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使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的初步观察
本文关键词:阴道使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的初步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使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 4 5例有反复泌尿系感染病史的绝经后妇女分成两组 ,分别使用结合雌激素 (商品名倍美力 ) ,软膏3 0例 (结合雌激素组 ) ,口服抗生素 15例 (抗生素组 ) ,疗程 3个月。用药前、后分别行清洁中段尿尿常规检查、尿及阴道细菌培养 ,对阴道细胞成熟值及阴道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 除结合雌激素组有 3例自行停止治疗外 ,其余均完成治疗。治疗后结合雌激素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 2 / 2 7)明显低于抗生素组 ( 12 / 15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0 1)。结合雌激素组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达 5 9 3 % ,抗生素组无乳酸杆菌出现。结合雌激素组阴道健康评分 ( 13 4± 2 5 )分 ;阴道细胞成熟值 ( 74 6± 14 1) ,分别明显高于抗生素组 ( 5 2± 0 4分 ;10 8± 8 3 ) ,两项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 ,能有效减少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的反复发作 ,较使用抗生素副反应轻 ,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单位】: 卫生部北京医院妇产科 卫生部北京医院妇产科 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 卫生部北京医院妇产科 卫生部北京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绝经后期 泌尿道感染 雌激素类
【分类号】:R711.05
【正文快照】: 泌尿系感染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据国外文献报道 ,至少有 2 0 %的绝经后妇女发生过泌尿系感染。尽管目前抗生素的应用发展迅速 ,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明显提高 ,但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复发率却无明显下降。本研究探讨阴道使用结合雌激素软膏 ,治疗老年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淑玲,尹利荣,徐砚颖,张和顺,马丽茜,郭素杰,王宇全,王洪礼;结合型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响[J];天津医药;2004年06期
2 金海涛;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与常见身心症状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8期
3 杜巧宁;申云霞;李旺林;张涛;;雌激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16期
4 包寒靖;;结合雌激素配合仕泰栓用于绝经后妇女取IUD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21期
5 洪秀芹,周凤洁;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68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12期
6 王莹,邢淑敏,董唏,庄逢源;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8期
7 赖爱鸾!100038北京,张建生!100038北京,丁磊!100038北京,张李松!100038北京,王成彬,曾强!老年病研究所;绝经妇女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水平及补充性激素后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年04期
8 杨欣,,郑淑蓉,白文佩,李辉,吴北生;结合雌激素加安宫黄体酮连续序贯应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9 滕振娟,刘引串,于丽霞,吕艳玲;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相关疾病及性激素补充疗法[J];中国妇幼保健;2001年09期
10 叶平;;雌激素对绝经妇女脂质代谢的影响[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09版)[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成小梅;;医院内泌尿道感染的分析和控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3 陶晶;仇剑];顾红亮;杨慧琳;陈静;王祖承;;雌激素α受体基因与5-HT转运体基因交互作用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首发抑郁障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王菊飞;;218例泌尿道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黄革;肖云珍;张燕萍;;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菌群及耐药特征分析[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吴启富;邓志萍;;三金片治疗儿童急性泌尿道感染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7 刘晓瑷;;绝经后取环方式[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杨桂香;彭险峰;曾振灵;;检测雌激素类化合物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张蕾;;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小儿泌尿道感染疗效观察[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云;罗慧;杨桂香;陈杖榴;曾振灵;;雌激素类化合物响应性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教授 黄循;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好方法[N];大众卫生报;2001年
2 黄循;女性泌尿道感染易反复发作[N];湖南日报;2001年
3 李圣融;夏季临 饮水勤[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涂晓晨;胆结石 少吃激素类食物和药物[N];健康时报;2007年
5 王熹;女性易被感染的危险期[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董飞侠;夏日如何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困扰[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王学东;宝宝泌尿道感染对策[N];大众卫生报;2007年
8 王学东;宝宝泌尿道感染有对策[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时毓民;男女宝宝教养有差异[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肖祥云 本报记者 耿兴敏;尿道感染爱纠缠女性[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湘鸣;牛奶中雌激素类化合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2 高辉;联合应用雷洛昔芬和雌激素对去势大鼠血栓前状态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王玲;环境中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技术及其降解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杨艳青;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早期和绝经晚期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不同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蔡慧青;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健康状况评估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易静;医院信息数据挖掘及实现技术的探索[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7 李嗣杰;雌激素硫转移酶1E1和硫酸酯酶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D];吉林大学;2009年
8 葛新;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新基因R049的鉴定和特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斌;膳食脂肪酸摄入水平、体内脂肪酸组成谱及其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陈浩;直观检测环境雌激素的转基因斑马鱼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贵珍;针药结合对女性更年期绝经后期生殖内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3年
2 裴静;ER、PR、HER-2在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病理相关性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3 王晓霞;346例绝经后乳腺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崔勇;大黄酸哌嗪雌激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和药理活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5 陈曦;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预防性卵巢切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6 吴法令;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内皮功能及血脂变化与冠脉病变严重性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7 黄韦;在线富集液相色谱检测水中痕量雌激素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8年
8 郁倩;动物性食品和水中雌激素残留污染检测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秦莉;小剂量CE缓释片剂的研制及体外活性测定[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10 秦会敏;性激素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发生机制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8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05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