆架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A];全国第六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戴闽;艾江波;;骨科运动康复的现状与展望[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4 梁克玮;;微创骨科的历史、现状与展望[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孟和;;弘扬中国骨科之长 走微创骨科之路[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李盛华;张彦军;;微创骨科与微创技术[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晋闽;张亮;张洁;;中医骨伤与西医骨科学发展的比较探究[A];第三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何少一;夏景兆;;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基层医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宁志杰;;关于现代骨科手术并发症的防范与思考[A];全国骨科临床研究新进展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集[C];2006年
10 何滨;许超;刘康;;新型可视影像骨科手术导航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佳 刘宁春;骨科:微创概念不能乱用[N];健康报;2005年
2 胡国华 李敏艳;郴州骨科手术迈入发展新纪元[N];大众卫生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王敬霞 通讯员 彭宁 吉鸿杰;骨科机器人应用于远程手术[N];保健时报;2006年
4 张佳明;骨科手术后[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5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谭军:骨科手术数字化[N];东方早报;2013年
6 健康时报记者 魏雅宁 特约记者 梁学亚;骨科手术用上“GPS”[N];健康时报;2009年
7 健康时报驻上海记者 尹薇;骨科手术后要防静脉栓塞[N];健康时报;2013年
8 段晓宏 任伟锋;创伤骨科手术标准化规范化迫在眉睫[N];健康报;2009年
9 杜靖远;骨科微创手术发展迅速[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段佳;微侵入技术正在颠覆传统骨科手术方式[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玉坤;骨科手术风险度评分[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2 任平;巴曲亭与速乐涓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对比观察[D];山东大学;2010年
3 徐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80岁以上骨科高龄手术病人病例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白洋;骨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江敏;小剂量氯胺酮术中应用对择期骨科手术病人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587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58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