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心肾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5 00:11

  本文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影响因素 预后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心肾综合征(CRS)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4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2a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或心源性猝死分为预后较好组(n=52)和预后不良组(n=48),对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或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及心肾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筛选CRS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预后较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浆尿素、肌酐、尿酸、胱抑素-C水平均升高,左室射血分数、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低NT-pro BNP水平的患者比例较低(P0.05)。其中左室射血分数[β=0.911,RR(95%CI)=2.487(1.293~4.782)]和血浆肌酐水平[β=1.034,RR(95%CI)=2.813(1.464~5.404)]是CR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浆肌酐水平是预测CRS预后的良好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of cardiorenal syndrome (CR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4 patients with CRS were collected and followed up for 2 years. According to whethe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or sudden cardiac death occurr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better prognosis group (n = 52) and poor prognosis group (n = 48). 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or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related indexes of heart and kidne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lasma urea, creatinine, uric acid, cystatin C level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were increas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were decreased in poor prognosis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low NT-pro BNP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0.050.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尾) and plasma creatinine level (尾 -1.034 ~ RRRRN95CIQ 2.8131.4645.404)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he prognosis of CRS. Conclusi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plasma creatinine level are good predictors for prognosis of CRS.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河南省胸科医院检验科;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162102310200
【分类号】:R541;R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俞兴群;;心肾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年10期

2 徐伟华;李臣文;葛志明;;心肾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4期

3 阳永扬;戴万亨;常征辉;;心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内科;2006年02期

4 蒋建平;郭涛;向文海;;心肾综合征治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4期

5 赵蕾;顾勇;;心肾综合征[J];上海医学;2008年02期

6 郭华;马行一;王伟;;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年06期

7 尤晓青;包蓓艳;;13例心肾综合征临床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9年06期

8 任学文;盖鲁粤;孙志军;陈韵岱;王志国;蒋博;汪奇;付振虹;;对心肾综合征的认识及分型(4例报告)[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肖磊娟;孙珉丹;;心肾综合征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0年29期

10 汪琰;孙梦雯;葛余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39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力宁;;心肾综合征的再认识[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2 侯凡凡;;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A];2008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楼天正;;心肾综合征的治疗[A];重症医学十年回顾与展望——2012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臧彬;;心肾综合征:孰因孰果?[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沈汉超;;心肾综合征研究进展[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黄曼;须欣;;心肾综合征[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陈炜;盛博;古旭云;王锁柱;李丽娟;于恺英;;连续性血液滤过在心肾综合征抢救的治疗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华罗刚;翟建华;;急性心肾综合征合并心源性肝硬化1例[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黄素慧;;探讨心肾综合征的ICD10编码[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卢长林;心肾综合征 病因复杂诊疗不易[N];健康报;2014年

2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二科主任医师 骆雷鸣;关心护肾齐上阵[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教授 刘国树;心病要“肾重”,肾病要“留心”[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志峰;心肌梗死导致的慢性心肾综合征中免疫激活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黄冬;Sirt1调控内质网应激在心肾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曹龙兴;硫酸吲哚酚与硫酸对甲酚在心肾综合征中的潜在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苗苗;以AKIN标准评估Ⅰ、Ⅱ型心肾综合征住院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琳;四种不同类型心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彭翔;急性心肌梗死合并1型心肾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危险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瑶琳;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7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D];南华大学;2015年

5 何丹;166例Ⅳ型心肾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肖磊娟;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脏改变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费文民;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肾综合征中的表现及其意义[D];泰山医学院;2012年

8 蔡璐;Ⅰ型心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不同诊断标准及蛋白尿对其预后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冯剑锋;尿微量蛋白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早期心肾综合征的预测价值[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2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532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6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