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六味地黄丸对阴虚证小鼠肺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30 01:14

  本文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对阴虚证小鼠肺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六味地黄丸 阴虚证 AQP1 AQP5


【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甲亢型阴虚模型小鼠肺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甲状腺素复制阴虚小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甲状腺组(剂量为30mg/kg)、甲状腺素+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生药含量为1.5g·kg-1,相当于临床人用等效量)、甲状腺素+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生药含量为3.0g·kg-1,相当于临床人用2倍等效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天,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肛温、摄食量、饮水量、尿量、痛阈以及自主活动。末次给药后,以3%戊巴比妥钠溶液按0.2ml/100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小鼠,眼眶取血,加入无促凝剂的dorf管中,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管加压素(AVP)、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加EDTA抗凝剂管中,分离红细胞按照酶测定试剂盒测量Na+,K+-ATP酶活性;分离血浆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法测量小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及c AMP/c GMP的含量;测取肺右叶下部组织,制备匀浆,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AQP1、AQP5的含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阴虚模型组小鼠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肛温升高,摄食量增加、饮水量增加,尿量减少,痛阈降低、自主活动减少,阴虚模型小鼠血清ACTH、AVP、CORT含量显著升高,Na+,K+-ATP酶活性及血浆c AMP、c GMP及c AMP/c GMP的含量显著升高,肺AQP1、AQP5含量显著升高。②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以上症状缓解;小鼠血清ACTH、AVP、CORT含量降低;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以及血浆c AMP、c GMP及c AMP/c GMP的含量;降低肺部AQP1、AQP5的含量。结论:①六味地黄丸干预后阴虚小鼠阴虚症状改善。六味地黄丸作用于阴虚小鼠,能够提高小鼠皮肤含水量、摄食量、体重、尿量、自主活动,降低小鼠痛阈、肛温等症状。②六味地黄丸干预后阴虚小鼠水液代谢紊乱症状明显改善。六味地黄丸能降低阴虚小鼠血浆c AMP、c GMP及c AMP/c GMP的含量,抑制阴虚小鼠肺脏AQP1、AQP5的表达。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阴虚证 AQP1 AQP5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85.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5
  • 1 实验材料15-16
  • 1.1 实验动物15
  • 1.2 药物与试剂15
  • 1.3 实验仪器15-16
  • 2 实验方法及检测指标16-20
  •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16-17
  • 2.1.1 动物模型的制备16
  • 2.1.2 药物的制备16
  • 2.1.3 给药方法16-17
  • 2.2 指标检测17-20
  • 2.2.1 小鼠体征症状的观察17-18
  • 2.2.2 小鼠皮肤含水量的检测18
  • 2.2.3 小鼠血清AVP、ACTH、CORT含量的检测18
  • 2.2.4小鼠肺AQP1和AQP5 含量的测定18-19
  • 2.2.5 小鼠血浆c A M P、c G M P及c A M P / c G M P含 量的测定19
  • 2.2.6 小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19-20
  • 2.2.7 统计方法与数据处理20
  • 3 实验结果20-30
  • 3.1 六味地黄丸对阴虚证小鼠体征症状的影响20-27
  • 3.1.1 体重20-21
  • 3.1.2 肛温21-22
  • 3.1.3 痛阈22-23
  • 3.1.4 自主活动23-24
  • 3.1.5 饮水量24-25
  • 3.1.6 尿量25-26
  • 3.1.7 摄食量26-27
  • 3.2 六味地黄丸对阴虚模型小鼠皮肤含水量的影响27-28
  • 3.3 六味地黄丸对阴虚模型小鼠血清ACTH、AVP、CORT含量的影响28
  • 3.4 六味地黄丸对阴虚模型小鼠血浆cAMP、cGMP及cAMP/cGMP含量的影响28-29
  • 3.5 六味地黄丸对阴虚模型小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29
  • 3.6 六味地黄丸对阴虚模型小鼠肺AQP1、AQP5 的影响29-30
  • 4 讨论30-38
  • 4.1 肺水通道蛋白与肺脏相关疾病30-31
  • 4.2 肺水通道蛋白与肾脏相关疾病31
  • 4.3 造模方法的选择31-33
  • 4.4 六味地黄丸选择的探究33-34
  • 4.5 六味地黄丸对阴虚模型小鼠体征症状的影响34-35
  • 4.6 六味地黄丸对阴虚模型小鼠HPA轴的影响35-36
  • 4.7 六味地黄丸对血浆cAMP、cGMP及cAMP/cGMP含量36
  • 4.8 六味地黄丸对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36-38
  • 5 小结38
  • 6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思路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文献综述44-56
  • 参考文献53-56
  • 个人简介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凤鸣,王明艳,吴海涛,赵鸣,方张旭,周坤福;两首滋阴方药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的抑制作用[J];福建中医药;1998年04期

2 孙传花;杜毅;;六味地黄丸的组方解读及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0年09期

3 安宇;张剑钊;李学军;;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及其调节[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年05期

4 宋灏;;地黄丸类成药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1年06期

5 刘卿;周于禄;裴奇;阳璐;刘世坤;;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刘立华,唐正秀;六味地黄丸在妇科临床应用举隅[J];新中医;1990年02期

7 付晓伶,方肇勤;阴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评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薛春苗;曹俊岭;薛润苗;;温热药造小鼠阴虚模型的建立及其对小鼠免疫方面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5期

9 严惠芳,马居里;对肾阴虚证动物实验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林昌松;李宁;徐强;王笑丹;李小兵;陈纪藩;;知柏养阴汤对阴虚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10期



本文编号:591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591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