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的因素
本文关键词: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的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终末期肾病行PD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的基础资料、IMA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158例患者进入研究,男性82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46.12±11.81)岁。依据IMA水平分为高IMA组(52例,IMA≥85.56KU/L),正常IMA组106例。高IMA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残余肾小球滤过率、总肌酐清除率均低于正常IMA组,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和低总肌酐清除率是IMA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亚组分析显示Alb30g/L的患者IMA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总肌酐清除率60 L/(W·1.73m2)的PD患者IMA水平较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多。结论:Alb水平、总肌酐清除率是影响PD患者IMA水平的重要因素,改善PD患者的营养状态、保护残余肾功能、提高透析充分性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肾内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血管事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422011) 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一般项目(201210515000387)
【分类号】:R692.5
【正文快照】: 腹膜透析(PD)已经成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需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1]),是影响PD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报告显示PD患者总体死亡率高于血液透析,而最主要死亡原因即为心血管疾病(占总死因3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文律;丁小强;滕杰;邹建洲;吉俊;;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比较[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月;鲁新;赵外欧;;左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心肌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年05期
2 魏芳;;左卡尼汀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年36期
3 段冬梅;;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两种透析方式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安徽医药;2013年09期
4 梁凌;李似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6期
5 王瑜;赵青;周静;;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变化及与白蛋白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6 李六生;赵鸿飞;陈飞;陈晓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3期
7 苏晓燕;黄辉;张坤;郑伟平;李爱婷;关晓东;彭洪泉;;缺血修饰白蛋白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年01期
8 汤梦娟;李岩;肖蕊;赵延;赵静;詹科;;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20期
9 苏彩芳;郭井娟;;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病案;2011年12期
10 王雪剑;张献朝;陈伟;陈飞飞;;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退出原因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1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珊珊;陈林;张朝明;;缺血修饰白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0年06期
2 肖倩;缺血修饰白蛋白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年05期
3 李素姣;黄振文;陈磊;姚孟英;张金英;;缺血修饰白蛋白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03期
4 陈磊;黄振文;;缺血修饰白蛋白——早期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新生化指标[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04期
5 陈磊;黄振文;牛青原;李素姣;郭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改变及其意义[J];临床荟萃;2006年09期
6 邱红;江淑芳;邢继成;郝虹;赵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实践;2006年07期
7 马勇;吕魁玉;覃艳玲;;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12期
8 陈建军;李向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动态变化[J];中国循环杂志;2007年01期
9 徐志强;王骏;王鸣和;;缺血修饰白蛋白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5期
10 沈晓丽;邢超;韩莉莉;林粼;林立芳;邓玉莲;浦晓东;胡锡衷;;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茸;陈静乙;;冠状动脉血管成型术前后缺血修饰白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素姣;黄振文;陈磊;姚孟英;张金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3 黄杏梅;杨向军;;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4 魏丽;黄星原;;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5 安亚平;刘志琴;;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价值[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刘志琴;安亚平;李隽;刘忠惠;;缺血修饰白蛋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7 乔蕊;;缺血修饰白蛋白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阵;高广卫;谷晓建;;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徐根云;郑玉芬;杨大干;陈黎明;;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义;李继福;刘阳;邹雄;张建;张晓时;;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跃林;心肌缺血的新生化标志物—— 缺血修饰白蛋白[N];健康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章迪思;为制“心”药,过年也“心不在焉”[N];解放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珊珊;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宋涛;缺血修饰白蛋白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变化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何旋芳;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脱氧核糖核酸酶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4 陈伟斌;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5 黄杏梅;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游洁芸;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影响及其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8 徐爽;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莲花;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冠脉介入术中的变化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莫殿军;蒙古族地区健康人群缺血修饰白蛋白参考范围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7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05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