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诱导前电针刺激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效果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全麻诱导前电针刺激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电针刺激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胃大部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以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诱导全麻,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前行电针刺激,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时间段HR、MAP、SVR、ACI及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插管即刻及拔管时HR、MAP、SVR、ACI、CO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均0.05),麻醉诱导期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P均0.05);观察组插管即刻及拔管时MAP、SVR、AC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躁动及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4 h及48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电针刺激有助于维持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疼痛程度轻,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针刺复合全麻 血流动力学
【分类号】:R614.2
【正文快照】: 胃大部切除术是指同时切除幽门窦在内的3/5~4/5的正常胃组织,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的重要方法[1]。此外,胃大部切除术可显著改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2]。作为一种可造成重大创伤的手术,胃大部切除术会引起患者术中腹压升高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伟杰;胡三元;张光永;;胃大部切除术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年03期
2 李筱媛;李军;;“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非经穴点的设立——经穴特异性临床研究的方法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9年05期
3 万文俊;马朝阳;熊修安;王鹂;丁琳;张逸仙;王颖;;电针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09年05期
4 吴富东;王世军;王晓燕;英振昊;黄薛慧;;电针足三里穴对正常大鼠微循环的调节作用及穴位脏腑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2010年12期
5 丁依红;顾陈怿;沈利荣;吴凉森;施征;陈跃来;;电针复合药物全麻对围术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啡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敏;郭治波;杜宇征;;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2期
2 刘洋;田晓峰;;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钱玉新;;针刺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北方药学;2013年03期
4 阎琦;王舒;;针刺治疗高血压病机理概述[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5 罗志贤;罗志攀;冯裕欣;;综合疗法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07期
6 韩路璐;崔瑾;冯麟;肖淦辰;路绍祖;;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穴特点及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7 柳春玲;;盐酸右美托咪定超前镇静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年30期
8 侯超峰;;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年06期
9 王艳富;马朝阳;万文俊;熊修安;王颖;王鹂;;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1年08期
10 万文俊;王艳富;马朝阳;李海新;欧阳赛;;电针结合药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T浓度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春华;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霍则军;百会、足三里的长期电针刺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肌肥大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李峰;胃肠道重组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家有;针刺太冲与非经非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蛋白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黄伟;超早期针刺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于金娜;电针“中毼”与非经穴改善中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的效应对比[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7 陈磊;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道微循环、脑肠相关神经肽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田强;原络配穴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于正;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目标代谢小分子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照梅;耳尖放血法与穴位埋线法治疗高血压病的即刻及近期降压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徐斯宁;治未病理论在社区高血压病干预中的应用探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龙春;温针灸四关穴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杜文菲;针刺不同配穴对便秘模型大鼠肠运动的调节机制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田乃佳;针刺曲池、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即时降压效应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王艳富;电针曲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PY、NT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梁思力;穴位埋线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盛蓉蓉;电针大肠经合穴曲池对功能性腹泻患者r-fMRI脑功能连接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陈志娟;电针刺激“足三里”、“曲池”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肾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王珊珊;电针刺激“足三里”、“曲池”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梅;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发表《针灸临床研究规范》[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年04期
2 孙大勇,黄裕新,高巍,褚自宏,王庆莉;穴位电针影响狗血浆、胃粘膜组织中ET含量及意义[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王岩英;刘俊平;李晓丹;刘运芳;;乌拉地尔复合美托洛尔预防全身麻醉中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09年21期
4 张唐法,张红星,刘悦平;针刺单穴降压的穴位特异性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05期
5 熊丽娟;刘悦平;;电针阳陵泉致胆囊动力学改变的超声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年03期
6 石学敏;以针灸治疗为中心的中风诊疗体系[J];江苏中医;1999年08期
7 钱燕宁,张国楼,林桂芳;上腹部手术病人围术期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年05期
8 连学建,王建武,郭莲军,陈然,邹中华;胃克星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年06期
9 陈汉平;关于针灸学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若干认识[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年02期
10 温景荣;赵晓峰;王舒;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影响的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永明;“醒脑开窍”针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性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影响[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霞;电针合谷穴对低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及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萍;;不同海拔高度对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2 王伟,张西洲,甘伟孝;海拔5000m以上居住1年青年血流动力学观察[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3 程树亮,季忠军,李冰,王跃民;血管钠素肽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12期
4 张长林;藻酸双脂钠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56例血流动力学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1年01期
5 刘东,耿智隆,陈敏,董逸飞,王英峰;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6 张洪兴;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指脉波波形变化的相关性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年03期
7 王秀华,王建洲;79例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2005年03期
8 张志军;宋先忠;程慧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氧供需变化及麻醉处理[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6年04期
9 李中健;邢适颖;李世锋;潘运萍;董同庆;吕聪敏;王利亚;苑帅;杨丽红;;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年02期
10 刘伯毅;罗杰;郑翔;秦成名;郑晓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平;;评价血流动力学的一个新指标—波强度[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严静;;如何正确获取血流动力学压力与容量参数[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有军;乔爱科;丁金立;;血流动力学及其医学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报告论文[C];2010年
4 万千;;血流动力学与眩晕之间的关系[A];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许世雄;;血流动力学在医学中作用[A];2000上海科技论坛BIO-X研讨会暨中德医学生物物理和上海流变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袁静;杨毅;倪秀琦;李一文;张萍;陈江华;;慢性透析患者容量过负荷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A];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袁丽君;曹铁生;段云友;王臻;邢长洋;;胸压变化对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超声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王家权;于晓军;曾衍钧;伍时桂;徐小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吴国强;;血流动力学、调节和适应性[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10 刘明;周黎丽;宋福臣;侯玉芬;;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评价[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应重视PCI后的无再流现象[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晓宁;颅颈动脉植入支架后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与PIV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盛恒炜;ECMO支持下DCD供肝的器官移植麻醉与血流动力学目标导向管理[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单华宁;混沌在血流动力学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刘磊;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丁金立;心血管手术规划的血流动力学数值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6 王利军;颈部动脉伸长扭曲的血流动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7 程吉勇;单纯密网孔支架治疗兔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8 姬长金;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病机理的血流动力学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梁永新;右美托咪定对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10 袁丽君;胸压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力学原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娣;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刚;不同方法监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李静;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鹏飞;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与血流动力学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马昭逢;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喉罩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磊;大面积危重烧伤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7 李雪刚;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术前用药对全麻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8 马连彩;Glenn手术血流动力学几何多尺度数值模拟及其PIV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付雨林;颈动脉溃疡斑块破裂的血流动力学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10 乔晔;血流动力学参数动态预测妊高征及妊高征血流动力学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33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63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