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口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BNP、CK-MB、cTnI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辛伐他汀口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BNP、CK-MB、cTnI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辛伐他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脑利钠肽 肌酸激酶MB同工酶 肌钙蛋白I 心血管事件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口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每周2~3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20 mg,1次/晚,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BNP、CK-MB及c Tn I。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BNP、CK-MB、c Tn I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7次,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1次,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口服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BNP、CK-MB、c Tn I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单位】: 廊坊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脑利钠肽 肌酸激酶MB同工酶 肌钙蛋白I 心血管事件
【分类号】:R54;R692.5
【正文快照】: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1],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具有非降脂效应,如内皮保护、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抗凝,从而起到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2],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晓光,邱阳,李艳莲;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对心肌损伤性疾病的诊断[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贾成瑶;王莉;毛志刚;张居龙;张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3 李开龙;苏楠;詹俊;王惠明;赵玲;何娅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p53的表达与血管钙化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年01期
4 闫敏;胡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年04期
5 林娜;邓英辉;;阿托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利钠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6 崔飞飞;徐惠;;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年08期
7 杨振华 ,潘柏申 ,许俊堂;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文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家来;盛大平;;从辨证的角度论实验室诊断新技术的开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张凡;刘玉侠;陈建文;程佩萍;杨萍;张伦军;邓蓉;;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3 宋卫华,谢晓谦;新一代肌钙蛋白Ⅰ和T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比较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年01期
4 杨亚东;陆汉魁;高云朝;;心肌肌钙蛋白I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7年03期
5 胡章学;张涛;王婷;孟红;;肌钙蛋白Ⅰ与肌红蛋白定时定量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7年04期
6 周建光;刘兆川;;肌钙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熊大迁,马涛,李智芳;血清CRP、PA、CK-MB、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3年03期
8 季勇;黄亮;郭国明;李闽云;;高频程序通气对心肺复苏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年33期
9 王哲夫;邓建国;陈荣梅;刘英;;血清CK-MB及心肌cTnI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研究[J];当代医学;2009年36期
10 黄立群,黄少弼;肌钙蛋白检测对风湿病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建东;;中小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浅谈[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2 邓建东;;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的科学管理[A];第一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超;朱小莉;;应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论文汇编[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淼;应激过程中组织和细胞内HSPs表达与应激性损伤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陈明友;肌酸激酶MBmass对急性心肌梗死定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严晓红;Salusins作为一种新的心肌细胞生存因子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郭会时;人心肌肌钙蛋白I的几种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5 夏红萍;雾化吸入一氧化氮供体治疗新生猪急性低氧性心肺损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聂金雷;运动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变化规律及心肌生理与病理变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7 魏梦绮;SPIO标记自体内皮祖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性心的活体MR成像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王燕;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对单核巨噬细胞分化发育调节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定良;冠心病患者CXCL16的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佳斌;射频消融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作强;血浆BNP对不同年龄ACS患者介入术后临床预后的对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宁博;心肌肌钙蛋白T联合DVH图在放射性心肌损伤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何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YOCK-MB和血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6 彭洁;肌钙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的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7 哈克(Rishi Ram Dhakal);高龄胆石症患者LC与OC前后心肌酶、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变化的对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8 任剑波;缺氧预处理对大鼠钝性心肌挫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永伟;心肌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张鹏;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循证评价与临床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惠芳;彭兰芬;张月;邵发保;骆九源;郑柳燕;陈少英;李桂兰;;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综合征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年11期
2 杨海芸;曹国良;;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年01期
3 郭利明;刘毅;汪延辉;李凡凡;吕吟秋;袁谦;张文辉;;阿仑膦酸盐对骨化三醇诱发肾大部分切除大鼠血管钙化的防治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年08期
4 庄兴,韩松;急性心肌梗塞实验诊断指标的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1997年04期
5 苏恩本,张寄南,卞智萍,徐晋丹,杨笛,马文珠;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诊断指标比较[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02期
6 何淑莉,姚创利,李建平,刘雅;心肌肌钙蛋白Ⅰ在AMI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18期
7 姚树青;侯亮;;阿托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及IL-6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1年07期
8 常为民;冯兵;杨旭;杨惠标;叶自林;;他汀药物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06年03期
9 李开龙,王建民,赵玲,张建国,何娅妮,杨聚荣,陈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衰老演变及其意义[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智;;雷诺嗪预防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复发的研究结果[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年05期
2 李洋威;林金秀;;左房增大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年06期
3 金鑫;尹超;李拥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1期
4 唐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代谢紊乱及心血管事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01期
5 张庆东;;急诊心血管事件的防范及对策[J];临床急诊杂志;2010年03期
6 ;补钙升高心血管事件危险[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4期
7 ;“希望”研究与“瑞泰”—防止心血管事件里程碑式的临床试验[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5期
8 刘德平,董榕,吴军,巨小ng,杨春英,郭正红,乔巍巍,窦岩;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年01期
9 ;抗生素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J];河南医学研究;2002年02期
10 王忠杰;高文斌;李西慧;;术前抑郁、焦虑状况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维琥;;中西医结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策略思考[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2 范维琥;;中西医结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策略思考[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梅颜;;血脂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热点——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与处理帮助[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范维琥;;中西医结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策略思考[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江薇;李雪竹;严海东;;老年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6 宋秀兰;陈守强;伊永亮;余玫;魏敏;高海青;;基于心脏远程监护技术的院外心血管事件防治新模式[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张建义;;肾功能损害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8 李开龙;何娅妮;霍本刚;张莹;李开斌;赵玲;;维持性血透患者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岩;;北京地区25至64岁人群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10 张响华;王晓岳;罗长青;许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斌;运动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记者 朱国旺;早期检查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3 姚春霞;维生素C和E对主要心血管事件无影响[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陈铮;儿童期高甘油三酯 预示成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张阳明;心血管事件“批示器”[N];医药经济报;2001年
6 付宇锐 译;LDL—C水平仍是心血管事件的最佳预测指标[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胡春松;心脏病突发怎样应对[N];健康报;2007年
8 刘元江;ACEI联用钙通道阻滞剂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新美;十年心血管事件风险可降低一半以上[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PCI应用不当可增加心血管事件[N];健康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芸;北京地区社区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肖文凯;社区人群中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许如意;北京地区人群心血管事件预测指标的横断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陈e,
本文编号:1083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08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