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8 12:42
本文关键词:112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IgA肾病 蛋白尿 临床指标 肾脏病理 组织学分级
【摘要】:背景:原发性Ig 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 A或Ig 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终末期肾脏疾病重要的病因之一[1]。虽然现阶段针对原发性Ig A肾病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述明确,虽存在一些经典的治疗方案,但缺乏特效手段。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以血尿最为常见,以蛋白尿为主者少见。目前针对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特点及两者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我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 A肾病且尿常规检查示红细胞5个/HPF、尿蛋白定性阳性的1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两者间的相关性,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起病诱因、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肌酐、尿酸等,病理资料包括病理分级、免疫复合物沉积强度及类型等。根据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的年龄、Lee氏分级、伴随的临床表现等分组,观察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该病的发病特点、血压、肾功能、尿蛋白程度、尿酸、血脂的具体情况,分析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各个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或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1.112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男性67例,女性45例,男性多于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各年龄段的发病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比例1.49:1。肾活检时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0.77±17.02)岁,青年组发病例数最多,各年龄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发病诱因:无明显诱因者95例,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居多(P0.01);而在有诱因的两组中,上呼吸道感染者明显多于劳累起病者(P0.01)。2.112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112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Lee氏分级以Ⅲ级最多。性别对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Lee氏分级分布无明显影响,Ⅲ级、Ⅳ级中以青年患者多见(P0.05)。(2)抗体复合物沉积以Ig A最多见(P0.05),Ig A沉积的免疫荧光强度以++最多(P0.01),补体复合物沉积以C3沉积最常见(P0.05),抗体复合物沉积类型、Ig A沉积的免疫荧光强度、补体复合物沉积类型与Lee氏分级无相关性。3.112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实验室检查分析结果:(1)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肾功能正常者明显多于肾功能不全者(P0.01);在伴有肾功能不全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1),肾功能与年龄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血压多正常(P0.05),伴高血压者多为青年(P0.05),而血压情况与性别无关。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少见大量蛋白尿者,并且尿蛋白的程度与性别、年龄均无关联。(2)随着Lee氏分级级别的升高,伴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情况逐渐增多,但Lee氏分级与尿蛋白程度并无相关性,即尿蛋白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肾脏损害情况。(3)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尿酸正常者明显多于高尿酸血症者(P0.01);在伴有高尿酸血症者中,男性多于女性(P0.05),是否伴有高尿酸血症与年龄无关。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伴高脂血症者明显多于血脂正常者(P0.01),是否伴有高脂血症与性别、年龄无关。伴高尿酸血症者多伴高脂血症(P0.01)。而随着尿蛋白程度的逐渐加重,伴高脂血症者逐渐减少(P0.05)。结论:1、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以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隐匿,多无明显诱因。2、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以Lee氏分级Ⅲ级为主,Ig A沉积的荧光强度与病理损害程度、病情轻重无关。3、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随Lee氏分级级别的升高,伴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情况逐渐增多。4、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尿蛋白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其肾脏损害程度。5、以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无论其尿蛋白程度如何,都应行肾活检明确病理改变,针对性地采取诊治方案,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关键词】:IgA肾病 蛋白尿 临床指标 肾脏病理 组织学分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92.31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英文缩略词表13-14
- 第1章 绪论14-15
- 第2章 综述15-23
- 2.1 IgA肾病蛋白尿的发病机制15-17
- 2.1.1 IgA1分子与蛋白尿15-16
- 2.1.2 足细胞与蛋白尿16
- 2.1.3 IgA1分子、足细胞与蛋白尿16-17
- 2.2 蛋白尿与病理改变17-19
- 2.2.1 光镜改变17-18
- 2.2.2 免疫荧光改变18
- 2.2.3 电镜改变18-19
- 2.3 蛋白尿与临床分型19-20
- 2.4 蛋白尿与治疗20-22
- 2.5 蛋白尿与预后22-23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3-26
- 3.1 研究对象23
- 3.2 研究方法23-25
- 3.2.1 临床资料23-24
- 3.2.2 病理资料24-25
- 3.3 统计学方法25-26
- 第4章 结果26-38
- 4.1 112 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26-31
- 4.1.1 一般资料特点26
- 4.1.2 发病诱因特点26-27
- 4.1.3 实验室检查特点27-31
- 4.2 112 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病理资料分析结果31-38
- 4.2.1 Lee氏分级特点31-34
- 4.2.2 抗体复合物沉积特点34-35
- 4.2.3 IgA沉积免疫荧光特点35-36
- 4.2.4 补体复合物沉积特点36-38
- 第5章 讨论38-43
- 5.1 112 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一般资料特点分析38-39
- 5.2 112 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发病诱因特点分析39
- 5.3 112 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病理资料特点分析39-40
- 5.4 112 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40-43
- 5.4.1 112 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尿蛋白、血压、病理分级的特点分析40-41
- 5.4.2 112 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分析41-43
- 第6章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50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梅;李开龙;;IgA肾病治疗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年08期
2 刘双信;史伟;;IgA肾病的治疗进展[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5年04期
3 陈琛;刘书馨;;IgA1异常糖基化与氧化应激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年03期
4 李振;徐元宏;;糖基化异常的IgA1分子与IgA肾病[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23期
5 贾占东;隋淑梅;;隋淑梅教授治疗IgA肾病血尿临床经验[J];新中医;2014年09期
6 邓武成;朱雪花;冉强;侯光强;张克波;廖华伟;;IgA肾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34期
7 韩重阳;李荣山;乔f^;乔玉峰;李亚峰;冯永亮;;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meta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夏楠楠;刘章锁;;102例IgA肾病蛋白尿与病理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年06期
9 陈彩妹;王凉;刘斌;祁真;华佳;刘晓斌;尤宇望;张志坚;单炜薇;孙铸兴;;IgA肾病患者的肾脏病理学特征[J];江苏医药;2012年02期
10 涂金花;余英豪;;足细胞异常与IgA肾病[J];医学综述;2011年23期
,本文编号:1055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0550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