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转录因子PPAR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1-14 07:41
本文关键词:核转录因子PPAR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膀胱尿路上皮癌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2009年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存档蜡块50例和5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5例癌旁组织中PPARγ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PPARγ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 13.0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吸光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1)PPARγ的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PARγ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1PPARγ蛋白在原发肿瘤直径≥3cm组阳性率是72.4%,显著高于直径3cm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PARγ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2.7%,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PARγ蛋白在临床分期T3~4期组阳性率75.0%,显著高于T1、T2期组41.9%、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PPARγ蛋白在低分化组阳性率为68.2%,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PPAR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PPARγ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相关,提示PPAR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增殖、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PAR纬 in urinary tract epithelial carcinoma of urinary bladder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Ⅱ科;
【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2014CFB375)
【分类号】:R737.14
【正文快照】: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因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1]。其发病原因还不清楚,男女的膀胱癌发生率约为5∶2,美国每年(1997年估算)约有54 500新病例[2]。因此,研究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伍仕敏;艾洪武;熊焰;韩晓群;周虹;章敏;杨华芬;殷继东;刘永学;;吡格列酮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晓强;章学林;顾宏刚;马恩伟;朱培庭;张静U,
本文编号:1422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4226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