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内腔镜监测仪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6:32

  本文关键词:内腔镜监测仪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腔镜监测仪 经皮肾镜取石术 灌注液吸收 出血 非肌层浸润性质的或浅表性的膀胱癌 前列腺增生 同期 经尿道 种植性转移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使用内腔镜监测仪监测经皮肾镜取石术过程中灌注液吸收和出血情况,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灌注液吸收量、出血量、血流动力学、血电解质和血肾功的具体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间,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2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在每次术前对内腔镜监测仪进行精确性检测试验后,术中使用内腔镜监测仪监测灌洗液吸收量及术中出血量;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心率情况、平均动脉压情况以及外周的血氧饱和度情况;术前及术后抽血化验,记录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电解质、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结果本研究22例因肾结石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中均采用单通道碎石取石,手术过程顺利。手术过程中,灌注时间为27-104min,平均为54.86±21.61mmin;灌注液用量为10380-33945ml,平均为19474.86±6572.15m1。通过内腔镜监测仪监测灌注液吸收量为468-1696m1,平均为933.36±318.19m1;术中出血量为27.5-113.1m1,平均为72.50±25.33m1。灌注时间50min、灌注液用量超过18L的患者,体内灌注液吸收量明显高于其他患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灌注时间60min,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超过80m1,患者体内灌注液吸收量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11)。同时,血红蛋白(P=0.003)和红细胞比容(P=0.001),与手术前相比均显著减少,Ca2+与手术前相比亦显著减少,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血流动力学、血电解质及肾功能的观察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研究的全部经皮肾镜取石术,通过内腔镜监测仪的监测,发现手术过程中都有灌注液的吸收情况发生。随着手术中灌注时间的延长、术中灌注液用量的增加,患者体内灌注液的吸收量情况也逐渐增多。同时,术中出血量也随着灌注时间的增加而增多,且术中出血量与灌注液的吸收量之间具有相关性。内腔镜监测仪能实时、准确、无创地监测患者术中灌注液吸收及出血的情况,及时给术者提供相关信息,使术者做出及时、妥善地处理,显著降低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和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同期进行对手术后膀胱癌的总体复发率情况及前列腺窝或膀胱颈部肿瘤复发率情况的影响。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探讨经尿道同期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前列腺增生对术后肿瘤复发影响的对照研究,无论是否采用分配隐藏、盲法等。由2名评价人员独立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文献开展质量方面的评估与分析,收集所需资料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版本的统计学方面的技术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展开Meta分析和研究。结果共纳入10个对照研究试验,1603例患者。试验组共721例患者,57例发生前列腺窝/膀胱颈部复发,293例发生肿瘤复发,平均随访时间为43.55个月(范围为12~130个月)。对照组共882例患者,67例发生前列腺窝/膀胱颈部复发,396例发生肿瘤复发,平均随访时间为47.24个月(范围为12~191个月)。通过对资料开展Meta分析和研究后,提示同期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和前列腺增生切除术与单独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相比较,手术后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发生前列腺窝或者膀胱颈部肿瘤复发的情况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性。比较两组肿瘤总体复发率情况,OR值为0.74[0.60,0.91](P=0.005),表明同期手术组的肿瘤总体复发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而将试验组中前列腺窝/膀胱颈部肿瘤复发率与原发肿瘤数目的相关性进行比较,OR值为0.25[0.12,0.52](P=0.0002),表明多发肿瘤术后,前列腺窝/膀胱颈部的肿瘤复发率明显增高。结论经尿道同期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前列腺增生不会增加前列腺窝/膀胱颈部肿瘤复发的机率和种植风险,且随访期内,同期手术组的肿瘤总体复发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手术可以同时进行。
