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细胞及大麻素CB2受体与大鼠间质性膀胱炎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肥大细胞及大麻素CB2受体与大鼠间质性膀胱炎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间质性膀胱炎 MC 大麻素CB2受体 JWHO15
【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间质性膀胱炎(IC)动物模型,检测肥大细胞(MC)及大麻素CB2受体在IC模型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大麻素CB2受体激动剂JWH015处理后的IC模型上的表达情况,探讨MC与CB2受体在IC的关系,进而为IC的治疗寻求新靶点。分组及方法:1. 分组:选用SPF级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A空白组:10只,B IC组:10只,C IC干预组。2.方法:(1)空白组经尿道膀胱灌注0.9%的生理盐水1 ml,保留45]min,排尽药物后用磷酸缓冲液(PBS)冲洗3次,不做特殊处理,连续1周。(2)IC组经尿道膀胱灌注10mg/ml的硫酸鱼精蛋白1 ml,保留45 min,排尽药物后用磷酸缓冲液(PBS)冲洗3次;灌注750ug/ml的脂多糖1 ml,保留30 min,排尽药物后用PBS冲洗3次,拔出导管,不做特殊处理,连续1周。(3)IC干预组经尿道膀胱灌注10 mg/ml的硫酸鱼精蛋白1 ml,保留45 min,排尽药物后用磷酸缓冲液(PBS)冲洗3次;灌注750ug/ml的脂多糖1 ml,保留30 min,排尽药物后用PBS冲洗3次,拔出导管,4h后腹腔注射05mg/m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CB2激动剂]fWHO15(5mgJWHO15溶于10m120%的二甲亚砜中)2ml,每天一次连续1周。一周后立即处死三组大鼠取膀胱组织,并进行一下操作:(1)通过HE染色观察研究对象IC动物模型病理学特征;(2)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大鼠膀胱MC的数量;(3)免疫组化双染色计算大麻素CB2阳性细胞及相对表达量;(4) Western-bolt检测三组大鼠膀胱粘膜大麻素CB2受体的表达。结果:1、空白组膀胱见粘膜及粘膜下层完好无损,见少量炎细胞浸润。IC组及IC干预组可见膀胱粘膜损伤明显,粘膜层出现连续性破坏,粘膜下层脱落,膀胱壁组织可见广泛的出血与充血现象。2、MC经甲苯胺蓝染色呈紫红色,空白组大鼠膀胱可见少量MC;IC组膀胱粘膜及粘膜下层可见大量MC表达(P0.01,vs空白组),加入大麻素受体激动剂后,IC干预组大鼠膀胱粘膜上MC表达有所减少,但仍高于空白组(P0.05_vs空白组;P0.05.vs膀胱炎组)。三组大鼠膀胱肌层上MC较少,且无明显差异(P0.05)。3、免疫组化染色可见三组大鼠膀胱粘膜组织均有大麻素CB2受体表达;IC组膀胱粘膜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vs空白组),加入大麻素受体激动剂后,IC干预组大鼠膀胱粘膜上大麻素CB2受体达有所升高,但仍低于空白组,高于IC组(P0.0S.vs空白组;P0.05.vs IC组)。4、Western-bolt结果中,三组大鼠膀胱粘膜组织均有大麻素CB2受体表达;间质性膀胱炎组膀胱粘膜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vs空白组),加入大麻素受体激动剂JWH015后,干预组大鼠膀胱粘膜上大麻素CB2受体表达有所升高,高于间质性膀胱组,但仍低于空白组(P0.05.vs空白组;P0.05.vs-膀胱炎组)。三组大鼠肌层大麻素CB2受体表达较少,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通过经尿道膀胱灌注硫酸鱼精蛋白和脂多糖可以成功构建大鼠间质性膀胱炎(IC)动物模型,符合人类IC病理特征。2.IC组膀胱组织的MC增加明显,且脱颗粒MC明显增加,膀胱肌层可见少量纤维化,由此推测MC与IC的发生及发展炎密切相关。3.IC干预组膀胱组织可见大量MC,但脱颗粒状较少,CB2受体表达升高。表明大麻素CB2受体激动剂可抑制MC的表达,减缓和阻止IC的进展,可能成为治疗IC的新靶点。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9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澄;大麻素可以削弱恐惧性记忆[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3期
2 赵艳;袁祖贻;;大麻素系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3期
3 屠爱萍 ,王秉O;大麻素治疗的前景[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年04期
4 张晶;刘建平;;大麻素类[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年05期
5 陆永利;刘长金;李从德;;大麻素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6 安永超;任维;杨唐斌;;大麻素Ⅰ型受体生理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7期
7 杨洁;赵梓纲;赵华;李恒进;;大麻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8 吴敏;任瑞宝;;大麻素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新进展[J];肿瘤;2013年05期
9 ;生活[J];健康;2012年06期
10 ;信息[J];食品科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博;陈绍洋;王强;熊利泽;;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神经保护[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马雅萍;宋璐;刘振国;;大麻素CB1受体在成年大鼠脑分布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李熳;苏堂枫;赵一清;张令红;彭妙;武彩;施静;;电针通过激活大麻素2型受体下调炎症皮肤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表达[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李艳娜;倪建波;李永渝;;大麻素类物质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小肠肌电活动变化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和信号转导专业委员会暨消化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麦迪信;大麻素可抑制皮肤癌[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张稼 编译;抑制过敏大麻树皮乳剂新用途[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陆志城;导致骨质疏松症 大麻素样物质是元凶?[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人体大麻素可能引发骨质疏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5 记者 刘海英;英研究称大麻素或可用于中风治疗[N];科技日报;2013年
6 何屹;骨质疏松与大麻素有关[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明春;尼古丁通过激活大麻素受体减轻Aβ1-42所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苏彦欣;大麻素AEA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3 王薇;大麻素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上TRPV1受体的调制及其机制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谷新医;腺苷和大麻素在伏隔核引发去极化对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抑制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志强;大麻素诱导的VTA DA神经元的LTD[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爽;三氮唑酮、香豆素和喹啉二酮类大麻素Ⅱ型受体选择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和活性评价[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瑾;外周大麻素1型受体抑制剂的筛选及减肥作用机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史云;大麻素CB2受体激动剂AM124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的影响及其机制[D];贵州医科大学;2016年
3 马泽锋;肥大细胞及大麻素CB2受体与大鼠间质性膀胱炎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4 任文婷;肽类大麻素CB1受体激动剂(m)VD-Hpα对大鼠睡眠觉醒行为的调控[D];兰州大学;2016年
5 周丽;大麻素对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孟林伟;单次注射人工合成大麻素降低大鼠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永涛;大麻素CB1、CB2受体在脑组织中分布及其表达特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8 魏晓芳;LTD阻断肽对于HU210在小鼠识别记忆影响上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丽;大麻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苏堂枫;电针通过激活大麻素2型受体下调炎症皮肤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6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13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