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波谱在老年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在老年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对前列腺癌(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21例PC、28例BPH的T2WI、DWI及MRS的表现特征。MRS测量每个体素的枸橼酸盐(Cit)、胆碱(Cho)、肌酸(Cre)的相对值及(Cho+Cre)/Cit的比值。结果多体素1H-MRS显示PC(Cho+Cre)/Cit比值的平均值与BPH(Cho+Cre)/Cit比值的平均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S可以很好地鉴别PC和BPH,能够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医师穿刺检查。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线科;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分类号】:R737.25;R445.2
【正文快照】: 前列腺癌(PC)早期确诊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存期,降低死亡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可以定量分析机体内不同种化合物,且可以无创分析机体能量代谢。它能提供组织能量代谢及前列腺组织或肿瘤组织坏死等不同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为前列腺疾病的临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顺磁共振波谱学术讨论班在福州举行[J];科学通报;1977年Z1期
2 邱炳辉,欧阳辉,漆松涛;磁共振波谱在癫痫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年02期
3 樊树峰;肝脏磁共振波谱的研究现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6期
4 张卓立,黄志兰,傅莉,张贵祥,郜发宝;临床心肌~(31)磷磁共振波谱的研究进展[J];心脏杂志;2002年03期
5 王志康,孙建忠;~1H磁共振波谱的影响因素[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07期
6 关计添,刘国瑞;磁共振波谱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刘强;~(31)P磁共振波谱回顾及其在肝脏等脏器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年11期
8 赵海涛,陆军,张卓立,孙立军,魏光全,韩月东,常英娟,张劲松,宦怡;~(31)P磁共振波谱对心肌梗死能量代谢变化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09期
9 赵继泉,梁碧玲;磁共振波谱的临床应用[J];医疗保健器具;2003年06期
10 李坤成;磁共振波谱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韶卿;;基于31P磁共振波谱图的肝脏数据分类[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坤成;;磁共振波谱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强;王滨;武乐斌;;~(31)P磁共振波谱回顾及其在肝脏等脏器中的临床应用[A];庆祝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学术论文专刊[C];2005年
4 楼海燕;许顺良;张敏鸣;张景峰;;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磁共振波谱表现分析[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军;丁仕义;杜飞舟;;正常肝脏的~(31)P磁共振波谱正常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郜发宝;黄志兰;高元桂;方虹;赵海涛;索丽萍;毛松寿;;心肌缺血31-磷磁共振波谱的临床应用[A];第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8年
7 杨丽;田荣华;;正常成人脑组织不同区域磁共振波谱代谢物比值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8 方虹;;脑内化合物分子扩散运动磁共振波谱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楼海燕;张敏鸣;张景峰;许顺良;;磁共振波谱评价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建奇;吴斌;王乙;唐峰;彭卫军;蒋瑜;陈群;;导航回波门控屏气肝脏~1H磁共振波谱[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吉;磁共振波谱鉴别轻度AD[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印弘;1.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2.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磁共振波谱成像与弥散张力成像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2 郜发宝;心肌缺血磁共振波谱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3 贾宁阳;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高场磁共振及磁共振波谱系列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高飞;正常人群脑内GABA含量与年龄相关性的磁共振波谱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卓立;缺血再灌注心肌磁共振波谱及影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齐志刚;3.0T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润波;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复合证)磁共振波谱特征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马晓舟;磁共振及磁共振波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建雄;正常人和颞叶癫痫患者海马代谢不均一性磁共振波谱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4 刘海峰;磁共振波谱分析后处理算法的实现[D];东北大学;2009年
5 陈永生;磁共振波谱后处理技术研究及实现[D];东北大学;2009年
6 田军;前列腺疾病的磁共振波谱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杨琼;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边缘系统磁共振波谱和虚实证候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李苗凤;磁共振波谱微弱信号的自动检测和量化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王建伟;活体脑梗死前后脑代谢的磁共振波谱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1年
10 秦江波;正常成人不同年龄组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测定[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8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058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