【关键词】:内腔镜监测仪 经皮肾镜取石术 灌注液吸收 出血 非肌层浸润性质的或浅表性的膀胱癌 前列腺增生 同期 经尿道 种植性转移 Meta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9.2
【目录】:
  • 第一部分 中文摘要3-4
  • 第一部分 英文摘要4-5
  • 第二部分 中文摘要5-6
  • 第二部分 英文摘要6-7
  • 缩略语7-12
  • 第一部分 内腔镜监测仪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和研究12-40
  • 第一章 前言12-17
  • 1.1 背景12-13
  • 1.1.1 有关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发展历史与近况12
  • 1.1.2 内腔镜监测仪介绍12-13
  • 1.2 经皮肾镜取石术两种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13-17
  • 1.2.1 术中出血13-14
  • 1.2.2 引起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14-15
  • 1.2.3 灌注液吸收综合征15
  • 1.2.4 影响灌注液吸收的相关因素15-17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17-22
  • 2.1 病例资料17
  • 2.1.1 入选标准17
  • 2.1.2 排除标准17
  • 2.2 手术方法17-19
  • 2.2.1 手术设备和监测仪器17
  • 2.2.2 麻醉与体位17-18
  • 2.2.3 手术步骤18
  • 2.2.4 灌注液的选取及灌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8
  • 2.2.5 手术中用药及应注意的问题18-19
  • 2.3 内腔镜监测仪的灌注液吸收量和出血量精确性检测试验19
  • 2.3.1 检测用品19
  • 2.3.2 检测步骤19
  • 2.4 监测指标及方法19-20
  • 2.4.1 监测指标19-20
  • 2.4.2 监测方法20
  • 2.5 统计学方法20-22
  • 第三章 结果22-28
  • 3.1 术前内腔镜监测仪精确性检测试验22-23
  • 3.2 灌注液吸收量及影响因素23-24
  • 3.2.1 术中不同灌注时间与灌注液吸收量的关系23-24
  • 3.2.2 术中不同灌注液用量与灌注液吸收量的关系24
  • 3.3 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24-25
  • 3.3.1 术中不同灌注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关系25
  • 3.3.2 术中不同出血量与灌注液吸收量的关系25
  • 3.4 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变化情况25-26
  • 3.5 血液中电解质的变化情况26-27
  • 3.6 肾功能的变化情况27-28
  • 第四章 讨论28-37
  • 4.1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内腔镜手术监测仪28-29
  • 4.2 灌注液吸收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相关影响因素29-31
  • 4.2.1 灌注吸收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29
  • 4.2.2 灌注液的选择与灌注液吸收的相关性29
  • 4.2.3 不同灌注时间对灌注液吸收量的影响29-30
  • 4.2.4 灌注液的用量与术中灌注液吸收量的相关性30
  • 4.2.5 未发生灌注液吸收综合征的原因分析30-31
  • 4.3 术中的出血量及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31-33
  • 4.3.1 不同灌注时间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32
  • 4.3.2 不同出血量对灌注液吸收量的影响32-33
  • 4.4 灌注液吸收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影响33-34
  • 4.5 灌注液吸收在血液中电解质方面的影响34-35
  • 4.6 术中灌注液的吸收与肾脏功能变化的关系35-37
  • 第五章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0
  • 第二部分 经尿道同期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前列腺增生对膀胱癌复发影响的meta分析40-50
  • 第一章 前言40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40-42
  • 2.1 收集资料40-41
  • 2.1.1 所需要的资料类型40
  • 2.1.2 所要研究分析的对象40
  • 2.1.3 研究过程中干预的方法40-41
  • 2.1.4 所要研究和分析的指标41
  • 2.2 文献资料的检测与搜索41
  • 2.3 文献资料的筛查、选择与提取41
  • 2.4 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价41-42
  • 2.5 统计学的分析方法42
  • 第三章 结果42-46
  • 3.1 文献数据的检查搜索情况42-43
  • 3.2 统计分析结果43-46
  • 3.2.1 肿瘤前列腺窝/膀胱颈部复发率43-44
  • 3.2.2 肿瘤总体复发率44-45
  • 3.2.3 肿瘤前列腺窝/膀胱颈部复发率与原发肿瘤数目的关系45-46
  • 第四章 讨论46-47
  • 第五章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晓涛,卢一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1011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011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